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医鉴》疮

夫 疮者,皆由肾脏虚寒,风邪毒瓦斯,外攻三里之旁,灌于阴交之侧,风热毒瓦斯流注两脚。生疮肿烂,疼痛臭秽,步履艰难。此疮生于 骨为重,以其骨上肉少皮薄,故难愈。至有多年无已,疮口开阔,皮烂肉见,臭秽可畏。

法当先去虫,然后敷贴。仍宜内服蜡矾之类,须翘足端坐,勿多行履,庶可全愈矣。

黄白散 治 疮湿毒及遍身热疮。

黄柏(一两) 轻粉(三钱)

上为末,用猪胆汁调涂,湿则干糁。

三香膏(赵古松传) 治远近 疮溃烂至骨,疼痛。

乳香(二钱) 松香(三钱)

上为细末,用真香油调,用茭箬叶密密刺孔,将药摊在上,用箬叶贴患处,药居中,上用完箬叶盖之,帛扎住,登时止痛。

夹纸膏(张会山传) 治 疮顽疮。

松香 黄丹 蓖麻子(去壳,各等分。)

上为末,用香油调,隔油纸摊药,夹纸中,贴患处。

石村刘大尹膏

芝麻油四两,铜锅内煎出,入葱白三根煮黑色取出,入川椒去目一两煮黑色,滤去,入青用末一两,以槐枝十根,各长一尺,合搅,焦一节,截去一节,以尽为度。后入白矾一两,黄蜡五钱,煎良久,倾碗内成膏。每以油单纸夹膏一匙于中,以银针刺之,密密多孔,先以浓茶洗疮口。贴膏于上,反复转换时得之。

痛止,用一,二帖立效。年深者不过五、七帖,存其膏,久久益效。

又方(刘川州传)

香油一两,铁杓煎,入黄蜡五钱化开,用铜绿三钱研极细末,将铜钱操末,徐徐入铁杓内,作五十余次入,将前铜铁另放碗里,将药倾入碗内,冷定。将疮洗净,用毡一块如疮大,摊与药上,勤放患处,一日一换,时要洗净。

(0)

相关推荐

  • ​民间伤科中医效方

    一.鹅黄散 供方人:邯郸市苏曹联合诊所何英魁大夫介绍 来源:祖传 主治:黄水疮及湿毒薄皮疮 药品:广松香 枯矾 铅粉 漳丹各份 用法:共研细面,香油调糊,先将患处用洁净温开水洗净拈干,后敷此药.面积大 ...

  • 头疮.古今医鉴

    头疮 明代:龚信 方 治小儿头疮,胎毒等疮. 白芷(一两) 花椒(五钱) 黄丹(五钱) 枯矾(二钱) 五倍子(一两) 上为末,干则香油调搽,湿则干掺之. 治肥疮黄水疮(秘方) 红枣(烧灰,一钱) 枯矾 ...

  • 《古今医鉴》头疮

    方 治小儿头疮,胎毒等疮. 白芷(一两) 花椒(五钱) 黄丹(五钱) 枯矾(二钱) 五倍子(一两) 上为末,干则香油调搽,湿则干掺之. 治肥疮黄水疮(秘方) 红枣(烧灰,一钱) 枯矾(一钱) 黄丹(一 ...

  • 《古今医鉴》疔疮

    证 夫疔疮者,皆由脏腑积受热毒邪气,相搏于经络之间,以致血气凝滞,注于毛孔手足头面,各随五脏部分而发也.其形如粟米,或疼或痒,以致遍身麻木,头眩寒热,时生呕逆,甚则四肢沉重,心惊眼花.盖疔肿初发热,突 ...

  • 《古今医鉴》杨梅疮

    证 此疮出自广地,居民多患之,不以为异,因名曰广疮.他乡之人,适感其气,亦即相染.其状红肥凸出,酷似杨梅,故又名曰杨梅疮.有因横 .下疳而成者,有因宿娼感气而生者,皆属火证,故腥秽触人,切忌服水银.轻 ...

  • 《古今医鉴》癣疮

    方 必效散(黄宾江传) 治风湿癣疮,并年久顽癣. 川槿皮(四两) 斑蝥(一钱) 半夏(五钱) 木鳖子(去壳,五钱) 槟榔(五钱)雄黄(三钱) 白砒(一钱) 上俱切成片,另将雄.砒细研,共合一处,用井水 ...

  • 《古今医鉴》诸疮

    方 隔蒜灸法 治一切疮毒,大痛或不痛,或麻木.如痛者,灸至不痛,不痛者,灸至痛,其毒随火而散.盖火以畅达,拨引郁毒,此从治之法也. 用大蒜头去皮,切三文钱浓,安疮头上,用艾壮于蒜上,灸之三壮,换蒜复灸 ...

  • 《古今医鉴》杖疮

    治 一杖毕,即饮童便和酒,免血攻心.用热豆腐铺在杖紫色处,其气如蒸,其腐即紫,复易之,须得紫色散尽,转淡红为度.或只用葱切烂炒焦,搭患处,冷则再易,以血散为度.又法,用凤仙花科连根带叶捣烂涂患处,如干 ...

  • 《古今医鉴》

    痔漏 脉 沉小实者易治,浮洪而软弱者难治. 病 夫痔漏者,肛门边内外有疮也.若成 不破者,曰痔:破溃而出脓血.黄水,浸淫淋沥久不止者,曰漏也.由乎风.热.湿.燥合而致之.其状有五∶曰牡,曰牝,曰脉,曰 ...

  • 王宇泰先生订补古今医鉴

    王宇泰先生订补古今医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