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博物馆-中国古代佛教造像展
中国古代佛教造像展
汉传佛教指流行于中国内陆,以汉语为传播载体的佛教流派。在两千余年的发展中,佛像艺术在中国汉文化影响下不断发生变化,南北朝清秀飘逸、隋唐典雅端庄、宋代写实自然、明清浅显世俗,形成了具有我国汉文化特色的新的艺术形式。汉传佛像艺术是中国佛教汉化的最生动体现,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璀璨夺目的明珠。
汉地石刻造像大量地保存在石窟寺中,各地博物馆及民间也有收藏。不同历史时期的佛教造像,不仅是各时代艺术的缩影,也反映着中国佛教的兴衰。南北朝、隋唐是石刻造像的鼎盛时期,造像制作精美,或有纪年铭文,它们与现存石窟寺中的造像具有同等的历史与艺术价值。
自左至右:石雕佛头(北齐,砂岩)、石雕佛头(隋,石灰岩)、石雕佛头(唐,石灰岩)
石雕弥勒坐像(唐,砂岩)、石雕释迦、多宝二佛并坐像(东魏或西魏,大理石)。
石雕菩萨坐像(隋,大理石)、石雕观音菩萨立像(东魏,大理石)、造像残石(唐,石灰岩)
白石观音菩萨立像(隋,大理石)、青石观音立像 (北周大象二年,石灰岩)、石雕菩萨像(北齐,大理石)、石雕双观音像(隋,大理石)
白石观音菩萨立像(隋,大理石)
菩萨头与右臂已缺失,左臂存大半。项戴璎珞,下垂于身前。薄裙贴体,系于腰部后上端自然向外翻垂,帔帛从胸前绕于身后经双臂复垂于身前过膝,衣纹流畅。菩萨造型准确、比例适当、衣饰华丽、刻工精细,使观者悦目怡神,给人以美的享受,堪称一件艺术珍品。但是姿态僵直,略显美中不足,为隋代之典型风格。
青石观音立像 (北周大象二年,石灰岩)青石观音立像 (北周大象二年,石灰岩)
双思惟像(隋开皇十四年-594年,大理石)、石雕观音菩萨立像(北齐,大理石)
石雕观音菩萨立像(北齐天宝八年-557年,大理石)
观音头戴宝冠,面相丰满,略带微笑。衣纹自然下垂,裙角尖翘,二弟子恭立身旁,表情严肃。造像下部的博山炉、护法狮子以及护法天王是北齐造像中常见的组合形式。背光上,六个伎乐飞天自空中而降,双腿与身躯形成U字形。两个龙王护卫着一座用莲花装饰的单层方形宝塔。背部及台座一侧刻有铭款:“大齐天保八年岁次乙亥四月二十三日,威例将军宋威自为既身少忝皇朝帝祚安宁家缘眷属诸害不侵所有转形恒闻□法割己身舍敬造观音一区以此功福因缘烦惚数消□耶弥灭法界合生同遇道润行合睒王见姓成佛祁州奉□保安寺”。
石雕菩萨立像(唐,石灰岩)“菩萨似宫娥”。胖为美。曲线优美。
公元二世纪,中国已出现较原始的金铜造像制品,南北朝时期,形成了汉地风格。北魏早期有较多的犍陀罗因素,晚期佛像出现“秀骨清像”和“褒衣博带”的式样,隋代造像保留了北齐、北周的遗韵,风格渐趋统一,唐代造像样式堪称完美,宋代佛像的宗教气氛减弱,高度写实,元明清三代由于藏传佛教在内陆的传播,汉式传统造像已呈衰落趋势。
左一:后:铜鎏金释迦牟尼佛坐像(晚唐907—960)、前:释迦牟尼佛立像(辽,铜鎏金)。摩光肉髻,小,6-8厘米,手的工艺粗糙,脑后背光遗失。
左二:后:释迦牟尼佛坐像(北魏,青铜);前:释迦牟尼佛坐像、释迦牟尼佛坐像(北魏,青铜)、释迦牟尼佛立像(北魏景明四年-503年,铜鎏金)。
右二:释迦牟尼佛坐像(辽,青铜)。
右一:后:释迦牟尼佛立像(唐,铜鎏金);前:释迦、多宝二佛并坐像(东魏-北齐,铜鎏金)、释迦牟尼佛坐像(唐,铜鎏金)。
