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 唐诗解读——杜甫之《后游》
寺忆新游处,桥怜再渡时。
江山如有待,花柳更无私。
野润烟光薄,沙暄日色迟。
客愁全为减,舍此复何知。
注:
怜:怜爱。
暄:温暖。
何之:到哪儿去。
解读:
肃宗上元二年(761)的春天,杜甫游览了四川新津县东南五里之外的修觉寺,并写下了《游修觉寺》一诗:
野寺江天豁,山扉花竹幽。
诗应有神助,吾得及春游。
径石相萦带,川云自去留。
禅枝宿众鸟,漂转暮归愁。
两首诗作比,可以看得出来,诗人在创作上表现出完全不同的风貌,《游修觉寺》是一首纪游诗,描绘了幽静而显豁的风光,抒发了诗人漂泊的愁情。而《后游》前四句,回应往日之游而写今日之游,后四句写观景减愁之感。全篇景象鲜明,理趣盎然。不过正如浦起龙说的,两首诗“衷怀只是一副”,诗人只是以散文化的句式,写出其内心的感时伤乱之情。
首联“寺忆曾游处,桥怜再渡时”,以倒装句的形式出现,将宾词的“寺”和“桥”提到动词谓语“忆”与“怜”前,突出游览的处所,将对景物的深厚感情和盘托出,点出后游在感情上的深进。因为寺和桥都是曾游之地,再游时对桥和寺都更生爱怜之情。诗人这样处理,可以让人感受到他对自然山水的亲近和欣喜之情。
颔联“江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承接上联,“忽然而来,浑然而就”,以拟人化的手法写出诗人与江山之间的心灵契会,自从上次游览之后,美好的江山好像也在那儿“忆”着我,“等待”着我的再游。花也绽笑脸,柳也扭柔腰,无私地奉献着自己的一切,欢迎“我”再度登临。头两句写诗人对“寺”“桥”有情,这两句转入写此地山水草木也都对诗人有情,真可谓人有意,物有情。细味这两句诗,是很有含蕴的,它透露了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感慨。弦外之音是大自然是有情的、无私的,而人世间却是无情的、偏私的。正如清人薛雪说“花柳自无私”,“下一'自’字,便觉其寄身离乱感时伤事之情,掬出纸上。”(《一瓢诗话》)
“野润烟光薄,沙暄日色迟”,这一联历来受人推崇,“润字从薄字看出,暄字从迟字看出.写景极细。”(清杨伦《杜诗镜诠》引张上若评),诗人在叙写了江山之情后,为读者展现了修觉寺的晨昏美景——清晨,江面上升腾起一层薄薄的轻雾,犹如轻沙一样笼罩大地,黄昏之时,滞留大地的余晖,迟迟不退,沙地闪闪发光。这两句表明了时间推移,诗人从早到暮在此,可见流连之久,又从侧面说明了景色之美。
尾联与前文互应,面对“江山有待”的多情,“野润沙暄”的美景,诗人以感慨为全诗绾结,自己多年漂泊之情、羁旅之愁似乎一下子全部消解,既然能在此享受大自然的无尽无穷宝藏,何必舍此地而去它乡呢?这实则是诗人自我安慰和自我排遣之词。
孙琴安先生认为诗人重游修觉寺之前,必定受人冷遇,从第七句客愁二字可以佐证。因受人冷遇,心情郁闷,故来重游,却不料江山却有如知他今日要来,似乎在特意等待他的到来,花、柳并不因为他受到冷遇而漫待于他,相反依然欣欣向荣地盛开,象上次一样地欢迎着他的到来,杜甫目睹此景,联想近年来世态炎凉、人情冷暖,不由触动情怀,以为人间小人还不如自然界花草树木,故发出了“江山如有待,花柳更无私”的感慨。也正因此,再加上此地“野润烟光薄,沙暄日色迟”的美景,诗人郁闷之心情“客愁全为减”,如此全诗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