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解读经典,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

《传习录》,哲学著作,作者是中国明代哲学家、宋明理学中心学一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字伯安),世称阳明先生。此书记载了他的语录和论学书信。传习一词源出自《论语》中的传不习乎一语。

我们的人生很短暂,在这短暂的一生中,我们要解决爱情、婚姻、家庭、友谊、事业等诸多问题。在解决这些人生问题时,没有人不走弯路,问题是,有的人最终走上了阳光大道,而有的人却永远陷在这些问题里,愁肠百结。

在王阳明看来,人生在世,有两个问题最重要:一是独立精神,一是坦荡荡的幸福感。在今天,很少有人二者兼备,甚至有人二者全无。

问题在哪里?

王阳明说,人为了生存,难免要追求一些能使自己感到安全的东西,诸如金钱、名利、地位。不过,有的人在“良知”的指导下追寻这些,或者说,他们只是在追寻我们本身固有的良知,而有的人却是在一门心思追求那些外物。

在王阳明看来,追逐外物,就像是一位君王想要个国防部部长,但他不下令委任,却要自己去担任一样。当别的部门缺人时,他又跑到别的位置去坐着。君王就是我们的内心,如果我们的内心永远盯着那些外物,必然会累得死去活来。

王阳明说,闭上眼睛,什么都不想,这个世界所有的一切就会和你一起沉寂,也就是说,你的态度决定世界!

心学的最大妙处在于:我们可以在身心幸福的情况下追逐外物,前提是我们要有“致良知”的思想认识。所谓“致良知”,就是在做事或思考时,用良知来指导自己。也就是说,用我们那并没有丧失本体的心来指导我们去做事、思考。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王阳明的心学不仅是身心灵修行的法宝,还是治疗我们人生问题的灵丹妙药。

钱穆列出读《传习录》七点大纲:

(1)良知、(2)知行合一、(3)致良知、(4)诚意、(5)谨独、(6)立志和、(7)事上磨炼。

1、良知

讲及王学,最先联想到的是“良知”,“良知”到底是一件什么东西呢?

《传习录》上说:知善知恶是良知。

良知是天理之昭明灵觉处,故良知即是天理。

天理只从人心上发,除却人心,便不见天理。那个为天理本源的人心,便叫良知。

人心真诚恻怛地求生,那生便是天理。一切助长生者都是善,一切摧生者都是恶。

人心真诚恻怛地求爱,那爱便是天理。一切助长爱者都是善,一切摧爱者都是恶。

那一番求生、求爱的心,以自然明觉而发见,那便是良知,良知便是自然明觉,所以明觉的则称天理。若舍掉良知,又何从见天理?何从别善恶?

《传习录》上还说: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是非只是个好恶。只好恶就尽了是非,只是非就尽了万事万变。

所以说:虚灵不昧,众理具而万事出。心外无理,心外无事。

如此说来,人心即是天理。人心自然能明觉此天理。

2、知行合一

讲王学,除良知外,要说的就是“知行合一”了。

阳明说,《大学》中指出个真知行给人看。像“如好好色,如恶恶臭”,看到美色属知,喜好美色属行。只要看到美色之时,心中就已经爱好了。并不是看到后又另外立一个心去爱好。闻到难闻的气味属于知,厌恶难闻的气味属于行。只要闻到那难闻的气味时,厌恶之心就已经有了,并不是闻到后又另外立一个心去厌恶。如鼻子塞住的人虽然看到了难闻的东西在眼前,但由于鼻子闻不到,也就不很厌恶。也只是他不曾知(闻到)难闻的气味。

就像说某人知道孝顺父母,知道敬爱兄长,必定是这个人已经在行为上表现过孝顺父母、敬爱兄长了,才可以说他知道孝顺父母、敬爱兄长。难不成只是懂得说一些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话,便可以称为知道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又比如知道痛,必定是自己已经痛了才知道痛;知道寒冷,必定是自己已经遭受了寒冷了;知道饥饿,必定是自己已经历过饥饿了,知与行怎么能分得开?

这就是知行的本来面目,不曾有自我的私欲所隔断的。圣人教导人,必定要如此,才可以称之为知,不然的话,只是不曾知。这里是何等紧要切实的功夫啊!如今却非要固执的说知行要分为两个是什么用意?而我又说知行是一件事,又是什么用意呢?如果不懂得立言的主旨,只管说什么一个两个,又有什么用?

