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的人文镜像、价值延展及陌生化创作
□邹立文
作家刘恒杰近年来创作了多部文学作品,产生了较大影响,今年7月又出版了26万字的散文集《吾山吾水》。该散文集收入了作家60余篇历史文化散文,这些散文不仅是对地域山水与历史人文故事的镜像集成,而且除具基本文学的社会功能外,还较好延展了其外在的社会价值,作者还有意避开文史类散文普通创作模式,进行了散文文体陌生化的写作尝试。
地域山水里的人文镜像。济南市莱芜区地处鲁中腹地,境内山环水绕,文物古迹众多,“长勺之战”“孔子观礼”“夹谷会盟”等重大历史事件就发生在此地。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孕育了历代英才俊杰和淳厚民风。
大汶河是莱芜人民的母亲河,文集收入了作者多篇写大汶河的文章。《载驱》是《诗经》里的一首诗,诗中多处提到汶水,散文《汶水汤汤》就是作家对此诗的解构以及对背后故事的记述。作者在文中写道:“今天,我们无需去评价文姜。但是,因为文姜,我们的汶河水,有幸在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里,留下她那澎湃激越的涛声。”而不读《思君若汶水》一文,有谁能想到,滔滔西流的大汶河曾与大诗人李白杜甫有着丝丝缕缕的瓜葛。天宝四年秋,李白与杜甫相会汶水,一年之中三次会面,友情渐深,写下很多佳篇诗作。春秋战国时期的三大圣人季札、孔子、孟子,都曾到过莱芜并与莱芜结下不解之缘,对莱芜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崇尚礼教、忠孝节义、廉悌明德,散文集中对此作了详细记述。作者将地域山水资源及与之相关的历史人文故事,细致地集成镜像予以展示。
文本社会基本功能外的价值延展。文学除自身存在的艺术价值外,还有其重要的社会功能。这功能首先表现在文学作品本身的社会作用,这种作用可以归纳为认识作用、教育作用、美德作用。《吾山吾水》文本完全具备文学基本功能的这些作用。
《吾山吾水》庞大的社会史料价值显得弥足珍贵。要让作品严谨认真并做到准确无误,使每个细节都要有史可考有据可查,这就需要作家既要大量阅读各类经书志谱以储备广博的材料,还得对文中提到遍布野外的自然景观、人文遗迹等进行实地考察考证。二十多年前,作者得知莱芜西北香山脚下发现一截残碑,他就多次前往探勘,对碑上的文字进行辨识析义并查阅大量史料,发现了一段感人的历史故事。感于这段史事,作者写了《寒风野栖为苍黔》一文,把一个为民请命的古代官员郭景昌展现在了读者面前。休闲旅游已成为当下一个朝阳产业,而《吾山吾水》正好对莱芜地域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文化遗迹等,进行了溯本清源的考证和记述,这对于进一步打造特色文化旅游以及历史人文景观复建等,都有了一个非常好的参考依据,从而也凸显了文本衍生创造其社会经济价值的可能。
写作文体陌生化的创新尝试。刘恒杰一直致力于地域文化研究,是一位有着深厚文学情怀和肩负崇高文学使命的作家。同时,在文学创作中还常有意识地进行着变革和创造,具有大胆尝试和创新精神。其散文既非纵横捭阖的大历史散文,也非日常抒情状物之作。这些文史散文必须资料翔实准确可靠,它还原的是自然人文故事、历史人物事件以及文物古迹等等,这些容不得半点的虚假和演绎,我且将作者的这种文史散文陌生化写法归为“笔记体”。当下将散文划归“笔记体”的说法甚少,然而对《吾山吾水》文本细作考究,其囿于历史自然人文及遗迹原貌的查考记述,的确需要作家大量阅读各种经书谱志、文献资料,以作详实笔记、查漏补缺、相互印证。
散文集《吾山吾水》对鲁中腹地济南市莱芜区的山川风貌、风土人情、乡贤名仕、圣人踪迹,以及沉积在齐风鲁韵和历史长河中的诸多人文故事,进行了系统的挖掘、考证和整理,集文学性、思想性及诸多社会价值于一体。这些精美的散文篇章,无疑将对传承地方历史文化基因、推动地域文化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