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式液下泵检修
脱硫系统立式液下泵主要包括吸收塔区排水坑泵、制浆区排水坑泵、滤液池排水坑泵等,其为轴向吸入、单级、单吸、离心式结构。
一、泵的结构特点
(1)主要部件。立式液下泵主要由叶轮、蜗壳、后护板、后泵壳、机械密封、支架、支撑板、轴、轴承、轴承体、电动机支座、出水管等部件组成,如图10-3所示。叶轮、蜗壳、后护板、后泵壳用抗磨耐腐的高铬合金制作。(2)轴承润滑。立式液下泵轴承采用二硫化钼锂基脂2号或3号。(3)液下连接件。立式液下泵的液下连接件(包括螺栓、平垫、弹垫、螺母等)均采用不锈钢材质。
二、泵的常见故障
泵的常见故障、原因及处理方法见表。常见故障故障原因处理方法泵不出水,压力表及真空表的指针剧烈跳动吸水管路内没有注满水向泵内注满水吸水管路堵塞或阀门开启不足开启进口阀门,清理堵塞部位泵的进水管路、仪表处严重漏气堵塞漏气部位泵不出水,真空表显示高度真空进口阀门没有打开或已淤塞开启阀门或清淤吸水管路阻力太大或已淤塞改进设计吸水管路或清淤吸水高度太高降低安装高度泵不出水,压力表显示有压力出水管路阻力太大检查调整出水管路叶轮堵塞清理叶轮转速不够提高泵转速泵不转蜗壳内被固硬沉积物淤塞清除淤塞物泵出口阀门关闭不严,泵腔漏入浆液并沉淀检修或更换出口阀门,清除沉积物流量不足叶轮或进、出水管路阻塞清洗叶轮或管路叶轮磨损严重更换叶轮转速低于规定值调整转速泵的安装不合理或进水管路接头漏气重新安装或堵塞漏气输送高度过高,管内阻力损失过大降低输送高度或减小阻力进水阀开得过小适当开大阀门泵的选型不合理重新选型泵的电动机超负荷泵扬程大于工况需要扬程,运行工况点向大流量偏移关小出水阀门,切割叶轮或降低转速介质比重偏大重新选配电动机泵内部声音反常,泵不出水吸入管阻力过大清理吸入管路及闸阀吸上高度过高降低吸上高度发生气蚀调节出水阀门,降低安装高度,减少进口阻力吸入口有空气进入堵塞漏气处所抽送液体温度过高降低液体温度泵振动泵发生气蚀调出水阀门,降低安装高度,减少进口阻力叶轮单叶道堵塞清理叶轮泵轴与电动机轴不同心重新找正紧固件或地基松动拧紧螺栓,加固地基轴承发热未开启冷却水开启冷却水润滑不好按说明书调整油量润滑油不清洁清洗轴承,换油推力轴承方向不对针对进口压力情况,应将推力轴承调方向轴承有问题更换轴承泵漏油胶件失效更换胶件装配有问题调整装配泵头漏水胶件没有压好重新装配或压紧
三、泵的维护保养
(1)保持设备清洁、干燥、无油污、不泄漏。(2)经常检查泵运行是否存在声音异常、振动及泄漏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3)泵内严禁进入金属物体和超过泵允许通过的大块固体,且严禁放入胶皮、棉丝、塑料布之类柔性物质,以免破坏过流部件及堵塞叶轮流道,使泵不能正常工作。(4)严禁泵在抽空状态下运行,因泵在抽空状态下运行不但振动剧烈,且还会影响泵的寿命。(5)经常检测轴承温度,最高不得超过75℃,对于SKF轴承最高温度不得超过120℃。(6)立式液下泵应定期加注二硫化钼锂基润滑脂2号或3号。添加润滑脂的数量为轴承和轴承体空腔的1/3~2/3为宜。加入润滑脂的量太少则不能保证润滑,而加入量太多会造成摩擦转矩增大,轴承磨损加快,散热不良,温升提高。(7)若停机时间较长,再次启动前应使用反冲水冲洗泵内沉积物。(8)经常检查进出水管路系统支撑机构松动情况,确保支撑牢靠,泵体不应承受支撑力。(9)经常检查泵在基础上的紧固情况,连接应牢固可靠。特别注意:新安装及检修后的泵,一定要先试好电动机转向后,再安装联轴器柱销、螺母、垫圈、弹性圈。用皮带传动的,应试好电动机转向后,再装传动带,且不可使电动机带动泵反转。但允许在电动机断电情况下,管内液体倒流使泵反转,不过要注意高差特别大(>80m)时亦应防止回水倒流导致泵突然反转。
