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他人用“亲”或“家人”称呼你时,你有何感受呢?

文:老友手札 普通心理咨询师

这两天突然被朋友拉着一顿吐槽,说自己的相亲对象在第二次见面的时候,就对自己动手动脚,真是一点尊重和教养都没有。

而因为确实不了解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所以我也就只能说一句“这确实有点不合适。毕竟你们才刚认识,这距离与生疏还摆在那儿呢,哪儿能随随便便就跨越。这有些事情啊,只有关系近了之后才能做”。

虽然并不是每位朋友都经历过这样的事情,但我想对于“有些事情,只有关系近了才能做”这句话,多数朋友还是比较认同的。

只是当我们从讨论状态回归到现实生活中的时候,是否依旧“没有不同意见”,就是另外一个话题了。就好像:

在网络购物突然兴起的时候,人们将“无论说什么都带上一句‘亲’”的讲话方式,称之为“淘宝体”。而即便这么多年过去了,当你询问客服的时候,客服对你的称呼也多半是“亲”与“亲爱哒”。而对着这样的称呼,我们似乎并没有多少厌恶。

这是否能理解为“其实就算关系不那么近,有些只有熟人才能做的事情也可以做”?

那如果只见过一面的异性突然就用特别亲昵的称呼你,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我想会有朋友觉得“他是不是对我有兴趣呢,那看样子可以发展发展”,也会有朋友觉得“突然这么称呼,这个人是不是有些轻浮”,而同时也会有朋友觉得“这人肯定不靠谱,哪儿有没怎么见过面就这样称呼的”。

除了这三个也还有一些“对这些称呼没有什么感受”的朋友。但现在你也看到了,除非是我们同样对对方有兴趣,不然都会觉得“这样的行为确实有些不合适”。

而这放在购物状态时也是可以说的通的,即,我们现在也对这家店有兴趣,所以对方这种略带暧昧和亲昵的称呼,我们并不排斥,甚至会觉得“看样子可以发展发展”。

这时候也就是说“关系的远近”在这类情况中其实不是最重要的因素,重要的是“我们自己的态度”,即我们对对方有多少兴趣。

不过在这里,我倒是对“店家用如此亲密的称呼”这个行为比较感兴趣。

为什么他们要选择用这样的称呼、为什么要这样对待潜在的客户呢?

亲与亲爱哒,这往往是恋人、爱人、夫妻之间的称呼。而处于亲密关系中的两个人,之所以选择这样的称呼,也自然是为了突出对方的重要性、自己对对方的重视,以及自己对对方的心意。

这样的称呼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叫出口的,一般也只有在两个人关系相对比较浓烈的时候,才会去使用。而使用这样的称呼,也会让对方感觉到自己的心意和“我很重要”,这样一来就又反过来再次拉近了他们之间的距离。

“亲密的人用这样的称呼本就正常,这又能说明些什么呢?”

没错,刚刚的描述确实有些显得多余和废话,但它们作为接下来内容的铺垫,还是需要存在的。

“因为距离近了才用亲昵的称呼”、“使用亲昵的称呼又再次拉近距离”,这确实没什么异常的。但是所有的好都有对应的代价,那“拉近距离”又需要付出些什么呢?

我们还是回归到亲密关系中。

现在有一位异性正在追求你,与此同时也有其他异性对你展现出了爱慕之意。你虽然也想谈个恋爱,可内心中的纠结依旧让你不知道该选谁。

接着一段时间过去了,那些对你展露爱慕之意的人只剩下了一个,而也只有这一个一直都有在对你好。

面对这样的坚持与坚定,你也有些感动,于是选择和他稍微接触接触、于是选择信任对方。

因为现在双方都有了发展一下的意愿,所以单方面的坚持变成了双向的奔赴,那接下来关系升温、更加信任对方、更加依赖对方、有更多亲密接触、开始互道“亲爱的”就自然而然的出现了。

而当他们的关系越来越好之后,基于亲密、信任与在意,他们也会不自觉的忽略一些东西。就比如男方可能为了玩游戏,而撒一些“我要去出差”、“我要陪领导吃饭”、“我要去办事”的小谎,但女方不会有任何怀疑。

在这里我举了一个不那么严重的例子,但是更严重的情况是存在的,而男女双方都可能遭遇。如果你觉得需要再丰富一下的话,那我想,这时候自己的想象力就是一个很好的帮手。

可能在看这篇文章前半段的时候,会有一些朋友产生“这写的都是什么,并没有太多内涵”的想法,接着可能会出现“哦,原来是想要表达那些做网商的,用这样的称呼是为了‘尽快拉近距离’”这样想法的改变,那到现在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当我们正好想要买一些东西、对某家店感兴趣时,店家的亲昵称呼与热情是不是很容易就能收获我们对其的信任?那随着信任的增加,是不是刚刚提到的风险也就增加了呢?

“博取信任”,是很多营销行为的开始;而“陷入信任”,我们就会因为对对方的信任失去理性与判断,很轻易的就相信对方的说辞。

相信了对方的说辞之后,接下来我们是不是就任由对方摆布了呢?

很多培训机构在讲课的时候都会用“家人”这个词、也都会为能使用这个词而找出很多诸如“我们难得聚在这里”、“我们都有同样的目的”、“我们都有同样经历”等看似合理的理由。但实际在做的就是“拉近关系”与“获得信任”。

那接下来我们究竟收获什么,便由对方决定了。

虽然并不是所有的培训机构都心怀叵测,但我觉得这种“我失去了判断能力”、“我已经分辨不了对方传递给我的信息究竟是真是假”、“对方传递的信息,我可能照单全收”、“我已经被他人操控”的状况,其实还是蛮吓人的。

任何事物都伴随着需要承担的代价和风险。而“选择信任”所需要付出的代价和风险,则是将伤害自己的权利与匕首交给了对方。

这时候,如果我们的信任十分廉价,那也就代表着自己将要承担巨大的风险,而我想你并不愿意让自己活在这样的状态里。

当然,我并没有想要去营造“他人都是不可信”的氛围,而是想要传递“你要小心一上来就特别亲密的人,这很可能是‘套路’的开始”、“要经由自己慎重判断后,才能去选择‘是否信任’对方,而不是仅仅因为‘感动’”这两个意思。

而对于那些“容易感动”,或者说“比较缺爱”的朋友,一定要特别注意这一点。因为他人看似温暖的称呼与三言两语,就能让他们特别触动,甚至很快就“亲如一家”。

是的,有些只有关系近了才能做的事情,必须等到关系近了才能做。你觉得呢?

感谢朋友你的阅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