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如君║一个退休干部的别样的人生
在梅县区水车镇安美村,原水车镇司法所退休干部吴锡宏先生节衣缩食,耗资百万建造的碑林,为子孙、为后人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千秋功业,非常了不起,在当地传为佳话。
山村世外桃源
朋友,只要您一走进梅县区水车镇安美村,随处可见绿树红花相映,翠竹迎风摇摆,像在向远道而来的客人招手。一幢二层错落有致的别墅式楼房特别引人注目。同行的人情不自禁赞叹起来:“真是世外桃源。”抬头望去,“平凡庐”三个工整苍劲的镀金楼名,在阳光下特别耀眼。据了解,这三个新魏碑体大字出自主人之手。在主人吴锡宏的引领下,客人先参观了其家的藏书阁,室内有中外古今各类书籍、字画、报刊等万余本,足见主人爱书情怀的厚实。与藏书阁相连的是主人别具匠心建造的小花园,园门对联是:“幼小须勤奋,文章可立身”,正面还有“读书医愚”警句,用以启迪、激励后人。在园里,悬挂着主人挥毫书就的数幅条幅、中堂,内容多属名言、警句。
退而不修,热心公益
今年70几岁的吴锡宏,出生于梅县区水车镇安美村,他19岁时就离开家乡去参军,期间参加了援越抗美的战争,荣立过三次功,三次被评为五好战士。1971年退伍后,他先后当过村支书、工厂厂长,1989年进入梅县司法局水车司法所任所长,直到退体,期间共有8年获得市先进的称号,两次三等功,更获得市司法行政工作先进个人、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工作成绩突出。而今,已退休回乡的吴锡宏家庭幸福在家安享晚年,但他闲不住,退而不休,报名参加老年大学学习,练书法、作诗、教育子女、热心公益事业,为扶贫助困奔波。他自己平时省吃俭用,生活得很朴素。平时不抽烟不喝酒,出门只是骑着自行车。但是却慷慨地把钱用于帮助贫困人群、支持公益活动,不遗余力。1992年,村里安美小学重建,吴锡宏得知后,多处奔跑出力,帮助学校选址、带头捐钱,发动热心人士、华侨,动员子女、亲戚朋友,捐资共一万余元。修村道时,也是吴先生带头捐资四万多元。此外,他还退休工资中固定每年拿出几百元,作为村里的老年人协会的经费。平时村子里有老人家有困难,他都会尽力帮助,村里人家的孩子考上大学,他都会开心地四处张罗,买洗脸盆、牙刷等日常用品,送给对方。
积极筹建平凡庐碑林
“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吴锡宏想:“如果能把警世格言、名人名言、名家名句镌刻于碑石上,让人日读成诵,律己劝人,恪守清规,睦族和邻,教人向善,教育子孙后代,那该多好啊!”这就是吴锡宏当初建造碑林的本意。
吴锡宏说干就干,克勤克俭,大胆设想。平凡庐碑林从构思、筹划至动工兴建,历时数载。建造过程中最困难的是资金的不足,一开始曾遭到家人反对,但是吴锡宏没有被困难吓倒,硬是靠着“不达到目的不罢休”的精神,自己省吃俭用,不抽烟不喝酒,节约一分一厘钱。自己还经常扛起锄头,拖起斗车,挖地基,运泥土。吴锡宏的子女、亲朋好友都被这种痴志不渝的“愚公”精神所感动,纷纷解囊相助,出钱出力,很快就筹集到了人民币30多万元建设资金。
平凡庐碑林选址其住宅侧旁,依山而建,依山序立,与田园相映,层次分明,景观别致。目前平凡庐碑林初具规模,里面有碑石250多块,(全部用印度黑金沙石质,每块400多元,每块碑石上雕刻着不同的花纹图案、内容,仅仅雕刻费用就花去15万多元。)亭台楼阁和相应的配道设施。碑林内容丰富多彩:其内容包括名古今中外的人名言、名家名句、客家家训、朱子家训、弟子规、现代部分著名的诗词歌赋、楹联警句、栩栩如生的二十四孝图、新中国开国十大元帅像,甚至著名的清华大学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都在里面。成为荟萃古今中外文化精髓,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好平台,是梅州成为“中华诗词之乡”的一个缩影。
娱乐、休闲的好去处
而今,每逢节假日,都会有很多从各地慕名而来的客人来到平凡庐,让静美的平凡庐变得更加热闹非凡。平凡庐已经成为人们工作之余娱乐、休闲的好去处,成为人们了解古今中外文化、接受祖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好去处。(刘如君)
图文无关,文章配图来源:拍摄作者 授权发布。
延伸阅读
作者简介
刘如君,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人,梅州市梅县区文联委员,梅县区作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梅县区梅岭诗词联学会常务理事,梅州市诗词学会会员。
编辑:十一郎;校对:林诗晴
策划:周逸帆;责编:廖秋香
投稿邮箱:79041784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