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304年,他功败垂成,使山西人脸长面高、颧宽的低颜值进化史
山西人,长相明显带有北亚特征,脸型长,高面明显,颧骨位置较宽,鼻子长直,由此证明山西人混入鲜卑血统的说法是确实可靠的。
再比如“跋及”这个方言词汇:这两个字在古今汉语词典中都找不到出处,但在吕梁、介休方言中却是很普遍、很有生命力的一个动词——跑。如体育老师对学生说:“我吹哨子以后大家再跋及,看谁跋及得快。”这个词其实是在1500年多前北魏鲜卑族拓跋部的日常用语——“跑”字的汉语译音。
2010年12月,第五批国家历史文化名村公布,晋源风峪沟里的店头村榜上有名,它成为太原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然而,对于许多太原人而言,店头是一个陌生的名字,那么店头是一个什么样的村庄?它究竟有着怎样的魅力与历史?
店头古村全貌
店头背靠蒙山,沿风峪河东西绵延两华里,一排排别具一格的石碹窑洞随着山势层叠而上,建筑学家们将这种形态称之为层楼式石碹窑洞聚落。窑洞是黄土高原上典型的民居类型,但石碹窑洞建筑群却并不多见。店头砌筑窑洞所用的石头,全部就地取材于风峪河,这种被称为“河刨石”的不规则石块每年随着山洪的暴发而取之不竭,古人就地取材,筑建起一座庞大的极具风格的石头城堡。
层叠式石碹窑洞
除了独特的外部形态,石碹窑洞的内部结构也很雄奇,形制庞大,空间开阔,层高通常五米有余,窑洞与窑洞之间,洞洞相通,层层相连,一个个看似独立的窑洞由一条甚至三、四条通道和暗道相互串连起来,使得整个建筑群的内部四通八达。这样的规模和构造,显然并非出于民用或商用,而更像是为了驻屯军队、储存物资、饲养战马,其巧妙的设计,不仅便于守军快速调配兵力和迅速转移,也有利于增强内部的防御能力。
类似的建筑形式,在山西其它地区也时有所见,比如沁水湘峪古堡的串珠式藏兵洞,再比如忻口的晋绥军战备窑洞。
极具军事特征的内部结构
在对古堡的清理的过程中,村民们还在几座窑洞里发现了通往后山的地道,坍塌的地道阻塞了去路也掩盖了无数秘密,同时再一次印证了人们的推测。
一批又一批的学者专家在经过细致的考察和论证之后,最终做出结论,确认店头古建筑群是一座千年军事堡垒和古代屯兵军营。至于这座石头城堡的名字,史无可考,后人称之为店头古堡或“风峪关隘”。
清理之后的断壁残垣
风峪关隘创建于何时?经考证为公元304年前后。
从东汉开始,中国北方经历了一次长时间的民族大融合,包括匈奴在内的少数民族大量内迁山西。
公元304年,匈奴贵族刘渊在左国城也就是今天的山西离石建立汉国政权,随即发动反晋战争。仅仅一年间,三晋大地几乎全部沦陷,北方重镇晋阳,成为孤悬异域的飞地。值此危急存亡之秋,一个英雄横空出世,他,就是刘琨。
宽阔宏大,洞内套洞的内部构造
刘琨字越石,出身士族,与石崇、陆机、左思等人以文才著称,合称“金谷二十四友”。刘琨虽是世家子弟,并没有沉湎于浮华,他与祖逖结为好友,相约匡扶天下、报效国家,为后人留下了“闻鸡起舞”的典故。
临危受命的刘琨出任并州刺史之后,率领一支孤军开始了保卫晋阳的血战。为了防范刘渊的进攻,刘琨对晋阳进行了大规模扩建,将城墙扩展至周长二十七里,并以此为依托开始了一次次的绝地反击。
东西相连、上下贯通的窑洞群
当时,晋阳的军事威胁主要来自于西山以西。做为晋阳天然屏障的西山,在造山运动中自然形成了九条山谷,自南而北依次是南峪、黄芦峪、柳子峪,马坊峪、明仙峪、风峪、开化峪、冶峪、西峪,史称“西山九峪”。古称灵邱峪的风峪位列九峪之首,是敌军进攻和退却的主要通道。
风峪沟的出口正对着晋阳古城,店头与晋阳的距离,不过区区十华里,如遇战事,敌军东出风峪口,晋阳便一览无余,稍做集结就可以居高临下以破竹之势向西城发起突击,风峪口因此成为关系晋阳安危的战略要冲。“风峪关隘”,应该就是修建于这一时期,它成为扼守风峪、巩卫晋阳的军事要塞。纵观晋阳历史,也只有刘琨,有必要、有能力、有时间来修建“风峪关隘”。
明显军用的内部结构
令人遗憾的是,这座被寄予厚望的石头城堡最终未能挽救晋阳。
晋阳失陷与英雄末路的遗憾并不是刘琨的过错,而是历史的必然,西晋皇族的暗弱无能,东晋皇帝的偏安一隅,晋末北方群雄并起的混乱,都决定了任何人身陷四面胡歌之中很难有更大的作为,刘琨所有的努力都只不过是使自己的结局更为悲壮。
沧桑清冷的石壁
晋阳至此成为征战之地,历史上在这里发生的大规模战争多达50余次。南下的游牧民族与汉族人在山西杂居,让山西人的血统变得多元。“胡头汉舌”(胡人说汉话)或“汉头胡舌”以及“北杂夷虏”在山西变得普遍。
随着历史的再发展,胡、汉语言的单独词汇早已伴随着民族的融合而难以辨认了,只是还有在方言土语中,各民族的语言残痕还暴露得比较强烈。另外,极具代表性的山西人脸型,也证明着山西人的异域血统。
谢诸君台鉴
唐城三少
山西本地土货,
用酸爽快乐的文字,
趣读山西遗落的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