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漫言‖019. 其不善者难改之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篇第七》
这句话我们都很熟悉,也不用解释。三个人同行,则其中必有值得我学习的。有说,三人同行,其中之一是孔子,“可师”者两人耳。其实,不必如此较真儿,“三人行”,只是言其少,言其可以对比选择。
不说“三人居”而说“三人行”,是言其时间短,时间虽短,也可发现其优点。其实,真要是相处久了,我们发现的,常常是对方的缺点。就像初恋的时候,往往看对方都是优点,相处久了,缺点就暴露出来了。于是乎,“相看两相厌”。
韩愈说:“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看到别人,反省自己,人人皆是菩萨,一切音声皆是陀罗尼。反过来,圣人之所以成圣,就是从生活点滴中不断学习别人的长处,警醒自己,修证自己,修炼自己,成就自己。比如大舜,《孟子》曰:“舜之居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其所以异于深山之野人者几希。及其闻一善言,见一善行,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也。” 大舜当年居住在深山,和树木、石头共处,和麋鹿、野猪共游,就像山里的野人;但他只要一听到一句善良的言语,见到一次善良的行为,便受到触动,像打开缺口的江河,气势充沛,没有谁能阻挡得了。“大舜有大焉,善与人同。”大舜的一大优点,就是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值得一提的是“改”字,别人有错,自己怎么改?一说,反省自己,如有则改之。而何新先生考证,改,古音及,戒也,引以为戒,警惕之意。(公众号:潜真堂)
生活就是修行,修行就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回到现实,往往让我们很沮丧。不要说看到别人的缺点自己警醒,反躬自省,就是自己的缺点都难以正视。比如,有的学生,你要说到他的“痛处”,他会回避,不理你。这是不肯正视自己的问题,所以也就不可能改正自己的问题。这还是因为你是所谓“老师”,如果是朋友,肯定会引起争吵、争执。这就是孔子说的:“朋友数,斯疏矣。”对朋友劝的太多,关系就远了。再有,有的人,你看不过去,只好正面指出他的错误和问题。他承认,也说要改,但改来改去,基本还是老样子。这是要么没有勇气改正,要么是步履太慢,等他改过来,黄花菜都凉了。
不对知音不可谈。
对了知音谈几句,
不对知音枉费——舌尖!
2021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