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选征文.散文】崔红旗||忘不了母亲的那双手

编辑/审核:肖龙                                  总第352期


忘不了母亲的那双手

文/崔红旗

今年比往年冷得要早,十月中旬以来气温骤降,离通暖气的日子还有二十多天就已经寒气逼人了。住在楼房里看电视须披厚衣,睡觉须盖厚被。早上起床也感觉到了一股冷气。

每年从供暖前到停暖后一段时间,室内差不多总要有好几天冷清清。每当这时,我便情不自禁想起小时候住平房过冬的情景,想起母亲起床生炉火的辛苦样子,想起她那因过度劳作而皴裂粗糙的双手……

1954年父亲从抗美援朝战场负伤归来,在东北医院治愈后复员转业到塞外山城张家口,翌年母亲也从山西农村老家迁来。此后除了有几年在街道办的毛线厂做临时工纺过毛线补贴家用外,她大部分岁月里是全职在家,打理和操持家务。

母亲是一个非常要强十分勤劳的人,可以说是千千万万中国劳动妇女辛苦卓绝的一个缩影。

她什么活儿都做,包揽了家中所有的吃喝拉撒大事小情。每年过冬前后她的辛苦总是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那年月没有温室效应,天气要比现在冷得多,可说是天寒地冻滴水成冰。

我家房屋紧临着人行过道,从院门洞刮进来的寒风如入无人之境,呼啸地掠过山墙。屋内密封性差,四处漏风,常常像冰窖冷得让人颤栗。即便是今年天冷得早冷得有点邪乎,但比起当年的严寒天气也还是小巫见大巫,相差老远呢。

清晨时分是冬日一天中最寒冷的时候。天色还是黑黢黢的一片,母亲就窸窸窣窣早早起床下地了,在十多平米的屋里开始生炉子。我们姊妹俩像鸵鸟一样缩着头埋在被窝里深睡,醒来便看到母亲瘦弱而忙碌的身影。

只见她不顾奇寒重围,把铁炉子里燃剩的余烬煤灰掏出来,倒掉,再将头天砸好的劈材和煤块放进去,划着火柴点燃。炊烟顺着烟囱袅袅地飘出窗外,有时风大倒烟屋里烟雾缭绕。她气管一向不好,时常呛得咳嗽。有时炉子里的火很旺,一闪一闪映照着母亲挂满煤屑的脸。

现在想来,那时候我们太不懂事了,自己怕冷,却从不想母亲也是血肉之躯也应该感觉到了寒冷。母亲如此辛苦我们却无动于衷心安理得,母亲心疼我们,而我们却不大懂得心疼母亲。如今人到晚境,内疚和悔恨常常噬咬着我的心。

在母亲的努力下,渐渐地,屋里有了丝丝暖意,寒气慢慢消失。随后,她又开始张罗烧水做早点,或做玉米面饼子、窝头,或热旧馒头,热稀粥,或揪面疙瘩。如此这般折腾一番,她才吆喝我们起床。等我们很不情愿慢吞吞地穿好衣裳从被窝里爬起来时,屋里已充溢着一片温馨。接着洗漱好就可以吃上热腾腾的早点,一切准备停当就走出家门上学去了。

母亲勤快能吃苦在住有近百户人家的大院里都很闻名。打点好我们的吃喝,她就挥动扫帚去清扫院子,扫灰尘,扫落叶,扫积雪,总也闲不住。一边干一边跟过往的邻居们热情打着招呼。直到现在老街坊们遇见,说起母亲都还赞不绝口。

山野中长大的母亲从小吃苦耐劳。她家境贫寒,姊妹仨她是老大,拮据的生活使她早熟,虽大字不识但头脑活络,手脚麻利。结婚后父亲只顾在外工作,不理家事,油瓶倒了不知扶。所以,母亲肩上家务胆子就显得格外重。

她又极要强,过日子唯恐落在人后。买米买菜,做饭洗衣,砸煤劈材,缝缝补补,样样盘算周全,样样亲力亲为,凡事追求完美。她性子急躁,老嫌别人干活不细致不遂她的心,又怕我们耽误学习,影响身体发育,所以就默默地担当,把家务活儿事无巨细大包大揽起来,所以她也就分外劳累不堪。尽管有时生气她也不免唠叨抱怨,但过后一切照旧,勤劳如昔。

年深日久,无休止的劳作消磨了母亲姣好的容颜,在她身上脸上留下了疲惫和沧桑的印迹。最明显的是她的佝偻身躯和斑驳手掌。

她的那双手往往刚洗完菜不等晾干就迎风出去拿煤块,日复一日被风霜弄得裂开了一道道口子,她就胡乱擦点抹手油,再贴上一块块白色胶布。手背手心上青筋突暴,关节变形,裂纹纵横,密如蛛网,皮肤粗糙得像老树皮,全然没有了女人的手那种细腻光洁。

正是得益于母亲的勤劳双手,我家的日子一直过得不错,始终不输别人家。我们姊妹俩从小沐浴着家的温馨阳光,再寒冷的冬天也没有失去过温暖。

记得好多年以后,在母亲晚年,我几次跟她聊起那些年她生火做早点的那些往事,她听了很高兴,欣慰地应道:你都记得这么清楚啊!她欣慰于十几年如一日地为儿女操劳无怨无悔,她欣慰于她的儿女对于她做的一切不曾忘记铭刻在心。这就是天下母亲的共情之处:不求回报,且很容易满足。

