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心得分享:老师的枷锁和孩子的紧箍咒
导读:当老师被套上枷锁,当孩子被戴上紧箍咒,你还能期待教育出什么样的孩子?
昨天晚上八点钟参加了三年级新班主任举办的第一次在线家长会。听到班主任通过语音罗列班里大部分孩子和小部分孩子的罪状,这种感觉太熟悉了,迅速把我拉回到30多年前的回忆中。
那些杂乱的花草树木,该修剪还得剪
30年多前,我还是小学生的时候,也经常被迫请爸妈去参加家长会。那个时候的班主任可没有现在的老师这么“温柔”和“含蓄”,直接就每个同学的公布分数和排名,名列前茅的家长自然是喜上眉梢,成为自己父母口中所谓“别人家的孩子”。但是被点出在学校“斑斑劣迹”的某些同学,日子就没有那么好过了,回家又是一顿批评甚至暴揍。家长会的效果怎么样呢,好学生可能哭一场就能管一学期甚至是一辈子;差学生或许1星期甚至转身就忘了,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儿。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里不得不夸一下我老爸,不愧为村里文化程度最高的文化人(初中毕业),很少因为我学习不好揍我,只是反复地念经,嗡嗡嗡,嗡嗡嗡... ...
呵呵,跑题了啊。回到家长会的话题上来。
反观昨天家长会,班主任不敢公布成绩和排名,不敢公布分数,不敢点名批评,有时候居然都不敢在微信群里公布当天的家庭作业,甚至孩子上课调皮捣蛋不敢批评,孩子不写完作业不敢让他留校写完才走。各位,您看明白了,如今的班主任被套上了教育制度的各种枷锁,动弹不得。班主任老师虽然顶着园丁的光环,被授权教书育人,但是那一颗花草他们也不敢修剪啊。
(图片来源于网络)
听着班主任隔靴搔痒般的点评,我都感觉很憋屈:泛泛地指出是“某些”同学的某些行为不规范,并且提醒某些家长注意审查自己家的孩子是不是有这方面的问题,怎么感觉班主任这么卑微啊。那些已经出格的花草树木是需要修剪的,否则就会长得横七竖八,很难成才。
但是,班主任敢修剪吗?即便家长让剪也不行。在中国当前的教育环境下,老师这个职业也失去了传统意义上的传道受业解惑的职能,而更像是陪太子读书。
长此以往,孩子被送到公立学校就是走一趟形式主义,来的时候什么样,毕业的时候还是什么样。老师对孩子,老师对家长,学校对社会,没有批评没有贡献,没有要求没有作业,没有评比没有竞争,都是你好我好,大家好一片其乐融融的和美景象。
但是,最终这些孩子,最终可是要走向社会参加国内,甚至是国外竞争的,竞争不过是要被淘汰的,淘汰就面临着失业,没有收入,没有好房子,没有女朋友,没有未来,更没有什么幸福。
我是不是有点危言耸听了,希望我是的。分享我看到的一则帖子,很短但是很精辟。论坛上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大多数人宁愿吃生活的苦,也不愿吃学习的苦?回答直刺软肋:是因为懒。学习的苦需要主动去吃,但是生活的苦,你躺着不动它也会来... ...
孩子为什么变得不主动?害怕被批评!
班主任在班会上还提出很多问题,三年级的学生阅读量少,学习很被动,语言表述能力差,与老师对话表现地很胆怯甚至表达不清楚。原话是这么说的:“现在班里有很多孩子见到我不会说话,磕磕巴巴地说好几遍,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班主任的吐槽,显得很无奈。
我深表同情并且相信,这些问题是当前孩子普遍存在的问题。但是,当家长的更不明白了,我把孩子送到学校来,孩子是按照老师要求做的,作业写了不少,辅导班上了不少,语文、数学、英语课本都快翻烂了,结果老师还说孩子只会机械地接受信息,没有主动学习的欲望。老师说什么,家长就支持什么,孩子就做什么,难道这样还不行吗?
原本,我也以为读书、认字、说话,这些学习任务,在班级里面交给老师已经解决了。实际情况是,老师一个人每天要面对几十个孩子,只能解决一些共同存在的问题,不可能解决每个孩子的个性化问题,剩下的工作只能交还给家长自己解决了,这应该是相当长时间内的一种常态了。
孩子是大家共同教育的,在班级表现不佳,家长怎么好去责怪老师呢。但是,问题毕竟是表现出来了,我们该怎么解决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
首先,我想为孩子开解一句,我们整个国家、学校、社会都必须遵从的规则——尊师重教。别说是孩子,就是成年人见到自己的老师也是心存敬畏啊。你看啊,“敬”字后面藏着“畏”,显然是因为有所畏惧才表现出来的尊敬啊,所以这种师生关系,你喜欢孩子跟你多亲近,那是妄想!