这是阳明论“知行合一”最剀切的一番话。原来知行在本体上本是合一的,知行之不合一,只为有私欲隔了。要恢复那不曾被私欲隔断的本体,便是朱子所注《大学》上说的: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

阳明又说:至善只是此心纯乎天理之极便是。

心即理也,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以此纯乎天理之心,发之事父便是孝,发之事君便是忠,发之交友治民便是信与仁,只在此心“去人欲,存天理”上用功便是。

又说:至善是心之本体,只是“明明德”到至精至一处便是。

此处所说的“精”与“一”,便是上文讲的“纯”,便是不曾被私欲隔断的心体,那心体的流露便叫天理。只是一段自然的流露,而人们强把这说成知、行两字,所以阳明说: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

讲王学的人,只要真认识那些隔断本体的私欲,自然能领会得到他所说的“知行合一”的本体。

3、致良知

讲王学,第三个要让人想到的便是“致良知”。 “致良知”即是“彻根彻底不使一念不善潜伏胸中”的方法。

阳明说: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若良知之发,更无私意障碍,即所谓充其恻隐之心而仁不可胜用矣。然在常人不能无私意障碍,所以须用致知格物之功,胜私复理,即心之良知更无障碍,得以充塞流行,便是致其知,知致则意诚。

原来“致知”只是要此心不为私欲私意所阻碍,只是“要此心纯是天理”。

要此心纯是天理,须就理之发见处用功。

“理之发见处”,即所谓“良知”。

尔哪一点良知,是尔自家底准则。尔意念着处,他是便知是,非便知非,更瞒他一些不得。尔只要不欺他,实实落落依着他做去,善便存,恶便去,他这里何等稳当快乐。此便是格物的真诀,致知的实功。

要明得阳明所谓的“良知” 。

“知行合一”和“致良知”,须得牢记阳明所谓的“精一”和“纯”,又须得牢记阳明所谓的“一则诚”之“诚”。所以,讲王学的良知、知行合一和致良知,便不得不讲王学里所谓的“诚意”和“立诚”。

4、诚 意

阳明说:“诚意”之说,自是圣门教人用功第一义。

又云:仆近时与朋友论学,惟说“立诚”二字。杀人须就咽喉上着刀,吾人为学当从心髓入微处用力,自然笃实光辉。虽私欲之萌,真是红垆,点雪。天下之大本立矣。

他又说:惟天下之至诚,然后能立天下之大本。

阳明常用“如好好色、如恶恶臭”指点知行的本体,可见知行本体实只是一个“诚”字,诚意之极,知行自见合一,便是真能好恶的良知。

阳明自己说:以诚意为主,即不须添“敬”字,所以提出诚意来说,正是学问大头脑处。

5、谨 独

阳明讲“诚意”又讲“谨独”。

王阳明是心学的创始人,他的“谨独”也就是他的致良知思想,也即知善知恶,为善去恶,知行合一。慎独是在《大学》《中庸》中最早提出的,是指古代的一种修养方法,也即即使只有自己一个人在的地方也要注重自己的行为,严于自律,注重道德修养。二者共同处在于强调自身的自律性,是道德修养的重要方法。

曾国藩在临终之时,曾经留下一篇遗嘱,以教导自己的后辈,其中一共列了四条,第一条就提到了 “慎独 ”,我们看下原文:一曰慎独则心安。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能慎独,则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人无一内愧之事,则天君泰然,此心常快足宽平,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第一寻乐之方,守身之先务也。

在这里,曾国藩先生将 “慎独 ”定位为 “人生第一自强之道,第一寻乐之方,守身之先务也。 ”其重视程度之高,发人深省。曾国藩是从 “人无一内愧之事 ”的角度来看待 “慎独 ”的,只有 “内省不疚 ”,才能让 “此心常快足宽平 ”。

所谓的生命历程,实质上不过是心的体验历程,能有一种准则可以将此心安置在一种 “常快足宽平 ”的境地,这种准则足以成为一生遵守不渝的圭臬,这个圭臬正是 “慎独 ”。

阳明先生对 “慎独 ”的解释,他首先认为,人无论是密室独处,还是处于闹市通衢,你心中的 “知 ”都是你自己的 “独知 ”,并不是说你处于热闹的境地,就可以有别人来代替你去 “知 ”。