曾读过一本书上说,“父母像一本书,不到一定年纪读不懂。当读懂时,他们已在天国”。如今母亲早已作古,我也年逾花甲。现在的日子幸福快活今非昔比。但从前那艰难困顿的时光,特别是其间母亲辛劳的身影和皴裂的双手时不时出现在梦里,浮现在眼前,成为酸楚而温暖的永恒记忆。浓浓的母爱如溪流一样荡漾在我的心头,流淌不尽。

作者简介:崔红旗,祖籍山西省长子县,生活居住在河北省张家口市。文学爱好者,喜欢在文字中徜徉,丰盈心灵,愉悦心情。偶有文学作品散见报刊和自媒体平台。

▼精彩回顾▼

【颍州文学】平台发布||《颍州文学》征稿须知

【颍州文学.公告】“孔一坛杯”父亲节征文获奖名单

【公告】关于启用新邮箱的通知

【平台公告】||关于征集《2020年度颍州文学年选》作品的启事

【平台公告】千元大奖征文,你准备“稿”了吗?

(0)

相关推荐

  • 文学看台1351 | 刘祖建:母亲的深夜

    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 蒋述卓 题 刘祖建:打猪草 刘祖建:最羡慕那些能进出国营饭店的人 刘祖建:自制电影 刘祖建:游泳 刘祖建:逃课 母亲的深夜 ○刘祖建 傍晚时分,正是人们吃晚饭的时候.这个时候,父亲 ...

  • 【方志四川•清明特辑】余广琪 ‖ 读以崇文 精以敬业 爱以持家——追忆父亲余自炯母亲廖兴媛

    读以崇文 精以敬业 爱以持家 --追忆父亲余自炯母亲廖兴媛 余广琪 父亲余自炯.母亲廖兴媛分别于1920年农历10月和2月生于四川隆昌.二老100岁纪念日到来前,我们6姐妹兄弟精心选择100张照片,按 ...

  • 【大荔文苑】彭拥军:我的母亲

    我的母亲 文/彭拥军 我的母亲,是世上最平凡的母亲,但她是世上最好的母亲,最伟大的母亲,更是这世上是最最疼爱我的人. 母亲出身地主家庭,幼时家境不错,但因为外公英年早逝,她的兄弟姊妹又多,只上了几年小 ...

  • 【第三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母亲/李茵

    威尔士诗人乔治·赫伯特说过:一位好母亲抵得上一百个好教师.母亲就是我的启蒙老师,也是我生活中的楷模和精神寄托!--题记 我的母亲是一位干净利落又柔弱善良的农村妇女,但从她穿衣戴帽和为人处事中,总能感受 ...

  • 九九凌晨起床,给要去旅游的母亲做早点,母亲眉欢眼笑九九更开心

    九九凌晨起床,给要去旅游的母亲做早点,母亲眉欢眼笑九九更开心

  • 【年选征文·散文】崔红旗‖飞雪的记忆

    编辑:周琛琛   审核:肖龙                        总第332期 飞雪的记忆 文/崔红旗 时隔半月,雪再次造访. 傍黑时,天空开始营造氛围,一改多半日的晴朗,渐渐变得雾蒙蒙灰沉 ...

  • 【年选征文.散文】马贺||​尹大娘

    题字:周振华(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 题词:王剑冰(著名作家,散文家) 尹大娘                                      文/马贺   在我的故乡,孩子们称父亲兄长的妻子 ...

  • 【年选征文.散文】刘长城||年关

    题字:周振华(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 题词:王剑冰(著名作家,<绝版的周庄>作者) 年关 文/刘长城 上学以前我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一河之隔的界首,那时父母拉着满满的一车西瓜到界首的舒庄,扎扒 ...

  • 【年选征文.散文】薛明章||躺在墙角里的爱

    题字:周振华(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 题词:王剑冰(著名作家,<绝版的周庄>作者) 躺在墙角里的爱 文/薛明章 我恨父亲,因为他太偏心了. 我家兄弟姊妹多,我是老大,吃的喝的总是他们优先,父 ...

  • 【年选征文.散文】华昌萍||骑行乐

    题字:周振华(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 题词:王剑冰(著名作家,<绝版的周庄>作者) 骑行乐 文/华昌萍 二十多年前学骑自行车,刚学会骑车的我和好朋友一同骑车到冕宁县城照毕业照.坡陡,行人多处 ...

  • 【年选征文.散文】朱群||我们打架吧

    题字:周振华(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 题词:王剑冰(著名作家,<绝版的周庄>作者) 我们打架吧 文/朱群 晚饭后的农村也不寂静.村里的小广场上响起了音乐,留守妇女们开始跳舞.村道的路灯下三五 ...

  • 【年选征文.散文】马运成||姥爷看场

    题字:周振华(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 题词:王剑冰(著名作家,<绝版的周庄>作者) 姥爷看场 文/马运成 姥爷生于1921年,如果还健在的话,他已经是个百岁的期颐老人了. 姥爷是个地地道道的 ...

  • 【年选征文.散文】王克强||南湖的九十九朵白云(组章)

    题字:周振华(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 题词:王剑冰(著名作家,<绝版的周庄>作者) 南湖的九十九朵白云(组章) 文/王克强 亲情的南湖  南湖,阜南县地城镇西面方圆九千多亩的低洼地.对这片土 ...

  • 【年选征文.散文】文梦||门卫老刘

    题字:周振华(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 题词:王剑冰(著名作家,<绝版的周庄>作者) 门卫老刘 文/文梦   一天上午,由于头两节没课,我来得比较晚.远远地,我就看见学校的大门上锁了,估计是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