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悬案:大太监王振自幼入宫还是半路出家?
很多朋友都知道,明朝太监,并非都是从小就入了宫的。也有很多是在社会上混得不如意,又不甘一辈子做个普通人,心一横,刀一拿,手一剁,就自宫了。
便如被崇祯皇帝一举做掉的大太监魏忠贤,《明史》中明确记载,“少无赖,与群恶少博,少胜,为所苦,恚而自宫”。可见,他是成年之后才入的宫。
不过,被称为大明第一个权监的王振,其身份,却成了几百年来的疑案。
明朝人黄溥在其《闲中今古录摘抄》中记载,“永乐末,诏许学官考蒲乏功绩者,审有子嗣,愿自净身入宫中训女官辈。时有十余人,后独王振官太监。正统初居中得宠,至张太后崩权倾中外。”
(王振剧照 图片来源网络,感谢原作者,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什么意思呢?
说的是,永乐大帝朱棣末期,下诏允许学官中没有多少成绩,又有后裔的人做太监,进宫教女官。当时一共有十多人报名,最终只有王振得宠,权倾中外。
列位,学官是什么?
有明一代,有国子监,有府学,有州学、有县学,甚至卫所,都有学校。“天下府、州、县、卫所,皆建儒学,教官四千二百余员,弟子无数”。学官在府者,称教授,在县者,称教谕。
从黄溥的记载,可知学官也是有考核的。你教出来的学生,连举人都考不上几个,等于是说你的水平不行啊。虽然没有末位淘汰,但太混了的,也是丑名在外,没人愿意跟着读书。
与之相适应的是,明朝的学官,地位并不高。《明史》载,“正统中,天下教官多缺,而举人厌其卑冷,多不愿就。”
觉得教官两袖清风没什么前途,不愿去。直到后来又下诏说你们做了教官,还是可以继续考进士,“自后就教者亦渐多矣”。但那些考上不进士的学官,可能就一辈子只能窝在学校里了。像海瑞那样,能从教谕选为县令的,乃是凤毛麟角。
(海瑞剧照 图片来源网络,感谢原作者,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由是说来,王振曾做过学官,又因绩效不善受人轻视,正好碰上进宫当太监的机会,一下把握住,也不是没可能。
而且,黄溥所处的年代,离王振时并不太久——他在书中有提到,“正统己巳,先祖在湖臬,与巡抚侍郎王公一宁督漕湖南,闻木土之变……”——先祖就是已故的祖父。可见,他祖父在土木堡之变时,正在湖南做按察使。可以推想,年龄起码在四五十岁,当时,黄溥已经出生。不过,他写书的时候,估计又过了几十年了,当时王振家族皆被杀,没多少人还记得他曾做过教职,因此,黄溥觉得有必要记下来。“乃没土木之难,世莫知其由教职,故识之以示后。”
问题在于,《明史》之撰写,参考了很多明代书籍,为何在王振传记里,写的是——王振,蔚州人。少选入内书堂。侍英宗东宫,为局郎。
内书堂,是十岁左右的小太监读书的地方。也就是说,《明史》认为,王振是自幼入宫。
为何会有两种说法?
也许是张廷玉等人编书时,参考了其他资料,毕竟,明朝记载王振事迹的,不可能只有一种,而他们认为,黄溥的,并不正确,乃是道听途说。
那么,哪种更接近史实呢?
我觉得《明史》更靠谱。
为何这样讲?
只需从王振的家庭分析就行了。
若按黄溥的说法,王振是有了儿子,才会去做太监的——如果只有女儿,他没可能冒着绝后不孝的罪名入宫——那么,他掌权之后,肯定会要加封自己的儿子呀!
(土木堡之变塑像 图片来源网络,感谢原作者,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但《明史》记载,“其从子山、林至廕都督指挥”,从子就是侄儿。为何封荫的是侄儿而非儿子呢?只能说明,他并没有儿子。
《明史》又说,王振死于乱军之中后,“郕王命脔王山于市,并振党诛之,振族无少长皆斩。”
如果他真有亲生儿子,郕王不可能不凌迟他亲生儿子而拿他侄子出气。
当然,你也可以反驳,假如他儿子早死了呢?
确实,这个问题我也无法解决,所以我虽说《明史》较靠谱,但只是个人观点,并未下定论。王振到底是自小入宫还是饱读诗书却恬不知耻,半路出家做了教官又去做太监,还是一段悬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