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版|黄简讲书法:737草书释读31

737草书释读31

上一课讲了五行中的金和木,今天继续。

3.8五行:水

「水」字提到过好多次,古人怎样表现水呢?一碗水、一桶水,这都很难画出来。甲骨文、金文的「水」是画一条河中流动的水。为什么两边线条断开、中间那一笔不断开呢?许慎解释说:「象众水并流,中有微阳之气也。」这跟八卦很相近,两边用断开的短线表示阴,中间用一根连续的线,表示阳。八卦代表八种自然现象:天、地、水、火、雷、风、山、泽,其中表示水的是坎卦,坎为水。(乾三连,坤六断,震仰盂,艮覆碗,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坎卦是横写的,转一个角度竖起来写,就是「水」字。

楚简写法,出现了「水」转个弯,秦简是跟小篆的,汉简把左右四点改为不同写法,形成了我们现在所用的「水」字。「水」字的草书,明显是照汉隶写的。

表示河流的还有一个字,「永」。「永」是什么意思呢?你看甲骨文、金文和小篆,这是一条长长的、弯弯曲曲的河流,而且还有支流。但高鸿缙先生说,这中间是个人,人在水中,所以「永」就是游泳的「泳」初文。后来不加三点水的「永」,意思是长,如永远,永久;加了三点水就是游泳的「泳」,这样两个字分开了。「永」小篆用五笔,隶书也是五笔,但五笔不完全相同。章草是跟小篆的,先写上面两撇,向背势,然后把小篆下面的三竖,用一个凤翅势包括。今草把两个笔势连写,初学者往往觉得分笔势困难,如果你知道它的来源,就知道只是向背势连写凤翅势。

「水」和「永」两个字的草书,本来区分得很清楚。但后来有人把「永」字头上拿掉一撇,当作草书「水」。

其实你把篆书「水」和少一撇的「永」对比一下,仅仅是相似,并非相同。怀素这个「水」,看上去好像「九」字头上加一撇。我不推荐这样写草书「水」,理由如下:

相近字:水和各、后

怀素写「水」第一撇还是断开的,但后世书法家未必,如元代鲜于枢写「水」就是一气呵成,中间不断,结果写出来就同「各」字差不多。不止如此,「后」字草书更为相似,所以经典作家不用怀素这样的「水」,是有道理的。

水遇冷凝结,则为「冰」。《说文》:冰,「冻也。象水凝之形。」「水凝之形」怎样表现呢?甲骨文画的是冰纹,后代做瓷器,也有专做冰纹的。

金文有把冰纹简化为两点的写法,《说文》收了两个「冰」,一是冰纹旁写个「水」,隶书写法是从金文来的,草化是「水」字加一点。怀素写法不是规范的,孙过庭写法为正。《说文》第二个冰,是冰纹旁写个「疑」,现在把这个字当作凝结的「凝」,但当时是「冰」的俗写。隶书中也有写为三点水的,「水」凝结就是「冰」。「凝」草化,关键是右旁的「疑」,这个字草化比较复杂,我给各位解释一下。

「疑」这个字,依照《说文》的解释:「疑,惑也。从子、止、匕,矢声」,也就是说,「疑」字由四个部件组成。但许慎没见过甲骨文,甲骨文最简单的写法只有两部分,一个人,手中拿着一根手杖,显然在走一条困难的道路。他茫然地张着嘴巴,望着远处,不知道往哪里走,这就是「疑」。甲骨文也有三个部件的,增加了一个「彳」,「彳」是道路。金文在人的下面加了一个「止」,这是人的脚,表示走路,不过手杖不见了,而是拉了一条牛,四个部件。在小篆中这条牛讹变成「子」,下面是「止」,「彳」不要了,张着嘴巴的人变成许慎所说「匕」和「矢」。汉简基本上同小篆,但张着嘴巴的人写法更近金文,不是「匕」和「矢」,下面是「大」,人的四肢。草化时左上张着嘴巴的人头,用一横替代,左下的「大」原是横撇捺,改为横撇横,奋笔势。不要忘记中间躯干还有一竖,左边组合起来,先写十字势,然后写奋笔势。右上的「子」用一飞带,这个我们很熟悉,右下的「止」汉隶写为「之」,简化为奋笔势,右旁裹束之后,很像一个「冬」字。左边加右旁,是十字势、奋笔势、飞带势、奋笔势,这就是草书的「疑」,完全变了一个样子。如果你要写「凝」,只要左边加一个龙爪势就可以了。

「川」字,看甲骨文,中间是个「水」字,《管子》说:「水之出于地沟,流于大水,及于海者,命曰川水」,所以说,「川」是河流的汇合,形成大河,东流入海。甲骨文还有简写,把「水」字两边的点都省掉了,后来楚简、小篆、汉隶都用这个写法。草书「川」,皇象从汉隶,第一笔用撇,其后用两竖。王羲之、智永就是三竖,但长短不同,索靖第三竖加个钩,算是小小变化,其实都是想怎样处理这三条竖笔。

