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庄道巷/今日且说路庄
三 坔 夜 话
一方水土坔有一方文
这里是《三坔夜话》,李老师斯时乡轩临窗,于此跟你诗词吟哦,抒怀述志,漫笔人生,点情碰心,说故事,聊语文,话庄道巷,谈古论今,......
话庄道巷说路庄
杏园秋雨
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名师指路不如自己去悟。其实,有时无须行万里路,只要有时间出去转转,便可大长见识,收获不小;即使没有名师指路,有嘴便也有“路“,有目,当可眼观六路。一路风尘一路景,城小故事多,乡路野趣浓,人在旅途处处皆学问。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有一方文化,所以单单我一个延令故乡,单单故乡街巷村庄之名,其闻其趣、奇闻奇趣,就足以让人眼界大开,叹为观止了!
这不,去岁我说了好多庄,道了好多巷,可谓庄庄有来历,巷巷有掌故;今有一庄,名曰路庄,路庄路庄,庄名即不同凡响,一听便有来历名堂。是的,这庄位于泰兴黄桥镇南八里,与叫横巷的庄子只一河之隔。有句歌谣云,“三里的横巷九节桥,七里的路庄慢慢摇(跑)。”这句歌谣生动地反映了路庄东西南北之长和面积之广。据路庄生家垛的生氏宗谱记载:康熙五十年(公元1711年),生氏耕读堂十六世孙生彜鼎率家由泰兴失迷庄迁居东路庄。在这块广袤的土地上,生氏先祖通过办学堂,教书育人;开荒种地,设盐场做生意。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到有一百余户,四百多人时,这才形成了一个生家垛。后又随着李、钱、杨、刘、叶等他姓陆续来到这里,从而形成了一座“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村庄,故而被人们喊出了路庄这一地名。也有人说,各路移民来到泰兴境,只见到处都是蕩蕩的水,可到了这东乡,却是只见垛不见蕩,于是就在这路过之处住下建了庄,不管是生家垛,还是李家垛、钱家垛,垛垛相连是各路,庄名就叫路庄再也合适不过。
常言道,五湖四海是一家,八仙过海人才出。路庄古来已久,荟萃了各路神仙,自然也就成了一座人才辈出的古村。不说别的,只举生氏宗谱记载例,就颇让人惊叹不已了。在科举时代,这里曾有四人蒙皇恩赐粟帛,出过五个国学生,两个太学生,十个邑庠生,两个武庠生(即文武秀才)。载传某年某日,太师生公元次携家童从永丰(黄桥)至溪桥之途中得移金百余两,从早晨守到日落,归还失主。失主欲分金以谢,太师拂袖而去,失主寻问姓名,太师不答。又载民国期间,国民陆军学校的毕肄业生,南通师范学生等多人来路庄完小任教;新中国成立后,曾涌现出10多位县处级以上的领导干部。 一庄有此,确可堪称人杰地灵啊!
古地必有古庙,路庄是古村,无疑定有古庙。四百多年前于庄东生家垛河南就有一座“长生庵”的庙宇。此庙分前后两进,正殿塑有高约二米的观音,东西两侧,则建有长厢。院中正殿后栽有一棵银杏树,高耸入云,时被村人称为“云层树”。每年的六月十九庙会时,前来烧香拜佛的人,络绎不绝,人山人海,成了乡间物资交流和娱乐的集结之地。 说到这,便说到路庄的木偶戏,百年之前,木偶戏流传到泰兴,一位叫刘洪山的艺人带领一班人于此创建了木偶戏班子,他们以出色的演技,优美的唱腔活跃在乡间,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解放后,刘洪山的木偶戏内容不断创新,演技不断改进,布景不断进化,队伍不断扩大,由一个几个人的戏班子发展成为几十人的木偶戏剧团,木偶戏也成了泰兴颇具特色的地方剧种,而且颇具影响力,现在已作为泰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挖掘和保护了。
路庄,明清时隶属黄桥巡司,民国23年(1934)隶属大道乡,是一座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古村落。抗日战争时期,路庄小学就有了儿童团这样的组织,团长生同章带领大家耍马灯,舞龙灯,宣传革命真理,站岗放哨。解放战争期间,16岁就参加新四军的唐伟,曾转战大江南北,参加过淮海战役,两次负伤;这位传奇性人物在大军渡江时,和战友们运用诸葛亮“草船借箭”的作战方法,人隐藏在木排下,上扎草人,以吸引敌人的火力,从而保证了大军胜利渡江。十五、六岁时就参加了新四军的生永兴,1955年被授予少校军衔;对越自卫反击战中,任炮兵师政委,胜利回国后,享受中将待遇。 解放初期的农业合作化运动中,联社社长生知信为省劳动模范。政体改制后,路庄曾隶属南沙镇,溪桥镇,2010年4月,隶属泰兴市黄桥镇。
路庄,路庄,走进新时代的路庄,一定会建设得更加美丽富强,一定会在古老的乡土上谱写出更加耀眼的新篇章,一定会让所有的路人都驻足于她的靓丽与辉煌!
有你需要的内容
洗澡
李老师邀你聊语文
归来/打油诗四首
长情贯微,与君碰心;杏园秋雨,期盼几许!作者杏园秋雨(原名,李长贯),挂鞭归去来兮杏园翁,好吟喜文,著有长篇小说《杏雨烛泪》,常以涂鸦知会,欢迎关注、鼓励与赐稿(来稿可附百字内简介和生活小照一张)! QQ邮箱:39874652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