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搪瓷厂位于兰州七里河区火车西站以南陇...
兰州搪瓷厂位于兰州七里河区火车西站以南陇海、兰新、兰青铁路交汇处,这地方原在兰州老城区以外,历史上是一个名叫龚家湾杨家桥的偏僻背地。它的前身是上海勤丰搪瓷厂,于1956年由上海西迁来到兰州。
1949年上海解放后,几名立志兴办搪瓷工业的仁人志士王桐尧、俞芹松、徐高发、陈仲嘉等人,经过多方筹措,共募集股本资金三千元,租用上海市丽园路970号伟大珐琅厂厂房设备,招收上海义生搪瓷厂工人和临时工四十人,于1950年1月1日正式成立了“上海勤工搪瓷厂”。并经董事会决定,由俞芹松任经理,王桐尧任厂长,正式挂牌对外营业。当时的“工厂厂房”,仅仅是一个四周用竹篱笆圈起来的简陋工棚,全部设备只有一座马费炉,一座溶粉坩埚炉和三台旧球磨机。
同年八月,工厂又吸收徐林发、王庚发、王庚泉、王增元、李培元、顾伯谦等六人为股东,增加股本金三千元。工厂经营一年左右,到1951年元月,净创利润收入二万余元。为了扩大再生产,上海勤工搪瓷厂又购买了上海元太酱园(上海市卢湾区斜土路99号)的房地产,自建工业炉窑,增加了部分喷花、制粉设备。时至1953年底,上海勤工搪瓷工厂已发展为占地面积693平方米,固定资产达4·21万元,初步具备全套搪瓷工艺生产的企业。
当时上海勤工搪瓷厂缺少技术人员和制坯设备,只有依赖上海永丰制坯厂生产的铁坯进行加工搪烧,长期的相互依存,严重制约着两家工厂的发展,为了更好发挥优势,两家工厂合并已成为必然趋势。为破解难题,经过双方董事会一年多来协商沟通,两家工厂均自愿合并。到了1954年7月,两家工厂终于合二为一,合并后工厂改名为“上海勤丰搪瓷厂有限公司”,即取上海勤工搪瓷厂之“勤”字,又取上海永丰制坯厂“丰”字。新公司由原永丰厂大股东唐伯英任经理,勤工厂俞芹松任厂长,股东徐高发任副厂长。产品的商标设计为圆形“工字牌”商标。此时上海勤丰搪瓷厂尚有职工122人,固定资产9·77万元,分别设制坯、磨粉、搪烧、喷花四个生产车间。生产的牛奶杯,小卷边盆罐等产品曾一度远销国外,出口到苏联及东欧,深受异国消费者喜爱。在当时全上海二十四家搪瓷同行中,勤丰厂生产的产品,质量、品种、花色名列前茅。
1955年5月,根据政务院《公私合营工业企业暂行条例》精神,“勤丰搪瓷厂”率先在上海市工业行业中实行公私合营,工厂更名为公私合营上海勤丰搪瓷厂。同时工厂高级管理人员也相应进行调动,公方代表是沈逸文、冯玉麟、吴运锋先后担任厂长,资方代表唐伯英、俞芹松任生产副厂长。下面设计划、人事、财务、供销、生产技术和总务等六个股,生产车间下设了生产班组。物资供应和产品生产均纳于国家计划,主要原材料由国家统配,产品由上海百货公司包销。
1956年5月,在省政府的统一部署下,甘肃省工业厅派遣工作组前往上海,与上海市经济计划委员会协作处达成协议,商讨成立了“上海迁兰三厂筹建处”,由张国泰负责搪瓷、热水瓶、胶鞋三个厂西迁兰州事宜。当时考虑到协作配合,减少基建投资等问题,搪瓷、胶鞋、热水瓶三个厂均在七里河铁路以南龚家湾杨家桥三角地带连片建厂,三位一体便于管理,故将所有生产、生活用水、动力、机修、化验、暖气、办公室及职工宿舍、后勤食堂等生产生活设施全部建在一起。
1956年12月,公私合营上海勤丰搪瓷厂首先开始往兰州搬迁生产设备,至1957年3月23日,上海勤丰厂151名职工和家属,离开了繁华的大上海,于本月25日抵达兰州火车站。初来乍到,迎面是一排木栅栏和坐落在土坡上的几座土坯平房,举目四望,视野一片荒芜。大都市的繁华与兰州荒凉形成明显的反差,让每个人的心上罩上了一层阴云,家属的情绪更是低沉,巨大的心理反差使不少人失声痛哭,甚至有人闹着不愿下车,要求返回上海。接待人员特别理解大家的心情,做了大量安慰、解释和劝说动员工作,大家才勉强上了去厂区的汽车。
一路上黄土飞扬,看着长满野草的干旱荒郊,大家只有沉默忧虑。当到达远离市区,四周除了荒草、乱坟堆,白天很难见到行人的龚家湾建厂基地时,大家一看,不仅生活设施差,气侯干燥,而且上街购物要步行近十里路。初到兰州,他们在环境气侯,生活条件等方面都很不适应,兰州不比上海,他们好多人嘴唇开裂,鼻子流血,冬天风雪交加,使他们寒冷难耐。当时吃饭最为艰难无奈,兰州基本供应杂粮,很少白面,鲜见吃到大米,一度甚至还要“瓜菜代粮”裹腹,这对以吃大米饭为主食的上海人来说,无疑是闯一大难关。对于这些上海企业西迁兰州过程中暴露的短板和问题,有关部门对此极为重视,经过大量耐心开导和说服劝解工作,总算初步稳定了上海迁兰职工及家属的躁动不安情绪。
经过全体职工努力工作,克服初来异地种种不适和困难,公私合营上海勤丰搪瓷厂始自1956年12月,止于1957年3月间,完成生产设备搬迁和全体人员赴兰工作,同年4月12日正式开炉投入生产各类搪瓷制品,定名为公私合营兰州勤丰搪瓷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