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黄芪”的三要素及经典剂量
黄芪,又名绵芪。多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主根肥厚,木质,常分枝,灰白色。茎直立,上部多分枝,有细棱,被白色柔毛。多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产于内蒙古、山西、甘肃、黑龙江等地。黄芪的药用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其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降压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
01
黄芪的功效与作用
1、黄芪能够增强免疫力:黄芪中的多糖能够使我们体内的免疫细胞加速增殖、分化,而且还能促进产生免疫因子,提高我们的身体免疫力。
2、黄芪能够降血脂、血糖:由于黄芪中含有黄酮类的物质,能够促我们体内抗氧化物质的活性,加速身体脂质的代谢,从而有降血脂的功效,同时还能够增强我们体内胰岛素敏感性,加快胰岛素的分泌,从而能够降低血糖。
3、黄芪能够保护肝脏:由于黄芪的药用功效,能够消除肝脏患者的蛋白尿,从而了肝脏,避免了肝糖原的减少。
4、黄芪能够辅助慢性溃疡:因为黄芪具有扩张血管的功效,黄芪在一定程度能够改善皮肤的血液循环和营养指标,从而能够辅助慢性溃疡的症状。
5、黄芪能够缓解身体困倦、气短的症状,因为黄芪具有增强免疫力的药效,能够加强人的体质,所以能赶走疲惫,让人更加的精神有力。
02
黄芪的用法与用量
一、补中益气汤。组成:黄芪一钱(18克)甘草五分(炙)(9克)人参(去芦)三分(6克)当归身二分(3克)(酒焙干或晒干)橘皮(不去白)三分(6克)升麻三分(6克)柴胡三分(6克)白术三分(9克)
方中黄芪用量独大,是其他药物的2倍以上,补中益气、升阳固表为君;人参、白术、甘草甘温益气,补益脾胃为臣;陈皮调理气机,当归补血和营为佐;升麻、柴胡协同参、耆升举清阳为使。综合全方,一则补气健脾,使后天生化有源,脾胃气虚诸证自可痊愈;一则升提中气,恢复中焦升降之功能,使下脱、下垂之证自复其位。
二、玉屏风散。组成:防风30克黄耆(蜜炙)白术各60克。主治:表虚自汗,以及虚人腠理不密,易于感冒,汗出恶风,舌质淡苔薄白,脉浮缓。用法:上药哎咀。
方中黄芪与白术相须等量使用,内补脾肺之气,外可固表止汗,为君药;白术健脾益气,助黄芪以加强益气固表之功,为臣药;佐以防风走表而散风邪,合黄芪、白术以益气祛邪。且黄芪得防风,固表而不致留邪;防风得黄芪,祛邪而不伤正,有补中寓疏,散中寓补之意。
三、当归补血汤。组成黄芪(30克)当归(6克),黄芪、当归用量5:1,补血不能速成,补气生血可以气旺血生。
四、归脾汤。白术1钱,当归1钱,白茯苓1钱,黄耆(炒)1钱,龙眼肉1钱,远志1钱,酸枣仁(炒)1钱,木香5分,甘草(炙)3分,人参1钱。
五、补阳还五汤。组成:黄芪四两[125g];当归尾二钱[6g];赤芍一钱半[5g];地龙一钱[3g];川芎一钱[3g];红花一钱[3g];桃仁一钱[3g]。重用黄芪,大补脾胃之元气,使气旺血行,瘀去络通。
01使用黄芪应当注意患者的体型。
本人临床发现,凡适用黄芪者,其人多面色黄白或黄红隐隐,或黄黯,都缺乏光泽;浮肿貌,目无神采;
肌肉松软,腹壁软弱无力,犹如棉花枕头,按之无抵抗感以及痛胀感,笔者称之为“黄芪腹”;
平时易于出汗,畏风,遇风冷易于过敏,或鼻塞,或咳喘,或感冒;易于浮肿,特别是下肢肿,手足易麻木;舌质淡胖,舌苔润。
这种人即《金匮要略》所谓的“骨弱肌肤盛”的“尊荣人”,本人则称之为“黄芪体质”。
这种体质的形成,除与遗传有关外,尚与缺乏运动、营养不良、疾病、衰老等有关,中老年中这种体型尤为多见,因此黄芪应用于中老年较多。
对于黄芪与体型的问题,朱丹溪也有相同经验,他说:“黄芪补元气,肥白而多汗者为宜,若面黑形实而瘦者,服之令人胸满,宜以三拗汤泻之。”
02能食而无力是黄芪证的特点之一。
能食,不仅指有食欲,而且指进食以后,腹部无疼痛胀满感,但是就是全身乏力,或肌肉依然松弛,而且营养状况不佳。
能食,还指易于饥饿,稍饿即头昏眼花、四肢无力,甚至冷汗淋漓,心慌心悸。
如果食欲不振,或者腹胀腹痛者,都不能使用黄芪。
03黄芪需多服久服方能见效,黄芪是内伤杂病的用药。
岳美中先生经验:黄芪用于偏瘫大症,“必须从数钱至数两,为一日量,持久服之,其效乃显。”
黄芪临床用量,以10~30克为常用范围,大剂量可达120克甚至更多。本人曾见家乡皮肤科老中医孙泽民先生用黄芪量至500克。
但黄芪用量过大可以导致胸闷腹胀,食欲减退,并可出现头昏潮热等,尤其是肌肉坚紧、大便秘结者要少用或慎用。多汗而发热、咽喉红痛者,不宜使用。
04张仲景用黄芪有3个剂量段:
大量(五两),治疗水气、黄汗、浮肿;
中量(三两),治疗风痹,身体不仁;
小量(一两半),治疗虚劳不足。