发髻为磨光肉髻,着通肩式大衣,内着僧祗支,衣纹流畅写实,由数条平行线组成,是此时造像的突出特点。头部和身躯比例合理,体态丰腴适度。面相方圆柔和,有清秀感,欠饱满,神态宛若生人,这种世俗化写实性的造像手法,使作品更富有生活气息。
罗汉像 明 木雕,高139厘米
此尊呈比丘相,圆睁双目,面相威严,棱角分明。内穿交领僧衣,外穿通肩式袈裟,以丝带束于腰间。衣纹厚重流畅,裙下摆自然搭于台座上。左手结法印,右手置腿上抓大衣一角,极其出色地突出了布料的质感。结跏趺坐姿。台座为岩石状高台座。罗汉是佛教造像的主要题材之一,形象仿照现实生活中的僧人特点,以印度僧人形象为多。光头,无肉髻,身披袈裟或大领僧衣。相貌不一,手法或夸张或写实,神韵生动。
左二:后:释迦牟尼佛坐像(辽,铜鎏金);前:释迦牟尼佛立像(辽,铜鎏金)。
右二:释迦牟尼佛坐像(辽 916-1125,青铜)
右一:释迦牟尼佛坐像
铜漆金悉达多太子苦行像 明(公元1368—1644年),高33厘米。
据佛经记载,悉达多太子出家后,其父净饭王派五人伴随他。悉达多带领五个随从来到尼连禅河边的苦行林中,为寻求真正的人生解脱之道,进行极端刻苦的修行,坚持不懈达六年之久,身体极度消瘦,但仍没有找到真正解脱的方法。此像表现的就是释加牟尼成佛前六年苦行,在雪山修行时骨瘦如柴的形貌。这是佛教造像艺术的重要表现题材之一。
释迦牟尼佛坐像(明,铜鎏金)
摩利支天(明,铜)。摩力之天在藏密中被尊为光明女神,天神中一位,三头六臂,念她的咒语可以隐身和追债,三头少女和猪头,拉车的是七头猪,告诫人们不要贪嗔痴。
阿閦佛 元(公元1271—1368年) 尼泊尔 高58厘米 宽50厘米。
头戴五叶冠,上嵌宝石,做工精细,这是尼泊尔式造像的突出特点。螺发,肉髻高耸。面部方圆,宽额丰颐,眉如弯弓,双目细长,神情沉静内省。钩鼻小口,面部五官较为集中。大耳垂肩,束冠缯带在耳畔打成团花结,并作束状自然下垂。躯体浑厚,肩宽胸挺,四肢粗壮结实,身着袒右肩式袈裟,衣纹简洁,完全采用萨尔那特式的表现手法,只在衣服边缘等处饰以绳状突起表示衣纹之存在。双腿间和左肩上均有一呈放射状的扇形衣褶,极富装饰性。手脚的刻划细腻,柔软而富有弹性。右手触地印,左手禅定印,全跏趺坐姿。
左:释迦摩尼坐像(明,铜鎏金)
中:释迦摩尼诞生像(元,铜鎏金)、释迦摩尼诞生像(明,铜鎏金)、释迦摩尼诞生像(明,铜鎏金)
右:释迦摩尼诞生像(明,铜鎏金)。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天上地下唯吾独尊。佛传说,悉达多太子诞生不久就能站立,并朝东西南北各走七步,没走一步教下生出一朵莲花,两位龙王亲自为他沐浴,热水加冷水,印度尚右,右手指天,而中国汉地尚左,左手指天,这不合佛法,“浴佛节”与此有关。四月初八
左:后:观音菩萨立像(唐,青铜);前:观音菩萨立像(隋,铜鎏金)、观音菩萨立像(隋,铜鎏金)、观音菩萨立像(隋,青铜)
中:观音菩萨立像(隋,青铜)。
右:后:观音菩萨立像(唐,铜鎏金);前:文殊菩萨像(唐,铜鎏金)、观音菩萨坐像(唐,铜鎏金)。
观音菩萨坐像(元,木雕)
狮吼观音像(明,铜)。狮吼意为无畏音说法。
观音菩萨坐像(明,铜鎏金)
阿嵯耶观音 大理(公元937—1253年)高46厘米
