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宗伟:第三方终究是“第三方”
【异史氏曰】每每参与一些第三方机构对学校的调研与评估时,在于一些学校管理者交流时他们总会有一些期待,期待评估者能给他们一套具体的行动方案,一方面可以理解为谦卑;一方面则可以理解为折射的是既然花了钱买服务的,第三方服务机构就应该满足学校的所有需求的心态,而且是一种普遍心态;也不排除其谦卑或者理直气壮背后的抵触。对此,我早已经习以为常了。尽管如此,但每遇到这样的情形我还是会直截了当回应:第三方的功能无非诊断与评估,而这些主要依据不过学校提供的资料与现场,之所以会安排各种座谈及随机访问,无非为了佐证(重要的是证伪)诊断的准确与否,无论诊断评估的时间长短,结论的可靠性除了诊断评估者的专业水准,更多的有赖于学校的态度:提供的资料、现场的及交流回应的真实性与全面性。至于第三方在此基础上的建议,终究只是建议而不是指令,何况指令也有不执行的状况。任何排第三方机构恐怕都只能做他们能做的,绝不会承诺他们不能的。
学校与第三方的关系除了买卖(服务)的关系,更应该是一种合作关系,双方首先需要的是诚恳:都要认真区1.分各自实际看到的;2.别人所说的与所提供的;3.各自主张的原因;4.需求与可能之间如何平衡。而要达成共识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反复沟通与妥协。但学校一定是主体,尽管第三方诊断与评估的主要功能是发现学校组织行为的经验与问题,但这发现一定是与学校的实际情况有距离的,甚至这距离还不小,但它仍然能够为学校改善工作提供某些参考:学校管理应关注什么,什么是可以预期的,什么是可以避免的,什么是亟需改善的。
我想说的是只有学校才知道自己要什么,第三方不过是给学校提供了某些思考的视角与思路而已。如果自己都没想清楚要干什么,第三方一定爱莫能及。而从事诊断与评估则要反复叩问自己,我们以为的就是我们的以为吗?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