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加入新功能,苹果凭什么能领跑健康领域

今天苹果旗下的各大操作系统同时迎来更新,包括iOS 14.3、iPadOS 14.3、macOS Big Sur 11.1,以及watchOS 7.2正式版也已开始推送。除了常规的Bug修复之外,其中在watchOS 7.2上苹果方面则带来了有氧适能(Cardio Fintness)通知功能,可以帮助用户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体机能情况。
有氧适能又被称为心肺适应能力,是指人体摄取、运输,和利用氧的能力,同时也是直接反映心肺功能的金标准。在得到watchOS 7.2的加持后,Apple Watch会使用光学心率传感器与加速感应器等多个传感器,来估算最大摄氧量(VO2max)这一关乎有氧适能的指标。由于有氧适能水平是可以随着用户有氧锻炼的增多而逐渐提升,所以也被外界认为,苹果方面或正是希望通过这一数据来提示用户该锻炼了。
根据官方公布的信息显示,只需Apple Watch 3或更新的Apple Watch系列产品,都可以通过此次系统升级得到有氧适能通知功能。值得一提的是,最大摄氧量这一指标传统都是使用通过跑台直接测试的方式,并且跑台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倾斜度会越来越高,直到测试者跑不动为止。显而易见,这种测试方法的体验并称不上美妙,因此相比之下通过佩戴Apple Watch就能实现差不多的功能,对于用户来说无疑也更加友好。
事实上,从早期Apple Watch 4的ECG(心电图)功能,使用检测心脏跳动的电脉冲规律性来检测房颤,让不少用户不需要去医院贴着电极片就能检测心脏情况,到Apple Watch 6上使用反射光来测量血氧饱和度,不再需要购买专用的血氧夹子,再到今天的有氧适能通知功能,苹果也再一次将此前只有通过专业设备采集数据的方式便捷化。而这些无疑也正是逐步落地其一直以来所希望达成的愿景,健康监测日常化。
用苹果健康副总裁Sumbul Desai博士的话来说,“我认为健康问题面临的挑战之一,是人们根本不会一直去想着自己是不是健康。但是戴着手表就好很多,因为监测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里”。没错,无论是有氧适能、ECG,还是血氧饱和度,都只是苹果针对这一领域不断投入的缩影。
从一个单纯看起来很cooool的智能可穿戴设备,转变为用户的随身健康助力,这显然可以说是Apple Watch得以华丽转身的关键所在。甚至在2019年,Apple Watch的出货量就已历史性的超越了整个瑞士钟表业,而这一成绩的背后,无疑是Apple Watch另辟蹊径,从时尚单品切入了数字健康领域。在外界看来,如果单纯比拼装饰价值,Apple Watch与有着数百年积累的传统钟表并没有太多的可比性,但Apple Watch可以用来监测用户身体数据的功能,却也正是传统手表很难做到的。
如今通过Apple Watch本身所搭载的大量各类传感器,也使得用户拥有了例如心率监测、心率变异度分析、跌倒检测、紧急呼救、经期追踪,以及噪声检测等功能,再基于与众多第三方APP与硬件的合作,包括血糖值、体重、心率、听力健康、睡眠情况、卡路里等信息也能进行呈现。也使得如今有了Apple Watch,用户就能够拥有随时掌握身体健康相关数据的能力。
更为重要的是,得益于苹果自研的S系列芯片与watchOS操作系统,Apple Watch在体验上相比于Android阵营的类似产品也有着更为出色的表现。以Apple Watch 6为例,苹果所使用的S6 SiP是基于A13 Bionic衍生而来的双核方案,其低功耗的特性也让Apple Watch 6上大量的监测功能都可以被动开启,并实现完全不干扰用户日常使用的“无感监测”。
尽管在许多人看来,苹果对于科技领域最大贡献的代表无疑是iPhone,毕竟这款产品的诞生彻底重塑了几乎整个移动生态。但是在苹果CEO库克看来,他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坚信,如果我们放眼未来,回顾过去,思考苹果最大的贡献是什么?我认为会是在身心健康领域。”
让用户在发消息、打电话、玩游戏、看视频、听音乐之余,更多关注自己身体健康如今也成为了Apple Watch存在的原因。而在在苹果此前相关产品的发布会上,官方也曾多次骄傲地宣称Apple Watch的心率监测以及ECG等功能,发现了用户的健康问题,并拯救了生命。
以Apple Watch为代表的产品,也让苹果得以成为一个健康生活方式的代名词。作为普通用户使用Apple Watch就能让你对于自己的身体状况有了一个基础的了解,而如果是一位健身爱好者,那么搭配苹果刚刚推出的Fitness+服务,则能够使日常锻炼更加科学和多元化。
如今随着科技的进步,各种高精度传感器已经能够准确捕捉到人体的部分体征,在辅以算法将数据进行校准、处理和分析,最终就能够得到一个更加科学的结果。虽然这一模式在苹果涉足之前,就已经广泛存在于其他智能可穿戴设备上,但其更为突破性的创新,则是能够通过HealthKit、ResearchKit,以及CareKit平台,能够将来自不同来源的高度碎片化数据整合起来,使得医院里的医生、大学里的医学教授、国际医学中心的科研团队都能充分参与进来,让消费者可以通过简单的硬件设备,随时了解到自己的健康状况,而不是只能通过体检得到。
再加上苹果方面一直在努力推进的Health Records功能,这是一种基于HealthKit所实现的FHIR(快速医疗互操作性资源),用户已经可以在iPhone上看到包括过敏、疫苗接种,以及药物使用等个人病历信息,只要是跟苹果合作的医疗机构,用户就可以将该机构所提供的病历上传。而这一点也使得苹果旗下的设备将有望成为用户进入医疗体系前的一个前置环节,实现“医疗记录能像iTunes集中管理音乐一样,也被一个数字中心管理”的愿景。
当然,出色的硬件性能以及为开发者所提供平台,还并不是苹果在数字健康领域独树一帜的关键,其能够获得宾州大学医疗系统、Cedars-Sinai、约翰·霍普金斯卫生系统、Geisinger健康系统在内多家美国医疗集团的认可,靠的无疑是其通过实际行动,打出了“隐私第一”的金字招牌。根据The Verge此前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苹果如今已经是全球第四大值得信赖的品牌。
原因无它,毕竟无论是在哪一个国家中,个人医疗信息都是极其敏感的信息。以美国为例,各大医疗系统的数据为何会成为孤岛,除了利益方面的考量之外,医疗数据的泄露对于医疗机构来说都会成为重大丑闻,如果没有足够优秀的隐私保护能力,医疗系统显然也不会将数据接口进行针对性的开放。
而以隐私标签为代表的一系列保护措施,都是苹果始终将用户放在首位的宗旨。相比于可能被用于广告追踪的访问记录和地理位置等,更为敏感的健康数据也有着更高的防护标准。据悉苹果为了对健康数据进行加密,用户需要输入密码或进行生物识别后才能访问,并且如果用户不使用双因素认证,这类数据就不能与iCloud同步,而采用端到端加密的iCloud本身也足够安全,这无疑也成为了让相关机构相信苹果能保存好病人EMR(电子病历)的原因之一。
因此尽管硬件性能与功能或许还能够被友商通过各种方式快速追赶,但在隐私保护方面的种种,或许才是苹果在数字健康领域最深的护城河。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推荐阅读:

谷歌手表更新“难产”,伏笔其实数年前就已埋下

Wear OS如今所面对的更新难题,其实源自谷歌早期的方向性错误。

三星也要“环保”了,取消附带充电头将不可避免

手机厂商不再配备充电器,其实原因并不是只有省成本这么简单。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