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四家之首” 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完美合璧卷
黄公望(1269-1354或1358),中国元代画家,书法家,元四家之一。自称浙东平阳人。陶宗仪《辍耕录》称其“本姓陆”,出继温州平阳黄氏为义子,因改姓名,字子久,号一峰、大痴道人等。
因改姓氏,官至中台察院小吏。后因牵连入狱,出狱后入全真教,在江浙一带卖卜为生。当时的状况是“黄子久终日只在荒山乱石丛木深莜中坐,意态忽忽,人莫测其所谓”甚至“每月夜,携瓶酒,坐湖桥,独饮清吟。酒罢,投掷水中,桥下殆满。”正是这种巨大的豁达与逃脱让他的精神世界逐渐走向空灵,而他的才气如同山中云雾弥散在那些画卷之上。
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 ,兼修李成法,得赵孟頫 指授,所作水墨画笔力老道,简淡深厚。又于水墨之上略施淡赭,世称“浅绛山水 ”。晚年以草籀笔意入画,气韵雄秀苍茫,与吴镇 、倪瓒 、王蒙 合称“元四家 ”。擅书能诗,撰有《写山水诀 》,阐述画理、画法及布局、意境等,为山水画经验创作之谈。其存世作品有《富春山居图 》、《九峰雪霁图 》、《丹崖玉树图 》、《天池石壁图 》等。
↓点击页面底部“阅读全文”直达高清图赏
▼
前半卷《富春山居图·剩山图》
尺幅:纵31.8厘米,横51.4厘米
▼
后半卷《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全卷
尺幅:纵33厘米,横636.9厘米
《富春山居图》,纵33厘米,横636.9厘米,纸本,水墨。始画于至正七年(1347),于至正十年完成。此图历经千年,为世人留下诸多感人故事。据载,清初时收藏此画的收藏家吴问卿在弥留之际欲将其火殉,被其侄从火中抢出,独装裱,人称“剩山图”,现为浙江省博物馆收藏。另外一大段则一直深藏于清宫中,后被运往台湾。诸多年来,两岸画家和有识之士多方努力,希望有朝一日能够“破镜重圆”,重新拼合此画。
这卷名画在此后的数百年间流传有绪,历尽沧桑。从画上题跋看。此画最初是为无用禅师所作。一百多年后的明成化年间,为著名画家沈周所得。至明万历年间,又归大书画家董其昌所有。但不久就转手为宜兴吴之矩所藏。吴又传给其子吴洪裕。吴洪裕特意在家中建富春轩藏之。吴洪裕爱此画若宝,临终之际,竟想仿唐太宗以《兰亭序》殉葬之例,嘱人将此画投入火中,焚以为殉。幸得其侄子吴子文眼明手快,以另一卷画易之,将《富春山居图》从火中抢出,才免遭“火殉”。但画的前段已烧去寸许,从此分为长短两段。此后烧毁处较完整的一段单独装裱,人称《剩山图》,现为浙江省博物馆所收藏。画的前段(短段)名为“剩山图”,最后到了画家吴湖帆的手里。当时在浙博供职的沙孟海得此消息,心情颇不平静。
许多年来,两岸书家和有心之士多方努力,希望有朝一日能'破镜重圆’重新拼合此画。画的后段(长段)从吴家流散后,曾经历多人收藏,于清乾隆十一年流人清宫。有意思的是,号称风雅的乾隆皇帝居然不识宝,认定它是赝品,而对另一卷他人临摹的《富春山居图》大加赏赞,又是题跋又是钤印。但也幸而如此,那卷真迹倒借此得以“全壁”,后在解放前夕运往台湾,归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
《富春山居图》不仅因是黄公望代表作在绘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同时也因其在绘成至今的六百余年中曾辗转于沈周、董其昌、吴问卿、乾隆皇帝等人之手,几经波折,清初时惨遭火焚而断为两截,而成为一段传奇故事,这在中国绘画鉴藏史上也实属罕见。
话说《富春山居图》画作神秘之处?
《富春山居图》主体“无用师本”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纵33厘米,横636.9厘米,起首一段沙渚汀洲为《剩山图》山丘余脉,近景屋舍掩映,又有小舟待渡,叶以浓墨点染,远处则淡墨渲染山峦。起首汀州过后起山峦,第二段峰峦与第三段紧密相连,山谷中云雾缭绕,可见村舍山路。此处山峰多用干笔短皴,近景树用墨较浓,山顶树叶用横笔淡墨点出,而第三段山峰则有所差异,虽然用墨仍保持着近景偏浓、远景偏淡的习惯,但峰峦顶端树木则开始用竖笔点染,近景树枝亦是如此。此后经一段岸汀后峰峦再起,此处不仅以横竖墨点构造树叶,还以单纯墨点点于峰峦顶端,几乎混杂了前卷所用技巧,而这或许正与其后自题“三四载未得备,盖因留在山中而云游在外故尔,今特取回行李中,早晚得暇当为着笔”相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