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的新“潮流”——忧郁诗人格丽克女士

Nobel prize

诺贝尔文学奖

in literature

Alfred.Nobel

Preface 前言

金秋十月,诺贝尔文学奖也迎来了它的新一届获奖者。诺贝尔文学奖于北京时间10月8日19时正式揭晓,来自美国的诗人Louise Glück获奖。

格丽克在获得诺贝尔奖前,还曾获普利策奖、国家图书奖、全国书评界奖、波林根奖等。除了写作,她还是耶鲁大学的英语教授。也是在大学授课的时间之余,继续钻研文学,最终厚积薄发拿下诺贝尔文学奖。

Origin

诺贝尔奖的“前世今生”

诺贝尔奖是诺贝尔在1895年11月27日立下遗嘱,捐款全部财产3122万瑞典克朗设立的基金,将每年的利息作为奖金,设立一些奖项授予“一年来对人类做出最大贡献的人”。

根据他的遗嘱,瑞典政府于同年建立“诺贝尔基金会”,将利息按五等份授予,文学奖就是其中之一。

历史小趣事

可能很多读者在小时候刚听说诺贝尔奖的时候,也会产生和我一样的疑惑:为什么诺贝尔奖不设置诺贝尔数学奖呢?

民间流传最八卦的一个版本是,诺贝尔早年爱上了一个女子,而这位女子的真爱是数学家米特—列夫勒。并因此导致诺贝尔单相思,也是有这种可能导致诺贝尔遗嘱中并未设置诺贝尔数学奖(数学家哭晕在研究所)

Louise Glück

露易丝·格丽克

初读格丽克

—世界的痛苦

把我们各自束缚在一边,一条小径。

初读格丽克的诗文,总觉得似曾相识,又不曾遇见。后来了解了,像楚辞,有屈原那种平淡又不失华丽的辞藻,又都有种失意者那样“愤怒无法宣泄,只能流露于文字间”的忧伤。

再读格丽克

—如果我坦率地说,

   主要的不是渴望被记住

   而是渴望活下去,

   我相信,这才是人类最深的愿望

再读格丽克的诗文,又会发现其中与楚辞的不同,屈原的困境,更多的是不被君主所信任的愤慨,忧国忧民的精神负担,而“见过山顶的黄昏”的屈原诗词中依然会透露着对未来的一些希望,读者更多会感到共情而非抑郁

格丽克的诗文,很明显的一个特点就是善于构建微妙的情境(更像是晚年的杜甫),叙事大于抒情,更助于读者进入这个世界。而当这个世界是灰色的,是看不见希望的,那么读者又真的能从诗人构建的世界逃脱吗?

走近格丽克

1943年生于一个匈牙利裔犹太人家庭(结合二战时期犹太人的遭遇),离开高中后曾进入莎拉劳伦斯学院、哥伦比亚大学,但均未毕业。

青年时期的她又饱受厌食症的困扰,甚至因此中断学业治疗。并于之后进行了长达七年的心理治疗

结合格丽克的生平经历,她诗中的“生死”“离别”“孤独”甚至“自我怀疑”也就有了缘由。年轻时的经历虽然带给了她痛苦,同时也造就了一位伟大的诗人,让她能在自己的世界里,感悟人生,肆意勾勒诗文的样貌。

为什么格丽克能获奖?

首先,格丽克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与她那极易令人产生共情的诗句是密不可分的,在当今社会,人们在物质需求已经能够得到基本保障后,会更多地寻找并追求精神层面的生活,而丧文化更是极易吸人眼球的,因此格丽克的诗文能获得更多的受众。

其次,格丽克的成功与她的努力与天赋是密不可分的,通过对她生平的了解,格丽克在因厌食症辍学回家后,将自己的时间全部用来研究并创作诗文,并且她的诗文都是拥有极高品质的。因此即使是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委也无法从她的作品中找到瑕疵,格丽克才能获得成功。

  最后,以格丽克女士的一句诗作为结束

      —海边,希腊农夫们的声音,

         急于看到日出。

         仿佛黎明将把他们从农夫

         变成英雄。


图文编辑:张远翔 王文婷 车斐

责任编辑:赖怡欣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