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上就把肺比作是相傅和宰相:肺为华盖,肺朝百脉,肺为娇脏,主一身之气,全身血液也流经于肺,又调节全身水液的输布和排泄.
“肺朝百脉”,肺气足,会推动血液流向百脉之势。百脉,就是指全身经脉。由此可见肺的作用有多重要,
肺一旦受损,很容易把五脏六腑陷入恶性循环,全身遭罪。
所以有一个说法,“疏通肺经,气顺,则消百病”,此话有一定道理的。
肺的地理位置处于五脏六腑的最高处,与外界无时无刻都在进行氧气交换,最易受伤。如同一把雨伞,保护着其他的脏腑。这也就是为什么身体最先得病的,是感冒发烧和咳嗽,这都是肺在做抵御外邪时受伤了。“肺朝百脉”出自《素问经脉别论》,“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府。府精神明,留于四藏,气归于权衡。权衡以平,气口成寸,以决死生。”中医按摩、针灸的作用机理是什么?肝离肝经那么远,按摩肝经会有用吗?它确实起作用,因为它们之间是相通的。这些管道流动的动力从哪里来?研究者发现,这些管道通向肺,它们的动力来自于肺,是肺的一呼一吸,推动它们行走。原来,这是“肺朝百脉”的真实含义。
《黄帝内经》认为“肺朝百脉”,说的是肺的什么功能呢?现在,不少人认为朝是朝向,“肺朝百脉”意思是肺朝向所有血管,把脉当做血管。这个“脉”字,在中医早期确实有点语焉不详,有时说血管,有时似乎又在说经络。的确,肺跟血液循环有关系,因为我们呼进去的氧气在肺的毛细血管里要跟血液结合,变成包含氧气的血液,再到心脏,心脏把血液泵到全身使用。但这个功能主要启动的不是肺,是心脏。那么,“肺朝百脉”中,肺到底管哪个脉?实际上,肺主要朝的是经络。“朝”通“潮”,《素问五脏生成论》:“诸气者皆属于肺,此四肢八溪之朝夕(潮汐)也。”中医在很早的时候说呼吸与经络运行相关。如《难经》开首就说:“人一呼脉行三寸,一吸脉行三寸,呼吸定息,脉行六寸”。现在想一下:古代中医为什么没说心一跳脉行多少?按照西医讲,应该是心一跳,血管血液行多少,中医没说心一跳脉行多少,而是说肺一呼脉行三寸,一吸脉行三寸,这个速度很缓慢,三寸而已。因为他们说的这个是经络,不是血管,跟血液没有关系。中医说人体每一个经络都跟五脏相连,脏腑功能会影响经络,而经络畅通与否,也影响脏腑功能。组织液通道跟河里暗流一样,人体的管道会透过一些筋膜、肌肉,在体内流动,然后把营养物质带到全身各部位去。同时,为体表提供防御物质。为什么拉筋起作用?它促进通道畅通,有的通道堵塞,一拉抻就畅通了。按摩起什么作用?是在促进经络通畅,把组织液的流动改变了,促进经络通畅,身体才能健康。针灸为什么能起作用?经络通道堵塞了,出现问题,用针来刺激,身体马上知道这里有问题,重新调整压力,让管道通畅,经络一通,营养物质就可再次运输。调理胃病或肝病,肝经为什么好用?因为是通道不通了,用针刺一下,身体马上就知道哪儿有问题,自己就开始修复,修复后通道就疏通了,疏通后肝经就通畅,气血能运行过去。中医按摩、针灸的作用机理是什么?肝离肝经那么远,按摩肝经会有用吗?它确实起作用,因为它们之间是相通的。这些管道流动的动力从哪里来?研究者发现,这些管道通向肺,它们的动力来自于肺,是肺的一呼一吸,推动它们行走。当然,经络可能还有其他内涵,但组织液是一定包括在内的。中医还认为“肺主治节”。“节”是什么,像竹节,有节奏,是管身体的节奏,呼吸为什么如此均匀,身体整个经络运行要靠肺来调整。这是“治节”的含义。明白了这点,就可理解,为什么很多运动方式都以调整呼吸为主要内容。为什么练打坐对身体有益?有人坐那儿打坐一点儿没动,到最后一身全是汗,因为整个调整呼吸。还有瑜珈、气功等,把神秘的东西抛去,最基本的就是让人调整呼吸。调整呼吸的作用就是让身体气血运行得更有力量,如果把气血比作水,呼吸不均匀,仿佛胡乱摇晃的频率很快,但水也不会出来。有节奏地晃,力量会叠加,一会儿就溢出来了。呼吸对经络的影响也是这样。如果呼吸不匀,推动经络运行的力量是弱的,怎么呼吸有力量?均匀的,按一种节奏呼吸,推动经络的力量会增加,越来越有力,最后身上出汗了。所以很多古老的修炼方式如气功、静坐、瑜伽等,都是从深长的、有节奏的呼吸开始。肺是身体的第一道屏障,要抵抗外邪,很大程度要靠肺的功能。一方面肺推动经络巡行,为身体各部分尤其是体表带去防御部队,另一方面,肺也开窍于鼻,而每天的呼吸,令鼻首先接触到外面的脏东西。因此,肺责任重大,家人们要好好的调理自己的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