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精锐才配用的枪,德国工艺精心设计,装备后却极少实战?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初期,德国的伞兵部队可谓是“风光无限”。在针对波兰、比利时、荷兰、法国的战争行动中,德国的伞兵部队以迅猛之势攻占其后方区域,并配合前线部队完成包抄,以强悍、战斗素质的极高给予世人深刻的印象。
但是在这数次成功的空降行动后,德国空降兵第一次遭遇到了他们的“滑铁卢”,即“水星”行动,以伞兵为主力部队攻击克里特岛英军机场的一次行动。
由于德军采用“人枪分离”的战术进行空降(步枪、机枪先放到空投箱内,随身并不携带长武器),在落地后,德国空降兵随身只有一把P38手枪以及数枚手榴弹,还有一把小刀。
在战斗中,一部分没有及时获取到武器的德国空降兵,被英军巡逻队猎杀。而即便是获得到了长武器,德国空降兵手里的武器也并不足以对抗英军。尽管这场战役最终是德方获胜,但德国空降兵部队却付出了相当大的伤亡。
尤其是仅仅手持手枪的空降兵,被英军巡逻队猎杀这一情况上报帝国航空部后,引起全帝国航空部,甚至是戈林本人都愤怒无比。因此,在“水星行动”后,帝国航空部提出了研发新款伞兵步枪的提案,并最终开发出了FG42自动步枪。
尽管当时德国已经有差不多快要成熟的自动步枪项目:G41半自动步枪,但是由于空军司令:戈林,一直和其他军种不合,便坚持要开发属于空军“自己”的自动步枪。
新枪有如下几点设计要求:首先是轻和短,一定要轻到能够让空降兵携带其进行跳伞,落地就有武装。然后就是火力问题,新枪应该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即性能应该在步枪和轻机枪之间,能够提供持续性火力或者精确的半自动火力。
最后一条就是被后人特别不理解的一条:要求使用全威力步枪弹,即7.92X57毫米毛瑟步枪弹。
而当时德军已经注意到全威力弹在实战中的不足,并且中间威力弹项目7.92X33毫米子弹的项目将要成熟(日后大名鼎鼎的STG44使用的子弹,可以说正是这款子弹奠定了STG44的成功)。
但据说是戈林本人执意要求使用全威力子弹,当时的帝国航空部几乎像戈林的后院一样,下面的枪械公司也只是拿钱办事。因此反对的声音并不大,但所有人都知道,放着7.92X33毫米子弹不用,明显是错误选择。
在1942年,FG42的设计初稿便已经完成,并且完成了两把样枪。采用导气式原理,并且采用旋转闭锁式枪机,这一设计普遍被外界认为,是抄袭了英国的刘易斯轻机枪。
该枪采用侧向供弹,采用10发或20发短弹匣进行供弹,拥有全自动或半自动两种开火模式。由于全威力弹全自动射击时后坐力太大,设计师又在枪身前部安装了一个两脚架,并为其设计了专门的制退器。
在42年下半年,其研发公司送给戈林一把样枪,戈林携带样枪参加了1942年的德军庆典,并将样枪送给了希特勒,据说希特勒非常喜欢FG42的样枪,并希望加快其开发速度,使其作为制式步枪(类似的胡话,希特斯其实说过不少)。
FG42大致上有三种量产版本,其实随着生产厂的不同,还有着更多的细节差别。但大体上没变,主要是枪机有所改进,以及生产用料和一些生产的方式有所改变,导致其外观上有所不同。
最初的版本被称作FG42-1,其特征是握把倾斜的角度特别大,一说是为了能够使空降兵在空降过程中,可以一边下降一边射击,但后来证明完全没有必要,最终在FG42-2版本中得以改正。
有些部分FG42-1是自带光学瞄准镜的,以供士兵进行精确射击。而FG42-1也仅仅生产了2000多只,这2000多支都送到了帝国空军,并装备给了德国空降兵部队。这批FG42最终在1943年9月,在意大利北部通过空降营救墨索里尼的行动中被使用,但未曾查到对于该枪的评价——因为整个行动,德军甚至没开过几枪。
其实一直到二战结束,关于FG42的评价也并不太多,更多评价是战后缴获该枪的盟军做出的。因为FG42各个版本生产量加起来,也不过7000余支,更何况德国空降兵在1944年起就开始“划水”,很少经历实战。
不过盟军战后对其评价较为有趣,多数认为如果该枪采用弹链供弹,并使用中间威力弹,将会在实战中发挥出不俗的威力,有些设计也十分新颖。并且后来的美国M60机枪,也或多或少的受到了FG42自动步枪的影响。
哈雷姐姐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