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篇 | 经络检测是中医另一个检测重点

原创 吴清忠 吴清忠经络科技 2021-08-26

经络检测是中医诊断中,气血检测之外的另一个重要的指标。传统的脉诊是用三根手指搭在病人的手腕内侧,用医生的感觉来检测病人的状况。这种检测方法已经流传了数千年,功力高的中医师可以透过这种方法精确地检测出病人的疾病。但是这种方法的缺点是不容易学习,病人也不容易分辨医生诊断的功力。而不同的医生很可能做出不同的判断,使得中 医被贴上不科学的标签。

将脉诊仪器化是科学家们不断尝试的研究方向,不过这种仪器由于要将细微脉动的机械运动转成电信号,又是在充满变数的人体表面的软组织上检测,在工程的精确度方面有很大的技术难度。从单一脉动得出的信息必须经过重重的检波处理,才能计算出各个脏腑系统的指标,最后每个脏腑能够分配到的信息量很少。同时系统的精确度和重现性都不容易做好。未来这么少量的信息,也很难支持计算机进一步自动判读的后续发展。

20 世纪 50 年代,日本的中谷义雄博士发现在经络穴位点的皮可以测量到和其他部位不同的电信号,因而开发出了经络仪。经络仪可以直接在左右各十二条经络上读取信息,信息量远比脉诊仪大得多,而且测量到的信号不需要处理就直接归于各个经络和脏腑。同时只要把电极接在皮肤上,就能取得电信号,其中没有任何机械精度的问题。从工程上考虑,经络仪较脉诊仪在技术上更有机会实现。

虽然经络仪已经问世超过半个世纪,目前已有众多商品,但其使用并不普及。主要有下列几项原因:

●每次需要测量二十四点,操作繁复,费事耗时。

●传统患者对医生的期待过高,最好医生一眼就能看出病人得什么病。否则也要一把脉就能把病人的病史和现在状况说得清清楚楚,而且精确无比。如果医生使用经络仪,患者可能会怀疑医生不会把脉,而无法信任医生,此点为最大障碍。

●由于测量的是皮肤上通过的电流和电压等电特性的变化,需要在皮肤上通上微小的电流。皮肤通过电流之后,会使皮肤出现极化现象短时间不能在相同的穴位再进行测量。这种情形下想把经络仪做成像电图的仪器一样,长时间观测并记录经络的变化,就不可能实现。无法长时间观测经络的变化,使系统的使用范围受到很大的限制,也使其可信度大为降低。

●在皮肤上测量经络的电特性时,很容易受到测量时手动压力、皮肤含水量、含盐量等因素的影响。而且一次测量之后短时间内不能再重复测量,使得其测量的重复性不够理想,可信度自然不高。

2011年家台湾的公司研发出一套新产品,利用电磁波的感测直接测量经络中微电磁波的振幅,来检测经络的状况。经过和传统经络仪的比对,发现可以得到和检测皮肤电流近似的数据。这项新技术由于没有电流通过皮肤,不会造成皮肤的极化,因而可以不断重复测量经络。这种测量也不受皮肤压测、盐分、水分的影响。

在了解了这套技术之后,我建议该公司将这套技术从传统单点单次的检测,发展为二十四点的实时监测。二十四点的监测,正好对应身体左右各十二条经络。我认为只有把经络仪做出类似心电图的实时监测,将传感器放在身上进行长时间的检测功能才行。随时反映经络的状况和变化,不但能扩大其使用范围,也能提高其可信度。只有做到实时监测,才有机会达到现代医学的仪器标准,拥有真正的医疗仪器水平。经过了两年多的研发,实时监测经络仪终于在 2013 年完成开发。

虽然经络仪可以反映经络的状况,但是它所反映的是近期身体的状况和变化,并不是长期累积的状况。因此在诊断疾病时仍然不能仅凭经络仪的数据就作出判断。还是需要依中医望、闻、问、切的诊断方法,进行推理,找寻疾病的原因。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