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应助推学生更有效地学习——以《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为例

任何一种教学活动都必须以学生的有效学习为根本目标。只有基于学生的有效学习为出发点的教学安排,才是最有效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实质上是对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一种事先筹划,是对学生达成教学目标表现出学业进步的条件和情境做出的精心安排。

教学设计是备课的主要工作和成果物化经历。根据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博士杨开城与李文光的描述,“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立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

基于学生的更有效学习的教学设计,决定了:

一、学习其实就是“自学”

“教与学”(teaching & learning),关注的重点是学生,因为学生是课堂的真正受益者和教学质量或结果的体现者,教学应“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关注学情,找准最近发展区,提升学力,促进发展。

学生在阅读研习《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时,无法绕开的一个关键节点是对作品中的“我”的理解。

设计一:“我”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身份?状态?)

(战士:身受重伤——痛失三肢)

这一设计,基于学生预习研读时,无法厘清人物头绪而设计,便于学生课堂讨论后的教师点拨。

设计二:请以文中主人公的身份,做一个“自我介绍”;或请你向没有读过这篇小说的读者介绍一下小说的主人公。(重点介绍人物的当下状态)

(“我”——三个月前是德国一所文科中学八年级的学生,“由学校上战场”,失去双臂和右腿,被运往临时医院,因为发高烧,头疼,胳膊疼,腿疼及注射了药物,躺在担架上,一直处在半昏迷状态,被抬往楼上“简易外科手术室”,沿路看到了很多熟悉的景象,最终辨认出手术室就是自己曾经的美术教室,并发现了自己的伤情。)

这一设计,基于学生预习研读时,对人物的身份的理解已不存在障碍,意在引领学生探寻更深层次的形成人物凄惨状态的事件及原因。

我们不能仅从上述的文字描述中,就判断“设计二”优于“设计一”。因为学生的阅读广度和深度有差异,阅读的理解力有不同,以及语文的学养有距离。实际的情形是,这两个设计都是笔者所为,“设计二”是笔者在一所四星级高中的省级课题中期成果汇报会上上课时的“课堂切片”;“设计一”是其后笔者在一所乡镇学校上课时的板书。因为学情的不同,针对同样的教学重点难点所设计的教学活动就发生了变化。

二、“教材”其实就是“学材”

“教材”,其实更应该是“学材”,是学生有效的建构、深刻的体验、寻求适切的方式、形成能力、提高素养的“学程”书本(非“教程”书本),借以引领学生准确解读文本,领会文本的要义。

为便于学生走进文本,走近人物、体验人物特定时刻的境遇,笔者在多次研读《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文本后,设计了一道预习题:

平躺在床上,双臂贴在身体两侧,弯曲右腿,(双臂和右腿不发力)尝试坐起;连续做三次以上。

目的是让学生感受和体验文中的“我”(小伤兵,三个月前为七年级学生),失去双臂和右腿后,所面临的生活困境,以及将如何面对漫漫的人生。

预习设计的灵感来自于两处:

著名作家毕飞宇的《推拿》作品首发暨读者见面会仪式:作家毕飞宇坐在一个黑暗的屋子里,希望得到签名的每一位读者,由工作人员导引,走进黑暗的屋子,来到作家毕飞宇的面前,作家在黑暗中完成签名。

唐江澎老师在教学《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美]海伦·凯勒)(必修二·珍爱生命·生命之歌)时,安排了一个新颖的导入环节:让每一位同学闭上眼睛,从书包里拿出语文笔记本和笔,翻开笔记本,记录老师的一段话。

作家毕飞宇是要通过这一特殊方式,让读者感受和体验《推拿》中的这些盲人按摩师的生活;唐江澎老师是要通过这一特殊环节,让同学们感受和体验海伦·凯勒日常生活艰难。

三、“教学方法”其实就是辅助的“学习方法”

外化的“教学方法”,其意义在于有效地促进“学习方法”的内化,更好地助推“体验性学习”、“反思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合作学习”。

阅读中,学生很可能受自身认知结构和阅读经验的限制,不易发现作者意图或文本原初提出的问题,不少教师解决这一难点的习惯动作是依据教学参考资料越俎代庖,结果封杀了学生的思维。我们认为教师唯一可做的是千方百计地去扩大学生的阅读视界,包括介绍作者及其创作背景,提供与文本相关的知识材料;指点迷津,至关重要的是要指出学生阅读中的视界盲点;也可以把自己研读的直接经验与学生分享。伽达默尔说,阅读“理解一个文本就是使自己在某种对话中理解自己”。 (《哲学解释学》伽达默尔著,夏镇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4)文本是一面镜子,让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认识自己的差异与不足,并在与文本的对话中吸取养分,在发现文本原初问题或作者意图的过程中滋养自己,积累经验,从而提升自己独立的阅读能力。

(课堂切片)关于“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为什么不写全?为什么以此为题目?(高悦、王颖等同学提问)

师:同学们能敏锐地发现了作者异乎寻常的表达,我们还能不能从作品中寻求到这样表达的用意呢?我们不要奢求轻易地就能找到答案,而应耐心地筛选出关联的信息,归并分析。

关联信息:这一句话完整的是怎么说的?这句话本来什么意思?这句话出现的情境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要写它?“那时因为黑板太短,美术老师还骂过我,说我没有安排好,字体写得太大了。他摇着头,自己却也用同样大的字在下面写了:‘流浪人,你若到斯巴……’”

归并分析:斯巴达战士抛洒鲜血是为了保卫祖国,而小伤兵则充当了纳粹德国侵略战争的炮灰,最终变成了残疾人——小说的标题令人深思,(暗含对比)表达了对纳粹军国主义教育抨击。

补充资料:“我们认为,将同时代人诱骗于田园诗中是一种残酷,一旦从梦中醒来,将是可怕之极,难道我们真的要玩一场捉迷藏的游戏吗?……”(《关于废墟文学自白》,伯尔1952年)

标题本身就奠定了篇小说的批判和反思基调——“德国的良心”。

师:狼是把自己妆扮成外婆来欺骗孩子的,纳粹是借用斯巴达勇士对公民的忠诚和勇敢来蒙骗青年的;阅读《狼外婆的故事》你就是孩子般的天真,阅读《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你就会像伯尔的思考。所以建议同学多读一些有品位的书,读一些磨脑子的书)

语文学习,主要在于吸收、积累语言和习得、积淀语感,从而形成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积淀有两个心理学前提:一个是主体的亲历性,学生主体必须真实参与言语过程;一个是环境的“真实性”,即为主体的“真实的”言语活动提供同样“真实的”“生活化”言语环境。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工作者。”(《给教师的建议》)教师最需要做的事情不是讲解与提问,而是创设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一种心理期待、心理安全、心理自由和心理满足的学习条件和氛围。这有赖于教师对每位学生抱有真诚的信任,帮助他们取得适合于自身的成功,创造机会让大家有展示自己的机会,能够对自己的学习成效作出尽量合理的归因。

(发表于《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3年第5期 上旬)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