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你春风十里,我只耕耘我的60平米
我们都是周末还要干活的人,外面的春风林泉,没有我们的份。
我们只有在自己的课堂上创造春风了!
激烈如狂,冷气弥漫的课堂,都不是春风课堂。
什么是合适的课堂温度呢?学生感觉不到是在“受教育”的温度,是最佳的课堂温度。
卢梭在《爱弥儿》中说道:“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最好的教育就是无所作为的教育:学生看不到教育的发生,却实实在在地影响着他们的心灵,帮助他们发挥了潜能,这才是天底下最好的教育。”
不知不觉间,又到下课时间了。 所谓的如沐春风,想来应该就是如此吧?
英国教育家约翰·亨利·纽曼说:“任何学科的一般原理,大家可以足不出户,通过书本知之,可是细节、色彩、口吻、氛围、生气,使得一门学科融入我们血脉的那股生机,凡此种种都要从师长那里把捉,因为学科已经在他们身上获得了生命。”
也就是说,教师人格的“在场”,实质上就是以自己的状态唤醒学生的状态,以自己的灵魂唤醒学生的灵魂。
教师的全部力量在于温度,融入教师个人生命的课堂,带着教师个人体温的课堂,才有可能是春风课堂。
春风课堂里,应该有一个喜欢阅读和写作的老师。阅读是与别人交谈,写作是与自己交谈。这两种形式可以使我们外在的生命经历转变成内在的心灵财富。
春风课堂里,应该有一个有审美和创造习惯的老师。审美,是对自然、生活和艺术的敬重与欣赏。创造是对美的表达和发挥。这两个精神习惯,可以帮助我们抵达心灵的盈满境界。
春风课堂里,应该有一个坦诚和热情的老师。坦诚,可以向学生敞开自己。热情,可以打开学生的心扉。坦诚和热情,是课堂上宜人的春风。
春风课堂里,应该有着“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境界。“子”将这样场景的时间点设置为“暮春”,不仅仅是因为这个时间可以“浴乎沂”,而是因为暮春的温度是最舒服的温度。
因为那是春风的温度。
春风课堂,是“有我之境”——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春风课堂,也是“无我之境”——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浑然忘我也。
一个好的课堂,应该是大家脸上有春风的课堂,应该是大家心里有春风的课堂。
春风课堂,我们的追求和向往。你们在野外追逐春风,我们让春风吹尽课堂。
江南学堂
从此爱上语文,追寻青春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