现代应用可以根据张仲景的用药经验适当变化。如用于治疗浮肿,量可达60~100克;治疗半身不遂、骨质增生疼痛等,可用30~60克;用于强壮补虚,可用15~30克。
现在有亚健康的人越来越多,所以大家都开始注重如何养生的问题。不仅很多瓜果蔬菜有保养身体的效果,许多中药材也能发挥同样的作用。黄芪就是有养生作用的中药材,它属于温性,在补气方面很有效果。它对脾脏不好的人来说,可以帮助补脾益气,对由于气虚引起的水肿也能起到治疗作用。它还可以增强人体对病毒的抵抗力,不仅能保护肝脏,还有抗衰老的作用。
黄芪的功效
黄芪性味甘、微温,有补中益气、止汗、利水消肿的作用。黄芪和人参、党参搭配服用,可以改善虚弱的身体。
1
消除浮肿
像一些经常会下肢浮肿,比如高血压患者,可以适当喝黄芪泡水,有助于下肢消除水肿,起到降低血压的作用。
2
增强身体免疫力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经常用黄芪泡茶水来喝,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力,更好地预防感冒等疾病。人的精气神也会更好,脸色看起来更好。特别是上楼梯容易气短的中老年人,气短情况逐渐消失。
3
有效预防心肌衰竭
经常喝黄芪水不仅可以强壮身体,还可以增强人体的心肌收缩能力,这样能够有效预防患者出现心肌衰竭,特别适合中老年人或者是心脏功能差的人。
4
缓解脾虚症状
脾虚的人会经常感觉很乏力,没有什么精神。脾虚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多喝黄芪水。比如直接用黄芪、白术、党参等药材一起煲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脾虚的症状。
5
养肺护肺补肺气
黄芪性温,具有补气升阳的作用,生活中多喝黄芪水可以补肺气,从而起到养肺护肺,能够帮助抵御外界侵袭肺部。
黄芪的用法多种多样,常见的是用黄芪泡水喝、熬粥、炖肉、泡茶等等,黄芪和不同的中药或食材搭配食用可以产生不同的药效。
搭配泡茶,用处更大
1
搭配茯苓能除湿
茯苓也是一味很好的中药材,在经过加工后长得比较像芋头。它可以补充气血,具有养心安神的作用。将黄芪和它泡在一起饮用,可以加快人体血液流通的速度,排出身体里多余的水分和湿气。女性坚持喝,还能滋养皮肤、消水肿。
2
搭配玉米须能护肝
玉米须虽然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非常不起眼的东西。但在中医学中,它却被称为龙须。将它和黄芪一起煮水喝,可以利尿消肿,有养肝护肝的功效。我们的肝脏有很强的自我修复能力,所以对肝脏有轻微受损的人来说,长期饮用,不仅能帮助肝脏更好的恢复健康,还有利于排出多余的胆汁。
3
搭配枸杞能养肾
枸杞不仅是对女性很好的滋补品,还是很好的中药。它能够增强人体的造血功能,预防贫血,还可以帮助降低血脂,防止动脉硬化。与黄芪一起煮水饮用,能很好的养护我们的肾脏,维护代谢功能的正常运作。肾脏健康了,人体内的有害物质才能完全排出,身体也才会更加健康。
4
搭配当归能调经
当归在补血和活血方面,具有很好的疗效,对由于血虚引起的便秘,也很有治疗效果。它还能帮助女性在经期更好地排出污血。与黄芪搭配在一起泡水饮用,能让调经的效果加倍。所以,月事不规律的女性可以坚持喝一段时间,不仅能让症状得到缓解,整个人的气色也会变得更好。
这两类人不要食用
1
容易上火的人群
黄芪是一味温补的中药材,因此如果平时就容易上火的人,比如容易咽喉肿痛、头痛眼痛的人就不适合喝黄芪水,容易加重上火的症状。
2
患上感冒的人群
黄芪对于治疗脾胃虚寒有非常大的帮助,但如果患有感冒,就不要喝黄芪水了。因为普通人想要治愈感冒就要让虚汗排出,而此时如果使用黄芪的话,那么它会让身体敛气,所以对于治疗感冒是非常不好的。
食用黄芪的禁忌
很多女性都喜欢将黄芪和红枣、枸杞子一起浸泡,这样不仅可以增强体质,同时还能使气色越来越好。不过这样的食用方法,大家要注意黄芪的用量不能超过15克,并且需要分为两三次服用,避免出现过量的情况。如果黄芪在食用过量的情况下,则会出现头晕、睡眠质量变差以及双颊泛红以及心情烦躁等等情况。
一般情况下老中医告诉我们,其实黄芪泡水喝并不会产生副作用,但是为什么有些人在喝完黄芪泡水以后,会出现身体不适的情况呢?这主要是过量的黄芪在身体内打破了内环境的平衡状态,这就导致各种身体不适情况的出现。
专家表示,黄芪在服用后可以很好地改善记忆力退减以及头晕乏力等等情况,如果过量的情况下,不仅不会有任何的改善,还会造成病情加重,也就是头晕更加严重,记忆力也没有得到很好的恢复。黄芪实际上属于温补性的中药,食用过量的情况下,身体主要表现为心烦气躁以及脸颊泛红。
虽然每天一杯黄芪水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但是每天的黄芪水需要分为两三次服用,千万别一次性喝完。事实上,无论你是熬粥还是泡水,黄芪的使用量都是具有明确规定的,千万不要超量哦!
本头条号有很多内容只对粉丝开放,如有需要,请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