点破这一层,才能显现出个体的 “知 ”的独立性和可贵性,换用一种诗性的语言来描述,每一个人的心灵都是孤独而高贵的,因为每一个心灵都主宰着一个生命在这个世界上的坐止起息,而每一个人的生命在这个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无法复制的。

不过语言说得再精巧华美,也不如让人反躬自省到自己内心上来得切实,如果我们肯静下细思,会领悟到阳明这里所表达的意思,社会的礼俗,外在的规章制度,充其量可以限制约束人的外在行为,但是你内心真正的意念,只有你自己知道,人在面对自己心中的念头时,真的是掩无可掩,逃无可逃,避无可必,而 “慎独 ”所 “慎 ”的正是这个自己独知独见的心中意念。

人只要是在清醒的状态,心中就会持续不断产生意念。人的这种心体状态,很像那些流淌不息的河流,前念刚灭,后念又生,心中断然不会有什么真空期,这种景况,空说无用,大家还是自己体验一下自己的心体。看能否做到在清醒时保持心中什么念头都没有。

“戒惧 ”就是在心中念头升腾之时,上前去帮持一把的那个功夫,他虽然也可以被称之为念,但是他更像是足球场上的裁判员,而不是运动员,主要工作是不断地吹哨举旗以规范心中念头,保证心念升起之时不要犯规,缺失了这个公正的裁判员,心中的念头不是踢假球(流于自欺),就是故意犯规(流于恶念)。

6、立志

阳明讲诚意、谨独,又讲“立志”。

他说:大抵吾人为学,紧要大头脑只是立志。

又说:学问不得长进,只是未立志。良知上留得些子别念挂带,便非必为圣人之志。

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工夫说闲话,管闲事?

他又说:只念念要存天理,即是立志。

有人问怎样立志。

阳明先生说:“只要念念不忘存天理,就是立志。能时刻不忘存天理,日子一久,心自然会在天理上凝聚,这就象道家所说的‘结圣胎’。天理的意念常存,能慢慢达到孟子讲的美、大、圣、神境界,也只是从这一意念存养扩充延伸而达到的。”善念存时,即是天理,此念如树之根牙。立志者,长立此善念而已。

吾辈今日用功,只是要为善之心真切。此心真切,见善即迁,有过即改,方是真切功夫。

他又说:我此论学,是无中生有的工夫,诸公须要信得及,只是立志。

学者一念为善之志,如树之种,但勿助勿忘,只管培植将去,自然日夜滋长,生气日完,枝叶日茂。树初生时便抽繁枝,亦须刊落,然后根干能大。初学时亦然,故立志贵专一。

讲王学的人,只要先辨一个真切为善之志,专一在此,更无别念挂带,便是良知栽根处。从此戒慎恐惧,从谨其独知处下手。别人不知,只我自知处,是谓独知。若能从独知处下工夫,时间久了,自能见意诚境界。意诚了,自然就能认识“知行合一”的本体。识得此体,自然能领悟到自己的良知。

7、事上磨炼

目无体,以万物之色为体;耳无体,以万物之声为体;

鼻无体,以万物之臭为体:口无体,以万物之味为体;

心无体,以天地万物感应之是非为体。

这样说来,既不偏在心,也不偏在物,他在心、物之间特别指点出一个“感应”来,这是王学超过朱、陆之处。

先生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 “天下无心外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关?”先生曰: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阳明晚年讲学,特地要说一个“必有事焉”,惟其有事,乃有心与物可见。看便是一事,只因此一看,便见此心和岩中花树同时分明;若无此一看,则此花与心同归于寂,何尝是说舍却视听声色事物感应独自存在了这一个心?

阳明只说心无无念时,天机不息;除非槁木死灰,耳聋目盲,如何能不闻不见;只待闻与见,此心与外物便同时分明。

故说“心无内外”,只须在“事上磨炼”做工夫:这是王学折衷朱、陆,打通心物内外两端的精神所在,这里才见得是阳明精一之训。阳明平素教人,只指出天理、人欲的分别,不主张有内心、外物的分别,这是王学的高明处。

现在再看阳明所谓的在“事上磨炼”,究竟是指的什么。传习录又有陆澄问一条:

陆澄曾经就陆九渊关于在人情事变上下功夫的现点请教于阳明先生。

阳明先生说:“除了人情事变,再没有其他的事情。喜怒哀乐,难道不是人情吗?从视、听、言、动到富贵、贫贱、患难、生死,都是事变。事变也只是包含在人情中,其关键只在于‘致中和’,‘致中和’又只在于‘谨独’。”

