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醉翁亭记手稿原文与新的分段
醉翁亭記“傳統”分段
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裏,漸聞水聲潺潺而泻出於兩峰之間者,讓泉也。峰迴路轉,有亭翼然而臨於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曰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於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開,雲歸而岩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清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至於負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後者應,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遊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燕也。燕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蒼顏白髮,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遊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其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紅色為常見版本中錯字被糾正者,橙色為網上所見錯誤被糾正者:起坐誤為坐起,蒼顏誤為蒼然】
醉翁亭記苟芽山童分段(段后附段落大意):
1.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裏,漸聞水聲潺潺,而泻出於兩峰之間者,讓泉也。峰迴路轉,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曰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於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琅琊山與醉翁亭簡介】
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總領“山水之樂”及太守之樂】
3.若夫日出而林霏開,雲歸而岩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清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至於負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後者應,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遊也。【山水景色與遊人之盛——山水之樂、遊人之樂】
4.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蒼顏白髮,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太守與民同樂】
5.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遊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總括一下“三樂”:山水之樂(包括“鳴禽”)、遊人之樂、太守之樂。】
6.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點題,突出作者與民同樂的心情和執政理念(——“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但不像今人那樣用直白的口號)】
【2、3兩段也可以合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