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票讲述赤脚医生的来龙去脉……
在1965年的5月份,毛泽东主席在阅批国家卫生部报送的全国医疗卫生状况的报告材料时,发现全国医务人员140万,80%在城市,农村不足20%,而当时全国90%的人口在农村。因此在1965年6月26日毛主席作出了“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指示,即“6.26”指示。自此,通过大医院下派医务人员到公社卫生院诊疗,并培训基层卫生院的医护人员,公社卫生院水平不断提高,农村也出现了“半农半医”的医疗人员,因此,产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特殊医生群体-赤脚医生。“赤脚医生”一词,最早出现在1968年9月《红旗》杂志的一篇文章《从“赤脚医生”的成长看医学教育革命的方向》。1985年1月25日,《人民日报》发表《不再使用“赤脚医生”名称,巩固发展乡村医生队伍》一文,到此“赤脚医生”逐渐消失。赤脚医生一般指中国农村人民公社时,生产大队中不脱产的“半农半医”人员,未纳入国家编制的非正式医生。让我们通过新中国发行的相关邮票来重温那段历史。
(图1)
1966年5月10日,发行“T75服务行业中的妇女”邮票1套10枚,其中(10-3)是赤脚医生背着药箱、走在田间的形象(图1),但那时还没有“赤脚医生”一词,当时被称之为“半医半农”。
(图2)
1969年10月1日,发行“文17知识青年在农村”邮票1套4枚,其中(4-4)是赤脚医生在田间给农民看病的场景(图2)。按照毛主席“知识青年到在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指示,全面进行上山下乡运动。当时,略懂医学的下乡知识青年也担负起的“赤脚医生”的职责。
(图3)
(图4)
(图5)
(图6)
1974年6月26日,为纪念毛主席“6.26”指示发表9周年,邮电部发行了“编82-85赤脚医生”邮票1套4枚,全面系统介绍赤脚医生进行学生的预防接种、披星戴月风雨无阻的出诊、深山老林的草药采集、田间地头的巡诊治疗的工作场景(图3、4、5、6)。他们掌握一些基本的医学知识,治疗一些常见病,部分可以给产妇接生,其主要任务降低婴儿死亡率及预防传染病。其工作非常辛苦,就当前来说,是真正的全科医生
(图7)
1976年2月20日-6月12日,为庆祝第四个五年计划的完成,分三次发行 “J8胜利完成第四个五年计划”邮票1套16枚,其中(16-14)为公社卫生院。公社卫生院是“赤脚医生”主要培训地,其医疗人员大多是“赤脚医生”身份。这枚邮票(图7)画面为在垂柳树下,医护人员在卫生院门口挥手送别痊愈的病人,病人一家三口中母亲领着孩子,父亲推着自行车,依依不舍回头张望,很温馨、很感人,表现出了良好的医患关系。那时,虽然医疗水平低,可医患关系很融洽,还是很值得怀念的。
(图8)
赤脚医生在那个特定的缺医少药的历史阶段,其地位还是值得肯定的。1984年5月29日,邮电部发行了“J102中国红十字会成立80周年”邮票1套1枚(图8),画面的主图的是女赤脚医生的形象,可见赤脚医生对当时的突出贡献。
赤脚医生及城市中的部分医生下派至农村的巡回医疗,解决了当时农村缺医少药的状况,使农村医疗卫生状况得到很好的改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得以普及,因此,中国农村合作医疗在当时被世界卫生组织誉为“以落后国家的经济水平取得先进国家卫生水平”的成功范例并向世界推广。今天的“新农合制度”也借鉴了那时的经验,因此,直到今天仍有较强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