四、泵的装配与拆卸
1.泵的装配泵在装配前应对各零件做全面的检查,并清洗和擦拭干净,检查零件是否符合使用要求。(1)支架组件的装配。装配顺序及基本要求如下:1)必须使用经检验认定合格的轴承;2)检查轴承内径、外径、宽度、滚道两端的平行度及有无锈蚀、斑点等缺陷,转动是否灵活;3)为避免与配合面发生咬住现象,装配前应预先在安装面上涂一层润滑油,保护轴、孔不受损伤;4)轴承采用热装法,并严格控制加热温度不超过100℃,热装后轴承应自然冷却,不许骤冷以免造成零件损坏或变形;5)装上轴承,上轴承为两盘角接触球轴承串联安装,受力面在下,对于角接触轴承要分析检查轴承游隙,找出滚道中心,并根据内圈相对外圈的高低决定是否加垫,加垫厚度按保证轴承标准游隙来确定;6)检查轴承与轴肩是否靠紧,转动应灵活平稳;7)装骨架油封于上轴承体内,将上轴承体套在轴上,安装到位,检查轴承游隙,加纸垫,加润滑脂,将上轴承压盖装于上轴承体上,拧紧螺栓;8)将上述组件装于支架内,用螺栓将上轴承体固定在支架上,装骨架油封于下轴承体内,将下轴承体用内六角螺栓固定在支架上;9)装下轴承(轴承上注有字样的端面朝外);10)检查轴承游隙,加纸垫,加润滑脂,将骨架油封装在下轴承压盖内,装下轴承压盖;11)装轴承处的轴承挡套及圆螺母、键、泵联轴器。
(2)安装后泵壳于后护板。主要包括:1)装后泵壳与轴上,拧紧后泵壳与支架的连接螺栓;2)将后护板装在后泵壳上。(3)安装叶轮。主要包括:1)在叶轮梯形螺纹上涂润滑脂,装叶轮于轴上,旋紧;2)叶轮外圆的跳动应不大于0.35mm,测量叶轮前端面到后护板配合止口面的距离么,并留记录。(4)安装蜗壳。主要包括:1)校对蜗壳尺寸;测量后护板配合止口面到底面的距离L,L要比L大1.5~3.1mm;2)装后护板O型圈;3)装蜗壳于后泵壳上,装连接螺栓,拧紧。(5)其余部件的装配。主要包括:1)装入口短管与蜗壳,拧紧连接螺栓;2)校对出水管位置,装电动机支座、支撑板,并紧固螺栓;3)垫胶垫,装出水管,拧紧出水管与蜗壳的连接螺栓;4)将一半卡箍焊在右支撑板上,装另一半并拧紧螺栓;5)装电动机联轴器及弹性柱销组件;6)装电动机及电动机联轴器于电动机支座上,拧紧连接螺栓。
2.泵的拆卸(1)总体介绍。主要包括:1)拆卸前,务必切断电源,确保泵设备不会因意外情况接通电源;2)排出管的阀门必须关闭;3)泵体温度必须被降低至环境温度;4)事先必须排空泵腔内介质。(2)拆卸前的准备。主要包括:1)拆电动机;2)拆支撑板与地基连接螺栓;3)将立式液下泵吊至开阔、平坦的地方。(3)泵的拆卸。主要包括:1)拆加长吸入管与蜗壳的连接螺栓,将加长吸入管拆下;2)拆出水管与蜗壳的连接螺栓、卡箍的连接螺栓,将出水管拆下;3)拆蜗壳与后泵壳的连接螺栓,拆蜗壳;4)拆叶轮;5)拆后护板;6)拆后泵壳与支架的连接螺栓;7)拆支架与电动机支座连接螺栓,拆下电动机支座;8)拆泵联轴器;9)拆圆螺母、轴承挡套、轴承压盖,可添加二硫化钼锂基润滑脂2号或3号;10)拆上、下轴承体,可更换轴承。
热电环保多居家、少出门、勤洗手勤通风、不扎堆、少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