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第6篇:读文随笔•听赵飞老师教《老王》

2021年第6篇:读文随笔·听赵飞老师教《老王》

中山市教研室/郭跃辉

《老王》是初中语文教材的经典名篇,不少名师大咖都执教过这篇文章,上海教育出版社专门汇集了《十位名师教<老王>》一书,这十位名师的课例各有侧重,也各有亮点。好的课文是应该反复探索、反复执教的。最近,我在《语文教学通讯》(B刊)2020年第10期上读到了苏州工业园区星湾学校赵飞老师的《<老王>课堂实录》,虽然是阅读文字,但头脑里一直想象的是教师课堂教学的场景。印象最深刻的是,就是教师对教学目标的把握与定位。

本单元的单元导语是:“本单元学习注重熟读精思,要注意从标题、详略安排、角度选择等方面把握文章重点。还要从开头、结尾、文中的反复及特别之处发现关键语句,感受文章的意蕴。”从阅读方法上讲,本单元主要学习是熟读精思这种方法。那究竟如何熟读精思呢?用张悦群教授的“产生式系统”观点,就可以把教学目标细化为:“通过《老王》的标题、详略安排、角度选择等方面,把握这篇文章的重点”和“通过《老王》的开头、结尾、文中的反复之处与特别之处,感受这篇文章的意蕴”,这两个目标都导向“熟读精思”的阅读方法。赵飞老师选择的显然是第二个目标,即从文章的“关键处”入手感受意蕴。

上课伊始,教师先请学生概括梳理了“老王”和“我”的形象,包括身份、职业等。从身份入手,教师抓住文中最后一句话“那是一个幸运者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提出了一个问题:“一个是知识分子,一个是社会底层劳动者,他们在《老王》中上演了什么样的故事呢?”于是学生开始梳理老王为作者杨绛一家做的事情以及作者一家人为老王做的事情。经过梳理,师生发现,“我”和“老王”的交往主要是围绕“钱”来进行的。这就涉及到一个角度选择的问题,教师指导学生从“钱”的角度走进文本,把握文章的重点。同时,“钱”在文中出现了很多次,这又是一种“重复”,自然也是文本的关键处。

继而,教师又指导学生关注文中跟“钱”有关的对话。例如第6段,“他说:‘我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我一定要给他钱,他哑着嗓子悄悄问我:‘你还有钱吗?’我笑着说有钱,他拿了钱却还不大放心。”教师先请一位同学读了一下对话,进而引导学生分析对话中老王的心态,尤其是关注“悄悄”一词:老王为什么要“悄悄”问“我”呢?有学生认为老王怕“我”没面子,有学生认为杨绛在老王心中是一位有身份的人,所以才“悄悄”问,也有的学生指出这是老王矛盾心理的体现,他内心深处是想收钱的,但当时杨绛一家身处困境,他又有点不忍心,或者说想帮助这家人,所以才“悄悄”问。经过这番分析后,学生理解到了老王当时的心态,即关心中有矛盾心理,进而把握了老王的形象。更重要的是,学生在把握了老王的心理与形象之后,再去朗读这个对话,就能读出文章的意蕴来。这恰恰是“熟读精思”的应有之义。

类似的片段还很多,印象比较深刻的还有这个片段,即送鸡蛋的片段中,当“我”想去拿钱时,“老王连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学生很容易读出老王根本没有想要钱的意思。教师在朗读时,故意读成了“我不要钱”,学生发现差异后,教师立即带领学生反复揣摩“我不是要钱”和“我不要钱”的差别。前者说明在老王心目中,他送鸡蛋和香油给“我”的行为,不是一个买卖的行为,而是朋友或亲人间的馈赠,后者是“我”给老王钱后,老王拒绝收取。教师又提醒学生将“我不是要钱”和前文中“我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进行对比,加了一个“是”字,无疑将一个社会底层劳动者的内心世界呈现出来了。

当“钱”的片段品读完之后,教师又提醒学生关注其他方面,例如“说着闲话”“住那儿多年了”等。与“钱”的情节相比,这些片段都属于“闲笔”,这就涉及到单元导语中所说的“详略安排”的问题。到了这节课的结尾,教师又带领学生回到了课堂最初的那个问题:“我”和“老王”究竟是什么样的人?此时,学生对两人形象的把握,就会有一定的深度了。临下课时,教师为了拓展或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又设计了两个问题,例如“杨绛在74岁高龄时写下这篇文章难道只是想表达对‘老王’真诚的赞美吗”,要求学生围绕问题写成小论文。

赵飞老师这节课,真正做到了朴实无华,所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其中最值得探讨的,就是引导学生关注文本的关键处、反复处,不断感知人物形象,进而把握文章的意蕴,这与单元目标中的“熟读精思”是相照应的。不过,我觉得教师有必要在课上有意识地总结阅读策略,明确地将“抓住文章反复处以及其他关键处感受文章意蕴”提炼出来,并指导学生通过阅读其他文本反复训练这条阅读策略。这既是一种元认知策略的运用,也符合统编教材重视阅读方法和阅读策略的编写理念。

更值得一提的是,这节课触及到了我一直在思考的文本解读的教学转化问题。从这节课的形式上看,赵老师并没有采用特别的教学方法,例如设计情境任务、组织小组合作探究等,整节课就是教师逐步引导学生对文本的关键处进行解读,读出文本中学生读不懂、读不好的地方,通过设计问题链的方式带领学生走进文本,走进杨绛构建的文学世界里。应该说,文本解读是这节课中最为突出的亮点,而且教师不是将现成的解读成果“倾囊相授”,而是逐步引导启发学生对文字进行反复品读。这样的课堂是有思维含量的,是非常符合我的教学期待的。有不少教师认为这节课“比较简单”,或直接跳过语言文字探究杨绛作为知识分子的良知与担当,或绕开语言文字直接概括“我”和“老王”的人物形象以及他们之间的不平等关系。不论怎样,绕开了对语言文字或者说对文本关键处的解读,一节语文课是低效的,是没有生命力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