其次,家长赋予班主任老师无上的权力。我们是何其熟悉的一个场景,几乎每位家长每次把孩子送到校门口,放开孩子手的时候,必然会说的一句话:听老师的话啊。
这句话,就是告诉孩子,我已经赋予老师无上的管理权限了,让老师成为孩子心目中的权威。并且,家长每天都不厌其烦地反复念叨。这一点,我想是能够解释孩子跟老师说话时,显得唯唯诺诺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班主任老师有权力啊。
第三个原因是我询问过孩子之后确认的,也是跟权力有关系。
问:你跟老师说话的时候有没有一点点的害怕。
答:有。
问:你不敢跟老师说话是因为老师严厉,还是害怕说错话被批评更多一些。
答:害怕被批评。
孩子是很聪明的,都会察言观色。某些行为会受到奖励或表扬,他会有兴趣继续做下去;如果某个行为可能会受到惩罚或批评,他印象更深刻,肯定不愿意去触碰。
以上三个原因的分析,我希望能够解释孩子为什么不愿意主动学习/说话,甚至说话磕磕巴巴的内在原因,是因为我们给孩子带上紧箍咒了啊,孙猴子也怕唐僧的紧箍咒,不是吗。
看到这里的朋友,肯定希望看到我对怎么帮孩子解开紧箍咒的看法。以下我就从三个方面阐述。这些内容完全出自于一个孩子爸爸的观察和分析,难免偏颇不够全面,不够系统,如果您是育儿高手欢迎拍砖,欢迎指教一二。
首先,用巧妙的引导代替粗暴的灌输。作为家长和老师都要检讨自己,是否给孩子畅所欲言设置了某种惩罚或批评的结果,甚至是一种暗示也不行,都会被孩子察言观色。这一点,很可能成为孩子不愿意主动学习和说话的最大原因。
孩子的求知欲、表达欲都是天生的,让他们自由地探寻知识的海洋,无拘无束地表达,对场合和气氛要求特别高。但是如果你按着脖子强迫地灌输,必然是适得其反,最佳的办法就是引导,给他空间自己揣摩。如果,一开始就用粗暴的办法代替引导,那么短期内引导的办法未必奏效,需要换种方式再做引导和启发。
这里我举一个听过的例子。我记得中国教育家陶行知老师在一次武汉大学演讲时带着一只公鸡和一把米上台。当他按着公鸡的头喂它吃米时,公鸡是强烈挣扎和拒绝的。后来,陶行知放下了公鸡,撒一把米在角落里,这只公鸡慢慢地自己溜达过去开始啄米吃了。
所以,公鸡尚且如此,何况是聪明伶俐的孩子呢?家长和老师要做的就是,耐心,再耐心一点,用引导代替粗暴的灌输,巧妙一点,再巧妙一点。如此,无他。
第二,平静看待错误和进步,批评与自我批评相结合。给孩子树立这样的心态,每个人都是在不断学习中成长的,这个过程中难免会犯错,但是我们同时也取得了进步。定期,家长或老师带着孩子回顾,这一段时间表现好的地方和不好的地方,好的地方继续坚持,不好的地方想想怎么改正。大家都以一种平常心,看待孩子的进步和错误,他们对待对待错误的抵触情绪就不会那么大。
第三,在错误面前人人平等,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家长、老师重复不断地提醒孩子,我们每个人都会犯错,这很正常。犯错不怕,怕的是认识不到自己的错误。家长和老师一起,跟孩子建立一个平等的关系上,自爆自己近期犯的错误,勇于承认错误,正确看待批评。最好是,父子,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建立一个互助群,大家帮助对方,帮助对方成长,以帮助别人改掉错误为荣耀。其实这一点很难做到,但是如果家长和老师能够可以为孩子构建这样一个环境,那将是孩子的万幸。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里插入一段自黑。就我个人而言,不是一个善于接受批评意见的人。这也成为了我的紧箍咒,在职场上经常因为这种负面情绪而分道扬镳。现在的我对这种负面情绪理解更为深刻了,尽管是领导、客户、同事之间,被批评被处罚,都感觉是一件没有面子的事情,但是,其实自己能够主动把问题摆在桌面上来谈,可能很快就得到解决,自己的坦荡换来的可能不是讥讽,而是赞叹和触底反弹。
只是近几年,我才知道这种负面情绪,叫逆商不高。只是,当我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已经过了不惑之年,我最大的希望把这点体会灌输到平时对孩子的教育理念之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