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拜对真神---《太清导引养生经》(1)

序:

长假最后一天的晚上九点,厦门全市解封。人们欢天喜地,如沐春风,如获重生。

假后第一天上班,立即开会安排工作。同事们都比较懂事、自立,无需我太多操心。毕。回。

离厦不再需要48小时核酸证明了,但外地是否还需要,或是否介意刚解封疫区过去的,还不知情。无论如何,哪怕一丝的不安情绪,也不愿带给别人。所以,出差暂缓。继续整理《道藏》。

今天介绍《太清导引养生经》,主要讲道门的养生方法之一:导引术。

因为之前的文章中,比如陶弘景、孙思邈、彭祖等高道神仙的养生方法介绍中,都涉及过导引之法,而这本书中,全部都是导引操,而且共有四位高人的导引方法,于是我突然想,干脆把《道藏》中所有导引书都搜索出来一起综合研究,看看能不能删繁就简、摘取精华上传,与社会分享。但实践几天发现,此思路行不通。原因:

一、因为按关键词“导引”搜索查询出来的经书,书名中带“导引”的,未必是我们需要的“导引”之法,比如在洞真部本文类中就有两:《太上导引三光宝真妙经》和《太上导引三光九变妙经》,但这两本经讲的都是神仙演道、传道内容,与导引养生法没半点关系。“三光”指的是日月星,传道的神仙利用日月星的三光对修道之人进行引导、指点,如何归入真道,与天同一。确切说,这两本经名中的“导引”二字,应该改为“引导”或“接引”比较合适。因为“导引”是道门中的养生专业术语,这么用有混淆概念感。但也说得过去。实话讲,这两本经,倒是使我对“道教类”的书籍进一步提升了看法。因为虽然读《道藏》多年,但主要是从“哲学篇”进入后,这些年一直沉在“科学篇”中,对“宗教篇”中的内容,阅读相对少些。接受现代科学教育长大的我,与社会大多数人一样,对道教诸多经文的了解并不太多,甚至还有些偏见和误解。但随着阅读的深入与延展,我发现,神仙口中那些神神道道的念词中,蕴含我们远未理解的宇宙智慧。只是道教采用了神仙神话的表达方式,让不知内情的人总觉得那是“封建迷信”。

《太上导引三光宝真妙经》演道的过程,讲的其实就是中国文化中的“宇宙发生论”,内容的高度和清晰度,在道门经典中并不算最精彩,可能连中上等都算不上,但一点不亚于《易经》的《系辞传》中对“宇宙发生论”的诠释。关于这两本经,我以后再介绍。过去五、六年,我主要集中上传《道藏》中的科学篇、及部分哲学篇注译上传,可能未来5-10年,还是集中在这两部分。经过清代近三百年对汉族宗教---道教的打压抑制,以及过去一百年对我们对本民族的鄙视,我们这唯一的本土宗教,已奄奄一息,极度缺乏专业学术的倾情介入,以及社会公正的价值评判和信仰引导。我想了多年,也在摸索实践中不断总结,还是觉得以哲学和科学来带宗教,可能更容易为社会所接受些。通过人们对哲学的尊重、以及对科学的膜拜,来慢慢改变对本土宗教信仰的偏见。虽这么想,内心也太确信,我每写一篇为道文化说句公道话的文章,不是后台不让发,就是气走一群读者,或是被朋友劝说“不识时务”,或人生追求“不务实”。此间数年,要没个神仙心态,恐怕早坚持不下去了。

隔屏的你,是一直在见证这些年《道藏研究》的曲折和折腾。个中滋味,关注五年以上的人读者才可能理解一些。前几天好朋友来泡茶,聊起我上传的内容,及我在点注《道藏》方面花费的大量宝贵时间,到底值不值?我到底在上传什么呢?我慢慢体悟到,与其说我在介绍《道藏》经文,不如说是在上传一种对民族文化的热爱和敬畏之心,一种对传统国学的执着和情怀,一种勤奋不懈的精神,一个不屈的灵魂;这是一个苦苦寻觅古人探索健康长生足迹的过程,一个通过阅读去净化心灵的过程,一个试图理解这个文明古国在科技、思想、信仰、灵魂深处探索经历的过程;这才是这个公众号的真正意义。

粗算了一下,就算我尽全力阅读、注释、简介,一周上传一卷经文,全部上传《道藏》(不包括《藏外经书》),也需要150年的时间,以史上最长寿的道家人寿命,我此生也很难完成这份工作。明知不能完成,为什么还要做?精神的力量!人活着,也就是活个精神头劲儿吧。没有了那个愿景,当下人生,就原地打转转,不知所往。没有了精神,人,不过一团肉罢了。常听有人用“数典忘祖”去说我们的国人同胞,我从不敢妄言。一个原因,自己有没有忘祖还是个问题,需要先自己反思;另一个原因:很多人根本就没读过几本老祖宗的书,甚至有人可能都没有完整地读过一本国学经典,所以,脑子里连对祖宗思想、教诲内容的记忆都没有,也谈不上忘不忘的。

