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人忆 | 大山深处的记忆
作者简介:武奋新,五台县退休干部。
大山深处的记忆
武奋新
1960年冬,我上幼儿园。和小朋友们争吵时常用一句童谣咒损对方:高梁面,面条条,你嬷穿得个烂袄袄。死了哇,可怜的,话着哇,没吃的!这引起了老师的批评,阻止了童谣扩散。
中午回到家里,母亲给我端上了没有食油和山药的萝卜条条煎菜,吃麻生(榨油后准备用于施肥的油渣)、蒙糠(打谷时扇飞的谷皮)窝窝,让我咽不下去。因为继续“反右”,1960夏天,我村仍然坚持办食堂,把群众私藏的粮食搜光了,连充饥效果最好的山药也没有了。公社最好的救灾措施是停办食堂,推广牛羊都不吃的代食品,让群众自救。童谣中的高梁面还算“上八珍”呢!
那一年,五台清水河一带并未遭灾。从1958年开始,我们公社投工十余万,在砂卵石上修一座漏水水库,在山上修一条没有可靠水源且无法解决渗漏的万米大渠,全公社的粮食都被“大跃进”吃光了。党员和群众明知是白耗劳动,但谁也不敢啃声,生怕被扣上“右倾”、“反党”的帽子。公社领导的胡折腾,压根就不是为老百姓打翻身仗,而是为邀功摆架子。还好,直到1961年夏,我们村没有饿死人,但因营养不良早夭的婴幼儿屡有耳闻。大部分成年人在50到60岁左右就去世了。
1961年春允许群众刨小块地,同年秋我们就吃上了山药和萝卜的煎菜和“讨吃子卷铺盖”了,但食油很少。何谓“讨吃子卷铺盖”?就是把带壳壳(糙皮)高梁磨面后,用开水和起擀成皮,然后把和菜撤在上面卷起来,切成小卷卷放在锅里蒸出。和菜是用萝卜、茴子白叶子加各种野菜煮熟后切烂放在瓮子里沤制而成。高梁面远差忻定盆地去壳、水淘后磨制的面粉,吃起来又苦又涩。直到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由于无休止的折腾,加上“一平二调”和“你站的,我看的,打不下粮食伙饿着”的低效劳动,人们吃在嘴里的仍是“卷铺盖”和玉米窝窝包和菜。人们穿着仍是“百纳衣”和“虱子窝”,健康水平很差。那年代在清水河一带行走,在壁立千仞的石崖上每天都有女人们哀婉荡肠的哭嚎回声,叫人悲情压抑,伤心落泪!70岁以后的老丧是不会过分悲哀放声哭的。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历年的改革和科学决策,让老百姓的生活有了翻天的变化。不用拿普通人观察,就拿收入较低的下岗工人、扶贫对象的生活观察,有谁吃不上白面、大米?又有谁穿“百纳衣”、“虱子窝”?老家石崖上很少听到放声大哭的声音了。
中国人民不但站起来了,而且好起来了!中国共产党在砥砺前进中,为祖国和人民带来了近代史以来最出彩的尊严!
2017年10月10日
文/武奋新 原创
编辑/五台人(sxwutairen)
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作者及来源,严禁盗用!
小编语:在这里发稿并不是一件难事、真正难得用心的五台人用自己的手中的笔或者手机拍下的图视频等,投稿给我们五台人,让我们五台人记录下五台发生的相关点点滴滴,做这些小编认为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互联网时代,也是分享的时代。非常感谢你们的分享。同时也希望更多人给我们投稿、一起做这一件有意义的事情。感谢!投稿可回复8加小编微信,也可投稿到347945165@qq.com
关注五台人,们五台人都关注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