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渭文苑四周岁特刊】我的文学梦 / 桃源
我的文学梦
——献给《泾渭文苑》创刊四周年
桃源
从当年风华正茂的青少年时代,到今朝满头华发的夕照年华,我都在做着一个美好的梦~文学梦。
这个梦萌发于一位可敬的老师。记得小学时,我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是一位博学多才的长者。他姓马,儒雅倜傥、风度翩翩。
每当作文讲评时,常常把我的习作做为范文,给同学们讲评。
早读、自习时,他常常给我们朗读中外名著。印象最深的是,一次他朗读曲波名著《林海雪原》,读到描写蝴蝶迷一段文字时,竞然拍案叫绝,在讲台上手舞足蹈起来。
在他的影响和教导下,我开始沉迷于博览群书。凡中外名著只要到手,就废寝忘食一口气读完,且作了详细的笔记摘抄。小学毕业时,他还送了我一部很厚的诗书~《红旗歌谣》。我将这部书置放于案头枕下,随时翻阅。至今六十多年过去了,有些篇章还清晰地留在我的脑海里:“头发梳的光,脸上抺的香。只因不劳动,人人说她脏。”“我不是玉皇,我不是龙王。喝令三山五岳开道,我来了……”。
中学时,我参加了中学生作文竞赛,名列全县第一,奖励了我十多部中外名著。我如饥似渴地读完了这些名著,并立志将来要当一名大作家。从此,阅读并作读书笔记,成了每日必修功课。节衣缩食,积攒零花钱,购买文学书籍,还订阅了大型文学期刊《延河》杂志。
初中时,由我执笔创作的歌舞剧《林海雪原》,在校文艺汇演中还获得了一等奖。至今有些歌词还记忆犹新:“茫茫林海接云天,皑皑雪原寒风卷;小分队出没在林间,要歼灭顽匪改地换天”。
高中毕业后,我们“老三届”同学下乡返乡。在农业劳动之余,我拟定了写作计划:撰写长篇小说《知青》。完成三章后,因离家在外地参加了工作,中断了写作。
参加工作后,我任团支部书记,负责宣传工作。为宣传栏、黑板报撰稿。参加单位文艺队,创作文艺节目。特别是我执笔编写的表演唱节目《翻山越嶺采药忙》,演出后,深受广大观众欢迎。
为提高写作水平,在陕西教育学院,我深造了汉语言文学专业。系统学习了《古代汉语》、《世界文学》、《中国文学》……等专业课程,获得了大专文凭。毕业后,任中学语文、历史教师多年。
后来在师范学校音乐班进修两年,改作音乐教师。退休前任中学教导主任。退休后,以事群众文艺演出和文学写作。
2020年2月,经文友介绍,有缘结识了大型文学期刊《泾渭文苑》。我大量阅读该文艺期刊发表的文章,几乎期期必读。深感《泾渭文苑》大家云集、藏龙卧虎。编委人才济济、造诣高深。特别是主编张彦女士、才华横溢、年轻有为。于是决定向该刋投稿,并加盟《泾渭文苑群》,结交群内文友,以交流、探讨文化艺术。
一年多来,我在《泾渭文苑》已发表各类诗文一百余篇,走上了文学创作之路。是《泾渭文苑》圆了我的文学梦!
这一年创作之路,留下了多少美好的回忆。
多年来,我有一个愿望:就是把古都西安介绍给普天下朋友。让人们了解西安、热爱西安,来西安观光旅游。
当我把这个想法告知《泾渭文苑》主编张彦老师后,她大力支持、鼓励我。并特事特办,决定每日刊发一集。
在张老师支持下,我坚持每日撰写《长安揽胜》六首诗篇,一诗一景,介绍西安名胜古迹、人文景观、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张老师为每首诗歌精选插图,辛勤编辑、及时刊发。短短十二天,连续刊发十二期,共七十二篇。介绍、描绘了古长安七十二景。后经注释编辑、印制成册,至今珍藏。
这部《长安揽胜》,是我文学之路上一颗珍贵的文学宝藏,她凝聚着张彦老师多少汗水和心血啊!她为文化事业鞠躬尽瘁的敬业精神,将永远激励我在文学创作道路上老骥伏枥、奋勇前行!
为纪念《泾渭文苑》创刊四周年,我将去年撰写的纪念诗文再刊于后,敬献给《文苑》!
辛丑孟秋于西京梨园
作者简介: 桃源,原名夏晓,男,生于一九四九年元月,西安市未央区梨园路君悦华府小区人。毕业于凤翔师范音乐班、陕西教育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学音乐、语文、历史退休教师,中教高级职称。退休前任中学教导主任,退休后从事群众文艺演出和文学写作活动。
●
【两 山 论 (外一首) 】 / 桃源
【泾渭文苑三周岁特刊】《文 苑》礼 赞 / 桃源
主一位编 :张主彦
副 主 编:沉 穗
编一位委 :王宏民 万 毅
编委一位 :郭 旭 韩 晓
编委一位 :巨 石 薛光炜
顾主编问 :周海峰 苦 艾
主编顾问 :亓宏刚 蒲家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