二、《道藏》中真正关于“导引养生术”的内容,其所在的书名,除了这本《太上导引养生经》之外,还真的都不含“导引”二字。

所以,我想集全相关经文,再进行简要“综述”的思路,眼下还行不通。只能先用笨方法,逐步介绍。有重复的或观点不一致的,文字上姑且存之,操作上大家各自领会琢磨练习。

另,说明一下,有些《八段锦》基础的人,可能更好习练《道藏》诸经中的导引之法。《八段锦》的视频也很常见,网上到处是。如果说更形象的视频,个人觉得《马王堆导引》视频更美观,感觉更有古风韵味。我仔细对照文字看了下视频,没有一定的功夫,也平衡不了身体。别看专业人士做得行云流水、轻描淡写的,但那些慢动作可是大有乾坤。平时我出门少,但只要出门,我会非常留意大妈们跳广场舞,个人是非常赞同老年人跳广场舞蹈,既锻炼身体、陶冶情操,又扩大了社交面,这些都对老年人孤寂的心大有慰藉,对健康长寿非常有好处的。但有些动作激烈的,就不太适合年纪大的老人做了,还是一些节奏轻缓、有些内涵功力的道家导引操,可能更适合一些。武术界,把少林功夫叫“外家功”,把武当功夫叫“内家功”,是有些道理的。道门“内家功”不显山不露水,低调含蓄,但特别能结实筋骨,充盈气血,关于这些,那些太极拳、太极剑高手是最有体会的。

本经简介:

经名:太清导引养生经。不着撰人。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方法类。参校版本:一、《云笈七签》,部分内容收入该书卷三十四。二、《道藏精华录》所辑在《古仙导引按摩法》,收入该书第三集。

全经共录入赤松子、宁先生、彭祖、王子乔四位神仙人物的导引养生法。

另,本经原文中不止一次说有图,但并没有见到导引图,中国古代的导引养生法,一直都找不到相配的导引图,只到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发现的《马王堆导引图》,从而可以直观地看到古人利用导引养生的图景。英国科学家李约瑟博士曾说,西方现代的医疗体操实际上是从中国早期的体操演变而成的。这个我没有考证过。显摆祖先文化怎么强,我不好这一点。还要是潜下心来好好研究一下本民族的文化,把文脉续上,更实在些吧。那些一会儿吹牛祖先,一会又媚外无底线的人,表现在民族文化上,不是自卑就是自大。不提。

注:蓝色字体为原文。

太清导引养生经

慎修内法

赤松子导引法

注:在道门经书及相关史料记载中,赤松子为神农时的雨师,炎帝的女儿曾向他学习道法,最后跟随他成了神仙。赤松子的“行善得长生”观点,集中体现在《赤松子中诫经》中,记录了黄帝向赤松子虔诚问道的过程和内容。其中,赤松子对儒家伦理的精通让人印象深刻。阅读古籍,不免有一种印象,就是那些通儒的人,很博学,但未必通道或佛,一旦儒门出现一位精通各家学问的人,都被尊为圣人,大力宣传。如果去读道书,你会发现,精通各家学问的人,比比皆是,一点不稀罕。我读过几年佛经典籍《大藏经》,没读完,但也略知,那些精通佛法的人,对其它学问可是一点也不陌生。中国传统文化路路通,通到最上面,形而上的层面上了,就是道,所谓“形而之上为道”。

  赤松子者,神农时雨师也。能随风上下,至高辛氏时犹存。

  常以朝起,布席东向,先以两手叉头上,挽头至地,五嗡五息,止胀气。

  次以卧,右手掩脑,左肘肘地,极,复以左手掩脑,右肘肘地,极五,息止,引筋骨。

  次以两手据右膝,上至腰,睡极起头,五息止,引腰。

次以左手据腰、左膝,右手极上引,以复,右手据腰、右膝,左手极上引,皆五息止,引心腹。次以左手据腰,右手极上引,以复,右手据腰,左手极上引,五息止,引腹中。

(注:这些导引动作两个特点明显,一是对称,左边做一遍,右边做一遍,好记忆,也能很好平衡锻炼身体;另一个特点则是用了“极”字,就是每一个动作都尽力伸展,做到极致,让人想起瑜伽。有画面感,甚有趣。感觉这些运作很利于拉筋,筋不缩,人不老。)

  次以叉手胸胁前,左右摇头不息,自极止。引面耳,邪气不复得入。

  次以两手叉腰下,左右自摇,自极止,通血脉。

  次以两手相叉,极,左右引肩中。

  次以两手相叉,反於头上,左右自调,引肺肝中。

  次以两手叉胸前,左右极引,除皮肤中烦气。

  ......略100字)

右赤松子导引法,除百病,延年益寿,此自当日日习行之,久久有益。

(注:赤松子是道文化中的神仙人物,以上动作是他一生的坚持,想学习赤松子寿命的可以天天坚持练习,原书中说天天做这一套动作可以除百病,延年益寿。)

