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程溪毛竹/吴子斌

程溪这个地方离漳州市区并不远,她属龙海市管辖,与九湖镇相邻。若不是亲眼所见,完全不会相信,这个地方竟有万亩以上的毛竹林。

某一天,有幸被竹乐山泉水的郑老板应邀上山。他对毛竹十分熟悉,而我对山泉水有几分研究,自然话会投机,因此他也成了我的免费向导。

沿着弯弯曲曲小路上山,小车摇摇晃晃,如喝醉了酒。到了山腰处,便陆陆续续见到小片的毛竹林了,越往山上,毛竹越多,最后是密密麻麻,洋洋洒洒,形同竹海。

我平生所见过的竹林,都是一些面积不大,不成气候的。最多的,无非也就占满半个山头,或山沟两边的山坡。我从未见过如此浩大的毛竹林,它漫山遍野,望无边际。让人吃惊,令人震撼。

说来也怪,诺大无比的毛竹林竟然是静悄悄的,给人一种“千山鸟飞绝”的感觉。如此幽然寂静,连叶子的声音都没有,如果不是光滑闪亮的竹身和那翠绿的竹叶在提醒着人们,它们依然生机盎然,还以为是误入了生命禁区。

如此倥偬,让人顿感孤寂,甚至惊阙。还好,远处山涧,潺潺水声,让人惊喜,让人温馨。是的,有水的地方必有生命。不必过于担心,寂静或许只是表面现象,竹林的土壤底下或许有勃勃生机,只是它们不喜欢表露出来罢了。

山路异常崎岖,小车常要急转弯。路上没有行人,只有汽车发出的喘声,如在划破一道道的沉寂。我想,若有人在毛竹林迷了路是相当危险的,因为毛竹林里寸草不生。在这种环境中,除了毛竹还是毛竹,根本没有其他可食用的植物,比如野菜之类。或许可挖出点竹笋来充饥,但过度的纤维,人体是接受不了的,况且竹笋也有季节。

我问郑总,这片毛竹林何时开始出现,他的回答让我大吃一惊,“大概宋朝吧。”他平静地说。毫无疑问,这片毛竹林是自然滋生的。问题是,毛竹为何对程溪这个地方情有独钟呢?程溪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湿润气候,是个“天然大温室”,年平均气温21℃左右。加上这里土壤属酸性红壤,十分适宜竹子生长。由于山坡陡峭,不宜人居,也不宜开垦,因此人烟稀少,这无形中保护了自然滋生的毛竹林。

对竹不甚了解的人,常常将毛竹与麻竹混为一谈。毛竹是散生竹,就是从地面上看很分散的,而麻竹是丛生竹,从地面上看长在一起,呈聚集态。难怪,我现在看到的毛竹,个个笔挺,站立有序。它们完全不像麻竹那样杂乱无章,它们也很独立,完全无需人们下肥施药。

实际上,毛竹的领地意识是很强的,它们不欢迎外来的物种。对付外来入侵物种,它们有很简单方法,不给阳光,不给根部发展空间。我发现,没有一种植物能够像毛竹这样如此团结,它们根连着根,手牵着手,心连着心。它们相互之间,保持间距,不远不近,绝不浪费一点空间。其他物种只能眼睁睁看着它们发展壮大,而自己只能被掉落的竹叶淹没而死。

到了一个圆包形的山顶上,就见到竹乐的厂舍,这里的海拔已经有七百多米了。“我们之所以选择在此建厂,是因为毛竹是天然的净水器,它的根不仅保水,还有净水功能。”郑总就是快言快语,“而且毛竹的叶也有吸收露水的功能。”这,或许是毛竹最引人入胜的地方,因为大部分树叶都是散发水分而不是吸收水分,最典型的是巨尾桉,它像一部“抽水机”,日夜不停将地下水抽送给树叶,然后蒸发掉。

进了毛竹林,感觉空气十分清新。如果不是吸收大量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不可能产生这么多氧气出来,这是简单的光合作用原理。“没错,毛竹每天24小时都在放氧。”我为郑总的专业佩服,“可能释放的氧,有不少负氧离子。”我补充道。

“所以我们的竹乐山泉水的含氧量也比较高”他紧接着说。我赶紧喝一口涌出的山泉水,确实甘甜无比,沁人心脾。“不论如何,没有农药是最重要的,否则我不敢贸然直饮。”我直言道。郑总笑着说:“这也是我们选择在此生产水的一个重要原因。”不过,为了慎重起见,我还是提出一个问题:“假如毛竹林有了病虫害怎么办?”“不必担心,竹林里有害虫的天敌。”郑总很快解除我的疑虑。我不得不敬佩上天的安排,“一物克一物”才是生态的选择。

参观完净水车间,郑总的助手小汤,还带我到竹海最高处的一个旅游景点,进行观海体验。那里有一半圆形土楼,并无居住村民,可能早年时,年轻人均已外出,而老人则陆续过世,最后剩下这些破败老屋和残垣断壁。不过,现在已经被人承包开发,成了旅游景点。

让我感到十分新奇的是,在程溪竹海这个人烟稀少的地方,竟然还可见到土楼。而且是半圆形的,其造法与南靖土楼不太一样,有较多的石块,整体看来小巧玲珑,颇为别致。其风格,可以理解为闽南与客家的结合体,也多少有点西方城堡的味道。我看着那些老得发黑的墙石,应有几百年的沧桑历史。

晚饭后,我又回到毛竹林里散步。足下,一不小心,就踩到小小的幼竹。也不知道它们何时冒了出来,只知道它们嫩嫩绿绿,像他们的大哥哥大姐姐一样,穿着一身绿军装,开始打量这个让它们好奇的世界。

终于要离开这毛竹林了。归来路上,我一直在想,我们一直在谈“生态”,究竟什么是生态?其实,自然本身就是生态,不要妄加改造就是生态。

作 者 简 介

吴子斌,福建漳州人,男,1964年生。现任教于漳州城市职业学院,教师教育系副教授,漳州作家协会会员,有多篇作品发表于文学杂志。





玉润时光·首届“行参菩提散文奖”目录

玉润时光·首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征稿启事

【首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母亲是我一生的感动/叶梅玉

【首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拂堤杨柳醉春烟/朱振华

【首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赊旗·社旗/万嘉义

【首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香椿情结/刘浩然

投稿信箱:289341034@qq.com

版权联系:jgy328(微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