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建盏历史的简短序言

版权已保护

/

切莫抄袭

建盏,是建窑茶盏的简称,它的盛烧与从唐末五代开始兴起的点茶有关,它的产地在如今的福建建阳。唐高祖李渊在武德四年也就是公元621年设立了建州,福建一词的来源就是福州与建州。建阳是建州的一个县,虽然辖区边界历代有所变迁但这个名称却一直延用至今。

建窑与中国古代许多窑口一样,以产地来命名,比如汝窑产自汝州、定窑产自定州,建窑则产自于建州。

《中国历史地图集》 紫色区域

在1979年以前的中国,建盏的面貌几乎全部保存在古代文献中,其中最早的一部是北宋非常有名的大臣蔡襄所写的一本关于茶的书,名叫《茶录》。这本书中记载:“茶色白,宜黑盏,建安所造者绀黑,纹如兔毫,其坯微厚,熁之久热难冷,最为要用。出他处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

《茶录》书影  国立国会图书馆藏

中国的茶从唐末五代开始出现一种名叫“点茶”的饮用方式,就是将茶饼碾成碎沫,茶盏炙热后置入茶末,加入少量的水调成糊状,再用茶瓶冲点,同时用茶筅环回击拂。

北京石景山八角村金墓壁画  首都博物馆藏

茶汤经过击拂产生的泡沫是白色的,北宋大文豪苏轼称这种颜色为“雪见羞”,就是比雪的颜色还要白的意思。建盏的黑色能够很好的衬托茶汤的白色,所以蔡襄作为一名出色的茶的鉴赏家,给予建盏的评价是“出他处者,皆不及也”。

建盏的衰落,无论如何是与明朝的建立者朱元璋直接有关的,据《明史》记载,公元1391年也就是朱元璋开国的24年后,他颁布了一道法令,当中明确的禁止了“团茶”的制造而改为散茶,理由是“以其劳民”。

《明史·志五十七》  哈佛燕京图书馆藏

由于团茶的废止,茶的品饮方式发生了改变,我们现在熟知并沿用的茶的“泡饮”方法取代了点茶,建盏的功能性不复存在。它的盛烧与消亡都与茶的饮用方式存在非常深刻的关系,也就是“盏因茶而生,亦因茶而灭”。

朱元璋的禁令使得本就式微的点茶几乎不再有复兴的可能,但从他的第十七个儿子宁王朱权所写的《茶谱》一书中能够得知,点茶在当时仍在部分官绅士族中间流行。

也是在大致相同的时间,与中国隔海相望的日本,室町幕府的统治进入鼎盛时期,由幕府将军主导的对中国器物的收藏正值滥觞。建盏也作为茶道具中的重要器物,在今后的几百年间,被收藏、著录、品评以及使用和留存。

在中国的古典文献中除却几十首诗词当中极具美感的表达,我们对它“物”的属性知之甚少。而这一切都从能阿弥的一本《君台观左右帐记》开始明晰起来。

能阿弥是室町幕府八代将军足利义政的侍从,负责管理将军所收藏的珍贵物品,同时也对这些宝物进行评鉴和记录。在日本,作为皇室的宝物而闻名的是东大寺正仓院里的御用物品,足利将军则模仿这些皇室御用物品的做法,来指定足利将军家的宝物。从而有了东山御用物品的说法,而承担这项工作的就是能阿弥。

他将足利将军家世代传承的宝物分为上、中、下三个等级,并选定上等以及中等里面的上品,将其定为“东山御物”,《君台观左右帐记》就是这些器物的一本记录册。

《君台观左右帐记》  国立国会图书馆藏

在这本帐册中,建盏被分为曜变、油滴、建盏(兔毫)三个种类,这个分类方法至今仍在被使用。曜变是建盏当中最为名贵的品种,能阿弥对它的评价是“神品”,仅有三件完整的曜变留存下来,它们现在分别被收藏在三菱集团的静嘉堂文库美术馆、藤田美术馆和临济宗大本山大德寺的龙光院。

稻叶天目 静嘉堂文库美术馆藏

曜变天目  藤田美术馆藏

曜变天目  大德寺龙光院藏

这三件曜变都被认定为日本的国宝,建盏当中的油滴也有一件被列为国宝,它曾经是丰臣秀吉的外甥关白丰臣秀次的收藏品,现在被收藏在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另外一件被认定为重要文化财的油滴,是大名茶人松平不昧的旧物,现在收藏在九州国立博物馆,是仅次于国宝的名品。

国宝油滴  东洋陶瓷美术馆藏

油滴天目 (重要文化财) 九州国立博物馆藏

这些宝物在日本有着详细可查的文字记录,也可以说,建盏从14世纪开始的历史完整的保留在日本。在中国明清时期的文献中,仅有地方志中记录过一次闽北地区有乡民盗挖建盏的事情。而建窑的考古发掘,是在1960年开始的。

下期内容【建窑考古 | 从晚清官员郑文焯说起】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