据此可见阳明所谓的“事上磨炼”,也只是磨炼自己一心的喜怒哀乐。换一句话说,便是磨炼自己良知的感应,便是磨炼此知行合一之本体。陆澄又接着说:

澄在鸿胪寺仓居,忽家信至,言儿病危。澄心甚忧闷不能堪。先生曰:“此时正宜用功。若此时放过,闲时讲学何用?人正要在此等时磨炼。”

这段把“事上磨炼”指点得更亲切。我们若捉住此等教训,何至再有所谓“现成的良知”。讲王学的人,只不要忘了龙场驿的忧危和征濠后的谗讥交作,便自明得先生这里所谓“正要在此等时磨炼”的意义和来历。先生又说:

“父之爱子,自是至情。然天理亦自有个中和处,过即是私意。人于此处多认做天理当忧,则一向忧苦,不知已,是‘有所忧患,不得其正’。大抵七情所感,多只是过,少不及者。才过便非心之本体,必须调停适中始得。就如父母之丧,人子岂不欲一哭便死,方快于心?然却曰‘毁不灭性’。非圣人强制之也,天理本体,自有分限,不可过也。人但要识得心体,自然增减分毫不得。”

原来,阳明所谓“事上磨炼”,还在一个“存天理,去人欲”,叫自己的喜怒哀乐恰到好处,不要过分。这便是所谓“中和”的地位,便是阳明所谓的“心体”。

但是“心体”如何识得,如何呈露呢?陆澄又有下面一段的问答。

陆澄问:“好色、好利、好名等心思,固然是私欲,像闲思杂虑,为什么也叫私欲呢?”

阳明先生说:“闲思杂虑毕竟也是从好色、好利、好名等根上产生起来的,只要自己寻找它们的根源就可以发现。就像你心中肯定知道没有做抢劫偷盗勾当的念头,为什么呢?

因为你原本就没有这种念想。你要是对于货、色、名、利等念头,全部像不做抢劫偷盗勾当的决心一样坚定,都消灭了,只剩下清清静静的心的本体,看一下还有什么闲思杂虑?这就是所谓的‘寂然不动’,就是‘未发之中’,就是‘廓然大公’。自然会‘发而中节’,自然‘物来顺应’。”

如是则要心体呈露,还是免不掉一番洗伐克治的功夫,所以阳明说:

省察是有事时存养,存养是无事时省察。

不论有事无事,只是个“必有事焉”,只是个“存天理,去人欲”,只是要自己的喜怒哀乐,有一个未发之中和发而中节之和。这是阳明所谓的“事上磨炼”。

我们若能明白他所谓的“事上磨炼”,也便能明白他所谓的立志,谨独,诚意,和致良知;同时也能明白他所谓的良知和知行原自合一的本体。

以上七点,总算把王学大纲,约略写出了一个大概。

阳明那主张一元论的倾向,和那折中融会的精神,及其确切明显的宗旨,都可以窥见王学的一斑。尤其是在他重“行”这一点上,不仅能显示出他的为学精神,其学说的全部组织,也集中在这一面。

《传习录》是中国明代哲学家、宋明道学中心学一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字伯安)世称阳明先生,他的语录和论学书信。'传习'一辞源出自《论语》中的,传不习乎'一语。

一、谦虚其心,宏大其量。

意思是内心要谦虚谨慎、不要自满,肚量要宽宏大度,能够容人。放宽心胸,容纳天下事物,宽容别人的同时,自己也能收获真正的快乐,谦虚谨慎,才能接受天下的仁善,平心静气,分析天下事情,潜心钻研。

二、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

傲,不过是因为一份我执。人如果不能看清自己,就容易骄傲自满。心中若装满了骄傲,便很难听取忠告,吸取经验教训,长此以往只会固步自封、止步不前。

三、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

王阳明的“心学”是以“心”为宇宙人生的本体,“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外无事”。每个人认识的世界,就是心灵体验的一切,“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心感知的范围就是我们存在的世界。

四、人胸中各有个圣人,只自信不及,都自埋倒了。

人人心中都有个圣人,人人皆可以为圣人,为尧舜。人要成为圣人,必须反求诸己,向本心里致良知,寻求万事万物之理。人心中的“圣人”为自身不当的行为、观念所掩埋、所遮蔽,人若要成圣,则必须除掉这些遮蔽本心的行为和观念。