佛教传入洱海地区后,与当地原始宗教相融合,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滇密”阿吒力佛教。大理国建立后,阿吒力佛教的主神阿嵯耶观音仍然是王室崇敬信仰的主要神祗。此观音体态纤细修长,上身裸露,赤脚,头戴莲花宝冠,冠正中还嵌有一尊结跏趺坐的阿弥陀佛像,没有明确的性别特征,俗称为“细腰观音”。是南诏大理国佛教造像的典型代表,具有浓郁的地方和民族特色,是云南古代佛教艺术的象征物。
自左至右:迦叶(明,铜鎏金)、阿难(明,铜鎏金)、广目天王(明 铜漆金)、韦陀天像(明 铜漆金)。
阿难(明,铜鎏金)释迦叔父的儿子,二十五岁出家,侍从释迦25年,记忆力极好,在佛教弟子第一次集结中,一人诵出全部经藏,其他人有疑难可以提出。佛经开头第一句“如是我闻”就是阿难所说。造像上富有朝气的英雄少年形象,常立于如来之侧。金刚经,法华经等
自左至右:地藏菩萨像(明,铜)、观音菩萨坐像(明,合金铜)、阿氏多尊者(明,青铜)、迦叶像(明,铜)
迦叶像(明,铜)全名磨珂迦叶,额头皱纹深陷,双眉紧蹙,饱经风霜的老者形象,常伴于释迦之侧。释迦摩尼大弟子,佛教第一次集结的召集人,五百和尚在王舍城七叶窟共同忆诵佛教经典。修苦行。
文殊菩萨像(15世纪,铜鎏金 北京)
左:狮吼观音像(明,铜漆金)、目光菩萨像(明,铜)
中:文殊菩萨坐像(明,铜鎏金)、菩萨坐像(元,合金铜)、观音菩萨坐像(明,铜鎏金)
右:文殊菩萨坐像(明,铜鎏金)
菩萨像(15世纪,铜鎏金 北京)
左:后:释迦三尊像(辽,青铜);前:观音菩萨坐像(辽,青铜)、观音菩萨坐像(辽,铜鎏金)。
中:后:观世音菩萨坐像(辽,青铜);前:观世音菩萨立像、坐像(辽,青铜)。
右:后:持经观音菩萨坐像(辽,青铜);前:观音菩萨坐像(辽,青铜)。
弥勒菩萨头像(15世纪,红铜鎏金嵌宝石 尼泊尔)
侧面。
聚会树 高48厘米 18世纪 内陆
聚会树,又称福田,即上师和所持本尊等聚置一法界之谓也。台座代表的是佛教所说的四大洲中间的大海,上有如意果树,树上枝繁叶茂,鲜花盛开,果实累累。在如意果树的最上方是上师五世达赖。其下方为无量寿佛,再下为释迦牟尼佛,周围是十八罗汉、阿难、迦叶、四大天王,最下方为难陀和跋难陀二龙王。藏密修持最重师承,必须有上师灌顶开示才能修行有成,故有“事师如佛”之说。所以,在一切“圣凡界”亦称天地界的题材中,祖师始终居于中轴线最上方最显赫的方位上。
正面
经幢佛教故事佛经载体,此经幢是释迦摩尼诞生到死亡故事,第一幅,释迦摩尼母亲梦见骑白象小人入怀。释迦是姓,摩尼至修行的人。
第二幅,释迦摩尼母亲,摩耶夫人在树旁从右腋下生出释迦摩尼。印度人认为不同等级人出生部位不同。最高等是头部出生,最低等脚下出生。
第三幅,释迦摩尼29岁,觉察世间生老病死痛苦,决意出家,用烟迷晕侍女和侍卫。
第八幅,涅槃,释迦摩尼讲经说法45年,旁边痛哭流涕的是十大弟子。
藏传佛教造像艺术
藏传佛教造像是流行于我国蒙藏地区的佛像艺术形式,题材广泛,风格独特,与汉传佛像有明显区别,体现了蒙藏民族特有的宗教追求和审美情趣。由于政治及地理等因素,早期藏传佛像艺术表现出明显的外来艺术特点。从元朝开始,西藏归入内陆中央政府,藏传佛像开始向中原形式转化,元明清宫廷造像为这一时期经典之作,为藏式风格向中原艺术转化起到了重要的桥梁作用。藏传佛像艺术的演变之路从一个方面反映了西藏与中原地区密切的政治、文化渊源关系。
左一:释迦牟尼佛坐像(15世纪西藏,红铜鎏金)
