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得放下手机,是一种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不抽烟、不喝酒、不烫头,可我知道我是个文艺青年。
但文艺的我最近有点儿秧,连口碑爆好的《爱乐之城》上映,我都没动力去看了。
我相信这种秧秧的感觉你们也有过,就是曾经渴望的东西终于放在眼前,却没了兴趣。
于是又悻悻地拿起手机刷起来。
▼
为了不让自己在信息时代被抛弃,我曾经给手机装满了各种资讯类、社交类的 APP。
想要抓住生活里的各种大事情小事情有趣的事情,沉迷于刷信息流的快感而无法自拔。
以为自己知晓了世间大事,掌握了信息量了不得的各种独家内容。
但其实我什么也没看进脑子里去。
过了几天后回想当时看到的内容,大多数都根本想不起来具体的描述、只有一团模糊的印象。
因为在看东西的时候,我并没有下意识地要把内容看到脑子里去。
只是觉得无聊且无所事事,于是以北京瘫的姿势、用死鱼眼呆滞地盯着手机屏幕而已。
这其实是一种无意识地放空。
▼
当注意力是稀缺资源的时候,不管是文字、图片、还是视频,都想着法的制造出超前、空前猎奇的东西,来吸引群众的眼球。
各种夸张的性暗示描述、震惊体、以及“不看你的人生就要悲剧了所以你必须点进来看”的标题背后,都有它的套路。
更可怕的是所谓的基于“大数据”的“智能推荐”。
他们在获悉你喜欢的套路类型之后,便不断地迎合你对套路的需求,慢慢地用你中意的套路把你给困在一个“舒适”的小圈子里。
你看不见这个小圈子之外的世界。
▼
十年前,乔布斯重新定义手机,也重新定义了我们这一代人生活方式的发展趋势。
从前我们只是需要用手机的时候才会使用它,完事儿了就放回口袋里,就像张小龙说的,用完即走。
但现在我们用完了手机却还紧握着不肯放手。
在理想和坚持被所谓的现实击溃之前,就已经成为手机的俘虏了。
不懂得放下手机,是一种病。
美国一项研究表明,智能手机是亲密关系的罪魁祸首,与金钱、啪啪啪和子女并列。
而当人们在亲密关系中不快乐时,也会对生活更不满意,同时还会增大抑郁的风险。
所以,生命短暂,要保持性感。
情人节来了,放下手机,抓紧谈恋爱吧。
推荐阅读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