五、人需在事上磨,方可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人必须在事上磨练,在事上用功才会有帮助。若只爱静,遇事就会慌乱,始终不会有进步。

六、虚灵不昧,众理具而万事出,心外无理,心外无事。

空灵明澈的心,各种道理都可以在这里俱备,万事都由此处生发。心外无理,心外无事。

七、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工夫说闲话、管闲事。

保持自己的志向,就如同心脏在疼痛,注意力都被这种疼痛吸引了,哪里有空闲说无意义的话和管无意义的事。

八、这良知人人皆有。圣人只是保全无些障蔽,兢兢业业,亹亹翼翼,自然不息,便也是学。

王阳明先继承了孟子思想中的精华,他说良知良能人人皆有,圣人和愚夫身上都有。圣人只是保全它而不让它遭受任何蒙蔽,兢兢业业,勤勤恳恳,良知自然常存,这也是修习。

(0)

相关推荐

  • 什么是“良知”?

    ​"良知"的含义 2020-10-29摘于浏览器 "良知"包括两个要素: 一是"良",也就是良心: 二是"知",等同于& ...

  • 读心学,悟人生

    阳明心学强调个体本身价值和自我人性修养,追求透明本心,胸中洒脱,对改善人的精神状态有着积极的作用.身处当今物欲横流.人心浮躁的世界,研读和领悟阳明心学,无论对于人的个性修养,还是享受生活抑或成就事业, ...

  • 蔡仁厚先生:王阳明致良知教的主旨

    编者按:中国文化是一种实践的理性,而不是认知的理性,在王阳明的致良知教得以充分的开显.古圣先贤立身行道,道成肉身,用一生的行仪见证自己所坚守的真理.今人的道理"知道"的不少,却和生 ...

  • 王阳明《传习录》的8句经典,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

    <传习录>是中国明代哲学家.宋明道学中心学一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字伯安)世称阳明先生,他的语录和论学书信.'传习'一辞源出自<论语>中的,传不习乎'一语. 一.谦虚其心,宏大其 ...

  • 王阳明《传习录》经典9句解读

    王阳明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军事家.教育家和政治家.王阳明先生的一生,文治武功皆称于世,被誉为"真三不朽"者. 王阳明的思想贡献非常卓越,是有明一代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想之 ...

  • 王阳明《传习录》经典9句解读。王阳明是我...

    王阳明<传习录>经典9句解读. 王阳明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军事家.教育家和政治家.王阳明先生的一生,文治武功皆称于世,被誉为"真三不朽"者. 王阳明的思想 ...

  • 王阳明《传习录》经典八句,道破心学本质!

    <传习录>是中国明代哲学家.宋明道学中心学一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字伯安)世称阳明先生,他的语录和论学书信.'传习'一辞源出自<论语>中的,传不习乎'一语. 一.不贵于无过,而贵 ...

  • 王阳明《传习录》经典16句,无障碍秒懂心学第一奇书!

    众所周知,王阳明是我国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和教育家.他一生文治武功俱称于世,被誉为"真三不朽"者,其思想贡献尤其卓著,是明代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想,影响超越明代而及于后 ...

  • 《传习录》经典名句和解释

    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人安有工夫说闲语,管闲事 摘自<传习录·卷上·门人薛侃录> 解释:保持自己的志向,就如同心脏在疼痛,注意力都被这种疼痛吸引了,哪里有空闲说无意义的话和管无意义的事. ...

  • 王阳明《传习录》经典18句

    来源:中国王阳明网  王阳明是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和教育家."明代理学的根本精神在阳明,阳明心学的根本精神在'良知'.而集中体现王阳明良知精神的著作是<传习录>. ...

  • 心学第一奇书《传习录》经典名句32句,每读一遍,都是一次修行!

    <传习录>是明代哲学家王阳明的语录.论学书信的简集,为阳明学派的启蒙典籍,流传甚广."传习"出自<论语>中的"传,不习乎?"<传习 ...

  • 【悦读】《传习录》经典话语,品读“心学”第一书

    <传习录>经典话语 作者:许平 ▼ <传习录>是具有重要影响的哲学著作,作者是中国明代哲学家.宋明理学中心学一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字伯安),世称阳明先生.此书记载了他的语录和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