宁化老鼠干,你胆大你先吃

宁化老鼠干

又到入冬时节,又见老鼠干身影!

有人将宁化老鼠干炒好上桌,客人听说是老鼠干,迟迟不敢动筷!来来来,你胆大,你先吃——

客家山乡野味“老鼠干”,名字不雅,带点土俗,但它却是闽西八大干之一,是宁化客家人待客的名特佳肴。早在晋、汉的史籍中,就有记载我国先人食“老鼠干”的习俗。据史料记载:老鼠干、腊狐狸等野味的猎取与熏烤是畲、瑶同胞的创造,被客家人在长年的迁徙中接受过来。经过改进,成为今天宁化的地方名菜。

传说

天下有田鼠的地方很多,但只有宁化等闽西北客家人才捕捉田鼠制成干,既消鼠保粮,又享用鼠肉的美味。提起老鼠干的由来,有一个有趣的民间传说:

相传太上老君炼就一味仙丹,名叫“五谷丹”,其丹芬香可口,妙用无穷。天鼠是圣手神偷,一天探得老君外出讲道,丹童又玩耍去了,便看准机会溜进盛丹葫芦,将“五谷丹”吃得干净,还拉了大堆鼠屎在葫芦里。

第二天王母举办蟠桃盛会,各路神仙纷纷呈送最好的礼品向王母娘娘祝寿,老君也献上自己的“五谷丹”。王母见丹灰不溜秋,臊气难闻,未敢贸然入口;其他仙友则未加生疑争先送入口中。大家越吃越不是味,先是涩,后是酸,接着是满口腥臭,一个个接连呕吐起来,把个好端端的蟠桃盛会搞得一塌糊涂。

老君这才发现,这哪是仙丹,明明是一粒粒老鼠屎。在蟠桃会上出尽了洋相,老君恼羞成怒,发誓要捉拿天鼠治罪。天鼠知道祸闯大了,早就溜出南天门,逃落凡间变成田鼠了。

老君便令丹童下凡专门捕捉田鼠,要剥其皮,挖其脏,用天火烧其身,以正天规。丹童下凡,投胎在宁化农村,变成村童,每年秋冬季节,用毛竹制成捕鼠竹筒,筒内装上五谷做诱饵,投放在田边地角,捕捉到田鼠拔毛去脏后,用烟熏火烤。被烤的田鼠发出吱吱响声,散发阵阵“五谷仙丹”的香味。

捕猎

宁化老鼠干是由人工捕捉的田鼠(或山鼠)制成的。一般在每年的秋冬季节大量捕捉山鼠和田鼠,也就是在晚稻收割的季节进行。这个季节生活在山间稻田里的山鼠、田鼠食了大量的山野果子、田间稻谷,营养丰富,体肥肉嫩。加上气候凉爽,它们就四处活动。或是山垄田头,或是沟边地里,随处可见它们活动的足迹。这是捕鼠的大好时机。

捕鼠用的是自制的简易竹筒捕鼠器:上山砍几根大小适中的毛竹,截锯成长短相同,每节5至8公分的竹筒两节相套,在大竹筒上凿锯几个小方洞,大小竹筒的两端,装上两根两头系紧的竹弓,借助竹弓的弹力,在小竹筒上系一根细苎麻,为两节竹筒的警戒线,在小竹筒里,安放上炸香的肉渣、生地瓜片或炒米之类的食物作诱饵。当山鼠、田鼠闻到香味时便会悄悄地从洞里钻出来偷吃。因苎麻的阻隔,山鼠、田鼠在急切中咬断警戒线,借助竹弓弹力,两个竹筒相套,把老鼠头紧紧挟住,直至毙命。

如今,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捕捉田鼠不再限于秋冬季节和用竹筒捕鼠器了,而是采用直流电捕鼠器,一年四季均可捕捉,上市田鼠干也大大增加。

熏烤

升起炭火,并撒些糠在炭火上,使之产生浓烟,将脱毛去脏老鼠置炭火上去熏烤,直到把鼠熏成红铜色为止。

还有一种熏烤方法是:在铁锅里撒上糠,将老鼠放在竹架上再放入锅里加盖,用微火将老鼠熏烤至焦黄色即可。若是山野中偶然捕捉的几只山鼠或田鼠,人们就会就地将老鼠杀好,取一些干稻草点燃熏烤老鼠,直到老鼠呈焦黄色,透出一股鼠肉香方止。

烹制

老鼠干的食用既可下酒,又可下饭,既能家里待客,又能成为酒店菜馆的特色佳肴。其烹制、食法更有一番讲究。一般主料为1斤田鼠干,配上半肥瘦的猪肉1斤,冬笋1斤,大蒜1斤,生姜适量。先把老鼠干用清水洗净,然后去掉头、尾、牙齿、耳朵及脚爪后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的。烹炒时先把肥肉切碎炸出油后,投入切好的田鼠干、瘦猪肉,投入冬笋丝(有时也放些萝卜丝)、大蒜及适量姜丝,待炒熟后,加入适量酒娘、食盐、味精等佐料。此时,即可盛盘上桌。一盘色、香、味皆佳,味道鲜美的炒老鼠干就大功告成。只要你闻到喷香准会让你口生馋涎,吃起来香香的、嫩嫩的,越嚼越有味,使人回味无穷。

取之于山野的老鼠干不仅味美,而且还有它的药用价值,具有补肾强身之功效。尤其小孩尿床,吃上二三次便好。

来源:三明新周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