左二:后:释迦诞生像(12世纪西藏西部,合金黄铜);前:释迦牟尼佛坐像(10世纪斯瓦特,红铜)、佛说法像(11世纪西藏西部,合金黄铜)。
右二:后:释迦牟尼佛坐像(16世纪西藏,红铜鎏金);前:释迦牟尼佛坐像(14世纪西藏,合金黄铜错红铜)、释迦牟尼佛坐像(14世纪西藏西部,合金黄铜错红铜)。
左一:释迦牟尼佛坐像二尊(16世纪西藏,红铜鎏金)
左二:释迦牟尼佛坐像(15世纪西藏,红铜鎏金)。
右二:后:释迦牟尼佛坐像(明永乐年北京,合金铜鎏金);前:释迦牟尼佛坐像(15世纪西藏,合金黄铜)、释迦牟尼佛坐像(15世纪西藏,红铜鎏金)。
释迦牟尼佛坐像(18世纪北京,黄铜鎏金)
左:释迦牟尼佛坐像(17世纪外蒙古,合金红铜鎏金)、释迦牟尼佛坐像(16-17世纪内陆,黄铜鎏金)、释迦牟尼佛坐像(16世纪外蒙古,红铜鎏金)
中:释迦牟尼佛坐像(18世纪北京,黄铜鎏金)。
下:释迦牟尼佛坐像(清康熙北京,黄铜鎏金)。
左一:旃檀佛(18世纪,黃铜鎏金 内蒙古)
左二:释迦牟尼佛坐像(清康熙,黄铜鎏金)。
中:旃檀佛(17世纪西藏,黄铜)。
右二:释迦牟尼佛坐像(15世纪,红铜鎏金 北京)。
右一:释迦牟尼佛坐像(15世纪,红铜鎏金 北京)。
诸佛
小乘佛教认为只有一个佛,释迦摩尼。“一切众生皆具佛性”的大乘佛教认为释迦摩尼是众佛陀之一,因此出现很多佛。恒河中沙子都能成佛。
左一:阿閦佛(13世纪,黃铜嵌金银红铜松石 西藏)、不空成就佛 (12世纪,黃铜 西藏)。
中:五方佛,现代五方,大日如来为中间,东,西,南,北四方。后:无量寿佛(清雍正年北京,黄铜鎏金)、阿閦佛(西藏,红铜);前:不空成佛(14世纪西藏,红铜嵌松石)、无量寿佛(清乾隆庚寅年北京-1770年,黄铜鎏金)、无量寿佛(15世纪北京,合金红铜)。
本尊。
本尊的概念与密宗之实际修行相关。印度密教约至公元八世纪中期,发展成为金刚乘密教。在藏传佛教的前弘期,密宗就经由莲花生上师等的传播而成为西藏佛教之一部分,此后,以藏地特殊的人文与宗教信仰为背景,密教日益得到重视与发展。西藏通行之金刚乘密教,宣称修行者经上师传授,做到与本尊的身、口、意“三密相应”,就能成就“即身成佛”之目的,以此修法为引,密宗本尊受到最为诚笃的崇奉,本尊造像亦隆盛于藏地。
左一:大威德金刚(清乾隆年北京,黄铜)
左二:四臂观音(清康熙年北京,黄铜鎏金)
左三:四臂观音(18世纪北京,黄铜鎏金)
右三:后:四臂观音(14世纪西藏西部,合金黄铜泥金嵌银松石);前:大威德金刚(17世纪西藏,红铜鎏金)、尊胜佛母(西藏,红铜)
右二、右一:详见下图。
右二:金刚持(14世纪西藏,合金黄铜)
右一:后:金刚持(清康熙年北京,黄铜鎏金)、金刚砂埵(12世纪西藏西部,黄铜嵌银);前:大威德金刚(15世纪西藏,红铜鎏金)。
大威德金刚(清乾隆年北京,黄铜)
此尊为九头三十四臂,九头分三层排列,正面为牛头,牛角粗大,血盆大口,头戴五骷髅冠;最上一头,为如来相,象征着他是阿弥陀佛化身而来。最下面七头,头顶红发上竖,象征忿怒。上身饰璎珞,下身围虎皮,顶挂五十人头骨串。主二臂抱明妃,其余手伸向两边,诸手皆持法器,台座上刻“大清乾隆御制”楷书款。
祖师。
祖师像是藏系造像中的重要一类。祖师是指为佛教的发展传播等作出过杰出贡献的真实历史人物,他们的形象为后世所供奉,在藏密中尤为普遍、系统与隆重,这是与密宗修行强调师承传授有关。所涉及的人物除教派的建立者、传法上师及转世活佛等外,还包括八到十三世纪时印度的密宗大师们,如著名的八十四大成就者、莲花生大师、阿底峡尊者等。这类造像造型简洁,以写实的手法塑造出祖师的生前容貌,着意面部神情,无不生动传神,是藏传佛造像中最具魅力的部分,是现实主义的艺术作品。
