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代,只有“盟友”没有“夫妻”

成了家的人,总在承担着超出这个年纪该有的压力。

回到家,有的人想拥抱伴侣获得心理支持,有的人只想拥抱沙发一语不发,夫妻之间不同的需求,引发了诸多矛盾和冲突。

朋友Rose混迹金融圈已久,斐然的成果离不开她的好徒弟、好搭档Jack,两人在工作中做“盟友”久了,渐渐产生了升华革命友谊的念头。

柔情蜜意的恋爱时期,不乏双方亲戚和一些朋友的反对声,但最终两人还是挺过非议,坚定的走入了婚姻殿堂。

然而婚后不过一年,一直都表现的极为合拍的Rose和Jack却过不下去了,好好一对儿真爱忽然变了“怨侣”。

Rose抱怨Jack婚后成天加班,下班回家就是吃饭睡觉刷手机,让他陪自己出去散步,十次里能答应一次就不错了。剪了头发,换了新包,他一点都没发现,根本就是不关心自己嘛……

Jack也委屈,加班工作还不是为了能负担起两个人高质量的生活?回家后累的只想休息,还要面对妻子的粘人和被爱的需求,一次两次他能满足,但总会有力不从心的时候,妻子不仅不体谅,还盖章自己敷衍,他自然也渐渐感到厌烦……

工作时默契十足的“盟友”,做了“夫妻”,彼此反而感到心累,婚姻陷入僵局。难道是因为两个人的感情还不够深?

问题也许出在距离上。

好的感情,要适当的保持距离。

热恋期或是婚姻蜜月期,我们时时刻刻都想看见对方,哪怕无话可说,只要感受到对方的存在,连空气都觉得是甜的。

有人可以坐两三天的火车来到另一半生活的城市,有人可以和对象聊天聊到手机自动关机,有人可以24小时天天腻在一起……

但慢慢的,当飙升的荷尔蒙恢复日常水平,你也许会发现自己发过去的微信不再被秒回,电话不再被第一时间接听,对另一半喋喋不休的倾诉感到厌倦……是对方不再爱了,还是自己变“作”了?

其实只是ta退回到了自己的舒适圈。

这个舒适圈,指的是令自己舒适的亲密距离的范围,可从身体和心理两个维度定义。

比如心理学研究发现,15cm~44cm的距离范围,为亲密距离(父母和子女、情人、夫妻间),也是人际交往的最小间隔;46cm~76cm的距离范围,是人际间隔上稍有分寸的距离,一般称为个人距离。与熟人可以相互间友好交谈或握手,若是陌生人进入这个距离,会给予人威胁感。

另外,1.2m~3m左右的范围距离内,是社交距离,已经超出了亲密或熟人的人际关系,是一种较为正式的关系。同事、上下级之间多维持在这个距离间。像是面试官在面试应聘者时,常常隔着一张桌子,就是基于这个原因。

而心理上的亲密距离,则分为“纠结型”、“疏离型”、“平衡型”三种。每个人对亲密距离的心理感受都不同,这与ta的人格特质或原生家庭有关。

就像王朔《过把瘾就死》中的杜梅,她歇斯底里、神经质、缺乏安全感等,都与她的原生家庭脱不开干系。因为小时候,她的父亲为了和情人私奔,亲手勒死了母亲。从此,她渴望爱又质疑爱,导致她格外依赖丈夫方言,时时刻刻都在确认对方对自己的爱。

而“方言”这类人,却习惯于在关系中回避,他们恰恰没法接受,过度亲密的距离给自己带来的压迫感。

翻看对方手机,交换信息密码等行为,“杜梅”型人格认为是正常的亲密,而在“方言”型人格看来就是过度的控制和压抑。这样的两种人,很难不发生冲突。可见,搞清楚另一半对亲密距离的诉求,是婚姻生活中首先要去了解的。

再亲密的关系,每个人也得有自己的界限。不论是侵入他人的界限,还是任由别人侵入自己的空间,都是对一个人安全感的极大破坏。

没有明确的界限,就不会有长久的婚姻。因为你不知道做什么能让对方高兴,做什么会让对方生气,最后只能在揣摩和试探中惶恐焦虑。而如果明确了界限,彼此明了对方的“高压线”,不擅自越线,婚姻生活自然也会变得更轻松些。

人的孤独感是与生俱来的,非要跨越两颗心的距离,强行把彼此粘在一起,是不切实际的。即使是情侣、夫妻,说到底,我们依然是单个的个体。

我们要做两个独立的圆,有交集而不融合。在婚姻里保持彼此的界限,像“盟友”一样携手前进,反而能把生活过的有滋有味。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