「州」字,《说文》:「水中可居曰州」,如沙州,即泥沙淤积成的陆地。水中之地有山,那是岛,「州」往往指平地。甲骨文在水中间画了一个小圈,古文从之,小篆画了三个小圈,隶变后逐渐成为点。草书「州」有两个写法:一种如智永,连续转两圈半,钩裹势,另一种如王羲之、宋徽宗,第一笔用直线,然后转一圈半。

如果河流斜出一分支,这称之为「派」,《说文》:「派,别水也」,派指支流,分流,所以衍生出流派、派系、摊派、选派这些词。早期的「派」没有三点水,这个字就是和「永」字左右相反,镜射关系。加上水旁,竖向从左到右要写六条线,实在不大容易。草书如孙过庭写法,右旁当「爪」一样写,一撇之下加三点,群鹊势。

三点水

水在一个字的左边,俗称三点水旁。二级课程17课,我讲了三点水的三种变化;三种变化:三点分开,是散水势,三点相连,有实有虚,是流水势,一点分开,两点相连,是隔水势。这三种笔势,都可以直接用于草书之中,但最常用的就是隔水势,在智永《真草千字文》中,三点水字基本上都用隔水势,偶然取散水势。还有一种用竖钩,有些书称之为「草书式」,其实就是斸钩势。《草诀歌》说:「有点方为水,空挑却是言」,这句话基本是对的,但说的太绝对。斸钩势草书中通常表示「言」字旁,很少表示三点水,智永《千字文》中偶一为之,如「落」「深」两字,这两字不会引起误会,如果会误解尽量少用或不用。

再举几个例子,如智永这个字,究竟是言字旁的「详」,还是三点水的「洋」呢?左边是斸钩势,上面没有点,首先应该考虑这是「详」,不是「洋」,当然再看看上下文的意思,那就更确定了。索靖这个字左边取隔水势,这就很明确是三点水的「洋」。又如第二个,究竟是言旁「谈」,还是三点水「淡」呢?既然左上没有点,第一选择这是「谈」,如果换用隔水势,那肯定是「淡」。

宋人写草书就没这样严格,米芾、赵佶写「淡」,都用了斸钩势,跟智永的「谈」完全一样。赵佶《大草千字文》中的「罔谈彼短」的「谈」,和「海咸河淡」的「淡」,居然是一个写法,这说明作者草法不严,不过他是皇帝,没有人去指出。第三个字,王羲之书,这是「计」还是「汁」?现在你知道了,用斸钩势是言字旁,这是「计」。「汁」如皇象所书,取隔水势。

接下来举几个三点水旁的字,如「溪」。「溪」是山间小河,三点水一个「奚」,声旁。「奚」上面一撇三点,原本可以取群鹊势,但实际写起来,只需取鸡头势,一横两点。因为中间一点,可以合并到下面的蟠龙势,只要把蟠龙势起笔写高一些就可以了。最后一个大字形,这是戈法化势,以前讲过的。宋徽宗写「溪」,追求速度,所以更简,三点水用斸钩势,右旁鸡头、蟠龙和戈法都有共享的笔画,二次取势的结果:三点鸡头势、两折奋笔势、撇捺斗鹑势。

「流」字,《说文》有两个写法,一繁一简,这字上面是「子」字倒过来写,下方和左右都是水,字义是婴儿出生,这水是母亲的羊水。后来秦汉隶书,当然都取比较简单的写法。草书有两种方法,你看秦隶,右旁分上中下三部分,第一种如索靖所书,上部用十字势,省去中间的口,下部取顾盼势。第二种如皇象、智永所书,上、中两部分均用一横替代,下面还是取顾盼势。

「漆」字,这字写法跟现在完全不同。「漆」是一条河的名字,小篆是这样写的,隶定后产生清代杨守敬这样一个「漆」,跟现在的印刷体一样。

但实际上汉隶常用隶变的写法,智永《真草千字文》中有「漆」字,这是真书。

「漆」的草书,跟《熹平石经》汉隶比较一下,左边三点水刚才说的随选一种,右旁可看皇象和智永,两人写法基本相同。先写横竖十字势,智永用撇竖,立人势,然后两点羊角势,余下两横加撇捺,简化为一个又字形交争势。其他有些奇怪的写法,这里不讲了。

「泽」字,右旁是横写的「目」下加一个「幸」。「幸」我在31课中讲过,草书是两横一竖,通常单独写的时候,用倒笔开始,作为一个字的部件,可以简单地写为竖横横,竖笔势移位。上面横放的「目」,只需写框架,用铁围势。裹束在一起,就如皇象所书,三个笔势。今草如王慈所书,「目」字框架兜一个大圈,我前面课程说过,这是铁围化势。

「汉」字,小篆右旁下面有个「土」字,汉隶省略不写了。但草书是跟小篆的,所以下面还有「土」。皇象章草「汉」字,右旁三个形态各异的竖笔势:两点一横竖笔势,口字形竖笔势,一竖三横竖笔势。今草智永写法,又省去一横,口字下直接写土。孙过庭没有省这一横,还是和皇象一样用一竖三横。请注意孙过庭的三点水,是一竖加一捺点。这是倚人势,也是三点水的第五种写法。

五行「水」就讲到这里,谢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