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风水从初识到精熟二十三:疑龙辩真12
注意识别多山多水的复杂地形
遇到形势非常复杂,一时难以辨别的时候,一先看山形的贵贱,二再看气脉的长短,要看气脉停顿止伏之地的吉凶。相对尊贵的气脉一般位置居中,好像在重重帐幕里一样。有些风水先生只讲气脉的长短或贵贱,很可能把缠护的气脉看成主干气脉,自然是错误的。
寻龙到正龙落头处,如何辨别真伪呢?这实在是让风水师们经常感到疑惑不解的一大难题。因为干龙之行,总是千里百里而来,其本身的枝脚和外来的缠护,,不计其数。举目望去,非山即水,且山山水水,转回弯抱,看似到处可寻得垣局。即便是在同一垣局内,也似乎山山都可扦。往往风水师到此,常常满腹疑惑,一时无法断定谁是真龙。
总体来说讲,山水形势复杂时,需要选择看山水齐到时的情况,或者个别看。至于应该如何去选择齐看,如何去选择个别看,还须仔细分析。
寻龙到头时,假如看到有十条山来,同时还有十条水到,山夹水,水夹山,共同聚在一个垣局内;其中十条水却都归井至一水最终出门而去,十条山也最少有九条山交锁住此水流出之门,再看其内面垣局,排列得整整齐齐,由东面望西山,西山端端正正;由西面看东山,东山也很光润;由南面望北山,北山一片秀丽;由北面望南山,南山处处奇峰。到此看到的山脉,都是由左右两水夹送而来的,到头时,似乎又各有生气融聚之处,究竟如何辨别呢?道家先贤特别指示了三条要诀。
道家先贤说:第一,在重重叠叠的星峰中,分辨贵贱。第二,在条条龙脉中,分辨短长。第三,在对峙的两山过峡中,分辨顿伏。这三条是寻龙观局的要诀,风水师们要深加研究。
(一)何谓贵贱?大凡贵龙,总会放开手足,穿帐过峡,大摇大摆地向前挺进,它的星峰端严,有如鹤立鸡群,或如猛虎在山,其中特出的一枝,接受他山朝拜,但决不肯作他山的朝拱。自他山望去,此贵龙毫无情意。而贱龙却不是这样,虽云枝脚、体格雄健,而星峰粗斜,毎到过峽之时,自会脉落偏斜,看去缺乏迎送,而且行度之间,自是缩手缩脚而且桡棹,从它的回转情势看来,都是为正龙作朝拱之用,无威然自立的精神。在有些风水师看来,只知水口有关拦,明堂作垣局,都是相同的,却不知朝拱护缠的龙也会随地结穴,此时虽然关局看去相同,但大小轻重绝不能与正龙并驾齐驱,相提井论。
(二)何谓长短?大凡干龙行度必合贵龙,只有贵格不相上下时,才论其长短。因干龙之行度必为长,所以风水师寻龙,对于龙的贵贱不能辨别的话,就往往取长者为正。而其实正龙经常在缠护中隐藏,环护绕抱在正龙之前,势极雄强,偶开堂局,若认为此比正龙更好,就未用错眼力了。
(三)何谓顿伏?凡龙自祖山发脉,脉落何处?沿途行度顿伏之踪迹,又与祖山出脉的情形有何关系?正出之龙,它顿伏间的脉落与祖山出脉必定一致。如果顿伏间迎送优美,那么前去必结美地。顿伏间脉落的形势,与前去结的穴形势也有一定的规律。古人寻龙必看顿伏,因为顿伏形势是龙神真形显露之处。龙行每一顿伏,就会转生枝叶,也就是所谓的“山形一起一龙分”。在这分出的枝上也会有小的关局,虽有部分可取,但终究与祖山发脉无关,所以不是正出之龙。看正龙行度,每经一回顿伏,就有一次移转变换和退卸,由粗暴而生出细嫩。不过移换要从山正面去找当龙间转向前移转时,不管它如何曲折变动,总要到迎送及背后缠护处去追踪索迹,这样就能寻找到真龙之穴了。
古人很重视气脉的顿伏,建乡镇城市,都先要认出气脉的顿伏情形才兴工。顿就是顿于山地,伏也就是伏下平原。如同人远行疲劳时需要休息一样,气脉远行一段也要顿伏一阵,顿伏就是变化的时候,搞清楚了这个变化,寻找穴地也就准了。
地理是中国古代文化哲学之一,在历史上也有不少记载,道家先贤根据历史所载之事件告诉我们,古人建都或设县,都要先看龙脉顿伏的紧要关头怎么样。爬上高山,去看山峰顿起,走下山脚平处,去看脉落之潜伏,西看东山,东看西山,南望北山,北望南山,详细审定,穴地龙形,水去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