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戏人生,生生不息
10月11日,广州交响乐团在中山音乐堂演绎了“如戏人生:圣-桑与陈其钢交响音乐会”。以两位艺术大师跨越时代的经典对白,为听众构筑起一座兼具东西方风韵的交响殿堂。该场音乐会亦成为了第二十四届北京国际音乐节——“大师与纪念”系列主题中的神来之笔。
浪漫派“天才作曲家”圣-桑与“中国当代音乐之帝”陈其钢的这一奇妙组合,源自两位作曲家生卒年月上的巧合。于圣-桑而言,今年是其逝世的100周年,对作曲家及其音乐爱好者有着相当的意义。而对出生于1951年的陈其钢来说,2021恰逢其步入古稀之年,正是其熟思缓处,老当益壮之时。在这个对二位作曲家都具有重要意义的时间点上,用音乐为他们搭建起一座精神沟通的桥梁,可谓巧思,亦可谓弥足珍贵。
当晚,音乐厅内异常安静的氛围展现了观众对于这场视听盛宴的深切期盼。在大家的殷切注视中,陈其钢的交响前奏曲《京剧瞬间》拉开了本场音乐会的帷幕。该曲本是陈其钢创作于2000年的钢琴音乐作品,2014年,在上海交响乐团的委约下,作曲家将其打造成了管弦乐版本。大锣、铙钹以及京锣等中国传统乐器在各种京剧板式的变换中逐渐热烈起来,最后以慢速将音乐收拢于打击乐器,这一点睛之笔收获了相当热烈的反响。
随后,上半场演奏了圣-桑的《b小调第三小提琴协奏曲》,并且为了音乐情绪的延续,下半场选择接连演绎其《C大调第二小提琴协奏曲》。担任前者小提琴独奏的是当今活跃的青年演奏家柳鸣,担任后者小提琴独奏的是其教师徐惟聆。师生二人对于圣-桑的诠释充满了激情与新意,与乐队的配合默契十足,充分展现了作品力度上的变化多端。在两曲结束后,师生二人还进行了返场,演奏了莫扎特的小提琴二重奏,将音乐会的气氛一度推向小高潮。
本场音乐会的最后一首作品是陈其钢充满了哲理性与深刻性的管弦乐作品《如戏人生》。该曲寓意人生轻松起步——跌宕变幻——艰难险阻——辉煌灿烂——温情告别——化为乌有的心路历程。作品的中部以一个短小但固定不变的模式为基础,以螺旋上升的形式不断重复、变化和增长,观众也随着作曲家一起深思、成长,在宽阔辉煌的告别段落后,一切归于宁静时,观众席爆发出了热烈地掌声,表明听众们对于这部作品的强烈认可。
圣-桑与陈其钢都对法国音乐进行了新发展和运用。圣-桑通过复兴法国器乐的传统,改变了其音乐发展路径;陈其钢则将法国音乐技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采用中国视角重新解读法式音乐风格。
在本场音乐会圣-桑的两首作品中,均体现出其新颖别致、灵活流畅、妩媚动人的音乐风格,及其对于清新、清晰、节制、均衡等原则的追求。本场音乐会所奏的《第三小提琴协奏曲》作于1880年,是其时隔20年后,再次题献给萨拉萨蒂的协奏曲。该曲拥有热情洋溢的第一乐章、调性色彩丰富的第二乐章与长大且复杂的第三乐章。作为一部协奏曲,圣-桑将独奏者的炫技元素巧妙地安排在全曲各处,形成了独奏者和乐队交相辉映的场面。《第二小提琴协奏曲》开篇没有乐队呈示部,仅在短小的引子后就由独奏者奏出颇有戏剧性的主题,乐队在独奏的呈示之后才作陈述。第一乐章是由一个自身已包含对比性的主题旋律素材发展而来。第二主题颇具随想气质,其华彩乐段的处理手法和门德尔松略显相似。第三乐章则是传统的回旋曲式。作为浪漫主义时期法国音乐的代表,圣-桑创作的过耳不忘的旋律,情调浪漫的和声,都为法国乐坛及后世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他在19世纪被歌剧霸占的舞台上,为器乐作品撑起一片天地,也成为了法国音乐发展史上的一次重要突破。
作曲家陈其钢作为梅西安的关门弟子,其在法国深造学习的经历,也使得其早期作品中透露着浓浓的法式风情。但他并非将中国元素与法国和声进行简单拼贴,而是将两者融会贯通,形成其独具个人特色的作品。《京剧瞬间》作为陈其钢中年时期的力作,将梅西安式的特色与京剧这门国粹融合在一起,使用京剧中的特色打击乐器配合西方管弦乐队,来展现京剧的风韵与形式。尽管作品中运用了一些如有限移位调式等梅西安式的写作手法,但其借鉴京剧“散慢快散”的结构、对京剧过门旋律的发展、锣鼓点式节奏以及对中国五声性和声的处理,无一不是作曲家在中国视角上对法国音乐的新诠释。
如果说《京剧瞬间》展现出陈其钢独具造型感的音乐语言和风格标志,《如戏人生》相较之下则在保留个人风格的基础上,模糊音乐中的国家边界,试图造就一种“全球化”的音乐。在写作中,陈其钢有意突破自己,在色彩、旋律、情调、结构形式、音响组合等方面,都进行了技术手法上的创新,使其呈现出新的面貌,音乐情绪也一反常态地愉悦。乐曲在一个极为短小的,只有5个音的微型主题动机的不断反复中逐渐膨胀,螺旋上升,仿佛遵循着某种生命的必然轨迹,又充满偶然与挑战,在到达最高潮之后戛然而止,回归寂静,展示出作曲家对命运的反思。在这部音乐作品中,早已听不出中国、法国或是任何一国的风格与作曲技法。正如南荷兰爱乐乐团总经理Stefan Rosu所说:“陈过去的作品总是带有中国或亚洲的某种地域元素,但这次我没有找到任何类似的线索,完全是一个属于全球的音乐!”这种“跨文化音乐”的构建,在当下对于中国音乐的发展也具有崭新的意义。
千思百虑,汇于今晚。很多问题或许可以从这场音乐会中觅得头绪。圣-桑跨越百年,向我们展示了经典的不朽,而陈其钢则为未来的中国作曲家,开辟了一条全新的发展之路。
文 | 孟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