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一篇3分的文章让我心烦了一晚上!论文买卖灰色利益链背后的思考
今天从晚上11点开始到现在凌晨3点,审了3篇稿子,一篇2分的,反而是做得最好的一篇,做的甲基化signature,给了大修,让作者在GEO找个数据集做validation,取个算出来的位点交集,然后让他补个GSEA图,并建议他尽量放弃DAVID,至少用个metascape呀,Custom Analysis不会用,弄个default setting该会吧?第二篇也比较普通,没有什么可说的亮点,一大堆问题;
第三篇稿子引来了今天让我一晚上都心里不舒服的地方。这篇文章是一个3+分的肿瘤学杂志;初一看文章,感觉还是很不错的,然而仔细看是很有问题的,特别是在图片上;
因为出于同行评审对学术尊重和保密的原则,我不能泄露具体的信息,但是内心还是挺气愤的!你可以理直气壮地灌水,但是不能弄虚作假是吧?
我看了一下通讯作者的邮箱,一作和共一的邮箱居然都是“乱码”性质的;一看就像是临时创建的,于是乎我跟着作者的机构和姓名搜了一下,那位作者的通讯作者信息果真不是审稿的留的邮箱;
投稿同行评议论文
建议大家尽量注册edu或者是org邮箱进行投稿,并且绑定ORCID,对自己负责
该作者已发表论文
然后,我还是不敢确定,但是我要对自己的审稿内容负责呀!我看了一下一个月以前Elisabeth Bik论文加工厂事件,我把那412篇文章目录翻出来看了一下。
居然发现!这个通讯作者是前5机构中的一个,并且仅他们一个科室就有3篇文章有问题。但是ta没有在那些文章里面,因此我也不好妄下定论。
最后,我写邮件去给编辑部说我考虑了以后,我还是不审这篇稿子,我怕我对这篇稿子的“主观看法”对这篇文章的学术质量评估产生偏倚。
再次重申,以上个人观点并不表明该作者一定就是作假;而我,只是想通过一晚上的检索引起大伙们对这个“灰色产业”的关注。
毕竟我也曾听说过一些学生私自创建老师的通讯邮箱来投稿,但是呢,这篇文章的一作和共一,还有通讯作者居然都是不一个单位的。
郁闷的我,又去某鱼上看了一下。简单一搜,就可发现如下的内容,其中不少题目看起来和我审的那篇文章将其“神似”:
大伙们看完这些目录以后是怎样的感想呢?有人可能会回答:不敢想!这可能就是唯SCI论背后的残酷现实之一。此外,他们那样“高效的实验”背后是什么?“这也真是让人不敢想!”
“业内人士”告知我可能是因为这样的稿件在投稿过程中使用虚拟的邮箱更为便捷,并且客户对投稿杂志和投稿过程并不知情,反而方便他们进行文章的投稿和修改。在文章接受后的Proof阶段,可进行相应的修改「例如可对作者或者邮箱地址进行“调整”」;而在文章的Revision阶段,则更多是对作者的调整「可见上面某鱼的对应截图」。
后记:
突然又回想起几年前本科毕业的时候,发现有个同学保送去了北大,因为ta在本科期间发表了不少普刊(连统计源核心都不是的那种),然后顺利平时都拿了奖学金,最后保研加分不少。那些期刊某宝一搜就能搜到,那个时候600-800就能买一篇,临床项目只有ta一个作者?医学的你发一篇气象学的也来加分?
哎,不知道这个同学有没有想过,这可能成为ta人生中一辈子的污点;因为,这已经不关乎成绩或者是学术能力了;
我最后想了想,这到底是是谁的错呢?这个问题或许暂时还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也或许应该已经在你的心中了。
PS: 一个教授打赏了20元,然后私信让我修改之前介绍杂志推文中对ta的描述和来自GeenMedical统计图片,因为考虑到对ta的团队的确可能带来一些影响,我最后还是删了;但是因为这个教授给我这20元(已退还),我以后不会开赞赏功能了,大家点“在看”,就是对我最大的支持和动力了!
编辑:理茶德
校审:糯米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