宁先生导引法 

宁先生者,黄帝时人。为陶正,能积火自烧而随烟上下,衣常不灼。

注:首先,此人姓什么,我不认识那个字,字典查了半天,也考证不出,上世纪上海的易学家潘雨廷先生在《道藏辑要》中,把这个古字翻译成“宁”。而我在“宁”字的繁笔字“寜”字源演变中,我也没查到原文中那个字。我对繁体字研究不多,一时没办法确信,但没有证据又不愿意盲从。所以说明一下。暂时按潘雨廷先生的说法,译成“宁”吧,我相信他是博学的。有兴趣的朋友请指点一下,我标注黄色并加问号的那个字。

宁先生,是黄帝时的人,官居陶正。能把点火自烧,身体可以随着烟上下起伏,连衣服也不烧不着。可见,此宁先生不仅耐高温,连他的衣服也耐高温。所以是神仙级人物。陶正,周代官名,掌制造陶器之事。旧时中国民间信仰的神仙之一,为陶瓷业所崇拜的鼻祖,行业尊神。现代从事陶瓷行业的人,应该立一个宁先生的牌位拜拜才是。读古籍的其中一个好处之一,就是考证到了各行各业的祖师爷。以前发过的文章中,也有类似的,比如,烹饪业的鼻祖彭祖;比如,商业的鼻祖计然子,当然拜他的弟子陶朱公(范蠡)人也有,但范蠡之所以富可敌国,他尊拜的是计然子,我劝大家不要拜有名的神,而要拜有智慧的真神,想发财要把《计然七策》读通领悟透;比如,军事、外交行业要拜谁?当然不是孙膑、庞涓、苏秦张仪,而是该拜他们的老师鬼谷子,去读他的经典《鬼谷子》;想要学习张良开国治国智慧的人,应该拜谁?肯定不是张良,而是他的老师黄石公,要去读黄石公的《素书》。不要拜那些成功的人为师,你要与成功的人成为同学,与他有同样的老师指点,才可能与他一样成功。拜有名的人,永远成不了你心中的名人。这个道理很简单,在古代,新帝登基,喜欢耍小聪明的大臣就观察皇帝的脸色行事,最后落个罪名“私揣圣意”,吃力不讨好。真正有智慧的大臣都怎么做?他们早早留意“帝师”的治国策略,这样才跟得上皇帝的思路。

事业要想做得成功,两点很重要:一要拜对神,二要找对人。为什么呢?我们在一个行业混,连这一行的老祖宗都不知道,要是谈文化底蕴有点不好意思。一个人向后能看多少年,向前就能看多少年,这是历史规律。懂历史,更要懂本行业的发展史,从过去的同行中吸取经验教训,就已成功了一半,至少,不会栽大跟头。第二,还要找对人,就是与什么样的人合作,跟谁搭档,需要雇什么样的人才,需要求到什么人帮忙,即事业上的贵人都是谁等等,心中要有数。如此两方面做足功课,即使天时、地利不考虑,做事也会相对同行要好。

我们来看看这位耐高温的神仙所使用的导引法:

  常以子后午前,解发东向,握固不息一通,举手左右导引,手掩两耳,令发黑不白。

注:这个动作为什么能“令发黑不白”,说实话,我没想通原理。

卧引为三,以手指掐项边脉三通,令人目明。东向坐,不息再通,以两手中指点口中,唾之二七,相摩拭目,令人目明。

注:这个,管它灵不灵,我要试试前半部分。大量的阅读已使我的视力受损,所以看到对视力有好处的动作,还是很有兴趣的。反正也没什么坏处。

  东向坐,不息三通,以手捻鼻两孔,治鼻宿息肉,愈。

注:这个有道理,不难理解。

东向坐,不息四通,啄齿无通数,伏前侧卧,不息六通,愈耳聋目眩。

注:这个治耳聋目眩的动作,关键点两个:扣齿、闭气。

还卧,不息七通,愈胸中痛咳。抱两膝自企於地,不息八通,愈胸以上至头颈耳目咽鼻邪热。

去枕,握固不息,自企於地,不息九通,东首令人气上下通,微鼻内气,愈羸。不能从阴阳法,大阴勿行之。

注:这整套,是渐进式的闭气,从“不息一通”,一直到“不息九通”,有道理。循序渐进往往可行。

虾蟆行气法:

注:看到“虾蟆行气法”这个名字,就忍不住笑了,原因不明。此乃与古人共时空吧,阅读之乐,尽在不可描述中。

正坐,自动摇两臂,不息十二通,愈劳大佳。

左右侧卧,不息十二通,治痰饮不消。右有饮病,右侧卧;左有饮病,左侧卧。有不消气排之。

日初出、日中、日入,此三时向日正立,不息九通,仰头吸日精光,九咽之,益精百倍。

注:此为向阳法,大补阳气。

....未完待续

照例,两首道情,保持一下咱们的风格:

《海浪》

海浪不知惜年华,只随潮汐冲泥沙;

无心无念随风起,潮来潮去了生涯。

我观海浪思众生,大好时光吃闲瓜;

迢迢落落九玄台,立马风雪望天涯。

YZ.2021.8.27

《秋》

不知绿叶几时黄,沉思往事立残阳;

云行云止云不语,心动心念心自凉。

落叶归根总秋梦,却被西风卷匆忙;

怀君不知君何处,空看飞鸟共遨翔。

YZ.2021.10.9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