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年某月某日,在一所设施先进、环境整洁的米国医院里,一位忿忿不平的患者正向着人群大声抱怨他对医生的不满。原因是他觉得医生在询问病情的过程中态度极不认真:不仅不断地看表,而且语气也十分生硬机械,毫无对病人的同情之感;除此之外,病人还有理由怀疑这位医生的听力甚至智商存在问题,使得他并不能胜任现在的工作。因为医生总是重复相同的提问,而且一边问问题,一边还不断地向病人秀手腕上的“苹果表”……
以上的场景与剧情并非现实,而是我们三易生活出自对某项新技术的合理担忧,对未来可能发生的问题进行的一番推演。当然,眼尖的读者们应该都看出来了,我们这次的吐槽对象,正是如今在智能可穿戴市场上叱咤风云的Apple Watch。或者更准确一点来说,是一群(可能)过于滥用它的人。需要说明的是,我们绝对不是在盲目地反对苹果,或者拿这个知名的消费电子品牌开涮以吸引眼球。对于Apple Watch,我们三易生活一向认为它的确是苹果在“后乔布斯时代”所推出的一款颇具创新、技术以及人性化思想的优秀产品。特别是在近几年将定位从单纯的“智能手机配件”转变为“精巧的健康监测产品”之后,Apple Watch客观上靠着自身更强的监测功能、更全面的健康辅助服务收获了来自全世界的消费者认可。其在全球智能可穿戴市场中高达46%的份额,以及自ECG、摔倒检测等新功能被引入之后屡见报端的关于“苹果表”成功救人的报道都在说明着这个产品系列客观上的出色。但是,不管是多么先进的产品,其性能上都会有局限性;不管是多么出色而精巧的智能设备,当面临着不当的使用方法时,也可能会演变成麻烦甚至是危险。比如说,这篇文章开头所设想的场景,正是源自我们对于数家美国健康服务提供商可能滥用Apple Watch的合理担忧。他们做了什么?简单来说,名为Blue Shield、 Altais和Notable Health的三家企业发起了一项他们声称旨在“简化患者病历的数据录入工作”的医疗合作项目。参与此项目的医生将会佩戴一个Apple Watch,当他们和患者进行交流、口头诊断时,定制的手表程序将会录下两者所说的话,然后通过AI处理技术,将病人的个人信息、病情、医生的判断等关键部分筛选出来,自动填写进医院的数字病例(EHR,电子健康档案)系统中。从而免去了医生手动录入病人信息和诊断的工作量。用戴在手腕上的智能手表录音,然后用程序自动筛选病情信息,再自动填写病例?老实说,这种看似高科技的行为实在是槽点太多,以至于我们甚至怀疑相关项目的发起公司到底是想要帮忙还是想要添乱!首先,对于本来就没有针对语音控制进行特化设计,仅仅只有一个MIC且不支持远场语音降噪的Apple Watch来说,要想指望它准确地录下办公室里医生和患者的对话,而不受到周遭人的干扰本身就是一件难事。试想一下,附近其他患者的喧哗、其他医生的话语、甚至是环境本身的噪音可能都会对记录结果产生极大的干扰:假使A病人只不过身患感冒,可此时B病人突然在同一个房间里大喊大叫自己被诊断为了癌症——这是否会使得A病人的“自动病例”内容发生偏差?我们认为这绝对不是没可能的事情。其次,由于用Apple Watch进行对话录音可能会导致内容失准,这就意味着实际上医生并不能真正信任这套系统:比起以往边问话边直接手动录入的工作模式,新技术却反而可能导致医生们不得不增加人工检视、校对电子病历的工作量。这反而有可能带来更劳累的结果。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为了能够让AI尽可能“听懂”病人的个人信息和医生的诊断结果,在实际操作中,医生们可能不得不采用更加机械化的交流方式,并在AI没能及时反应的时候选择重复问话。很显然,站在病人的角度来看,这就可能产生了一种不尊重人的感觉,进而诱发医患矛盾。不仅如此,这起事件实际上也提醒了我们:当我们依赖、甚至迁就于这种并不成熟的AI语音技术的时候,它是否实际上反过来会影响到我们说话的方式?甚至让我们变得不会正常地与人交流?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拳打“超清四摄”,脚踢“手机AI”,谷歌用Pixel 4反思智能手机的正确方向。
随着网络直播行业的洗牌,未来对于主播的要求势必将会更为严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