萨班·贡噶坚赞(15世纪西藏,红铜鎏金),元时作为使者与成吉思汗孙子谈判,使西藏在平稳气氛过度给元朝。
帝洛巴(15世纪西藏,铜鎏金嵌松石琉璃碧玺 )
布顿大师像(14-15世纪西藏,银鎏金)、那波巴(14-15世纪西藏,合金黄铜)
自左至右:祖师像(18世纪西藏,黄铜鎏金)、祖师像(清康熙年北京,黄铜鎏金)、宗喀巴大师(清康熙年北京,黄铜鎏金)
左一:宗喀巴大师(18世纪内陆,木胎漆金)。
左二:后:宗喀巴大师(17世纪北京,黄铜鎏金)、宗喀巴大师(17世纪西藏,黄铜鎏金);前:莲花生大师(17世纪西藏东部,黄铜鎏金)。
中:祖师像(18世纪内陆或蒙古,铜鎏金)
右二:祖师像(18世纪内陆或蒙古,铜鎏金)
右一:章嘉若必多吉二尊(18世纪西藏,黄铜鎏金)。
噶玛巴上师(16世纪西藏东部,红铜鎏金)
祖师像(17-18世纪西藏,黄铜鎏金)
毗卢札那(17-18世纪西藏,黄铜鎏金)
佛母
是密宗中特有的女性神像,在藏传密教中尤其受到崇奉。佛母也称明妃,密宗经典中称明妃为陀罗尼之别称。藏密中佛母一般现安详寂静相,通常脸型俊美饱满,《造像量度经》中称为“芝麻面”,秀发纷披,削肩蜂腰,隆乳丰臀,极具女性身形之柔美,是藏传佛教中最为生动的艺术形象之一。
绿度母 (17世纪西藏,黄铜鎏金)
绿度母 (16世纪尼泊尔,红铜鎏金嵌松石)
绿度母(15世纪 尼泊尔 铜鎏金 高19.5厘米)
发髻高耸,头戴五叶宝冠,宝缯在耳畔打结呈扇状,并下垂后作U形向上翻卷,耳垂圆环。面相沉静,双目细长,神情内省。上身袒,丰乳细腰,颈戴项链,手臂、腕、踝处皆佩钏环。下身薄裙贴体,上錾刻精美的花纹。左腿横盘,右腿下垂,脚踩莲花。右手置膝上,左手施无畏印,双手各牵莲一枝。右脚踩莲花,舒坐于莲台之上,是辨识此尊最重要的标志。璎珞等饰物上镶嵌宝石,极尽华丽之能事,工艺精绝,为尼泊尔铜像中的精品。
白度母(15世纪西藏, 红铜鎏金)
白度母(清康熙年北京,黄铜嵌宝石)
左一:自在意母(清乾隆北京, 黄铜)
左二:白度母(15世纪西藏, 红铜鎏金)
中:绿度母(17世纪西藏,合金黄铜)、绿度母(17世纪西藏,合金红铜嵌金银)、绿度母(17世纪西藏,黄铜鎏金)
右二:白度母(17世纪西藏中部,红铜)
右一:绿度母(17世纪西藏中部,红铜)
左二:绿度母(17世纪西藏,合金黄铜鎏金)
右二:绿度母(18世纪内陆或蒙古,黄铜)
右一:绿度母(18世纪内蒙古,黄铜鎏金)、白度母(18世纪内陆,黄铜)
菩萨
弥勒菩萨(16-17世纪内陆,黄铜鎏金)
自左至右:文殊菩萨(15世纪西藏,红铜鎏金)、文殊菩萨(15世纪西藏,红铜鎏金)、自在观音(17世纪西藏中部,铜鎏金)、文殊菩萨(15世纪西藏,红铜鎏金)。
左二:后:弥勒菩萨(18世纪内陆,黄铜鎏金)、菩萨坐像(17世纪西藏,红铜);前:弥勒菩萨(18世纪内陆,黄铜鎏金)
中:金刚忿怒菩萨(17世纪西藏,铜鎏金嵌松石)
右二:观世音菩萨(17世纪西藏,红铜嵌银)、六臂文殊(清乾隆年北京,黄铜)
右一:见下图。
“擦擦”,指一种模制的泥佛或泥塔。藏地发现的早期印度风格的擦擦多由红色陶土塑成,边缘不规整,胎泥外溢,图案以神降塔、吉祥塔和菩提塔居多,且大都印有般若经咒。
后:擦擦模具(17世纪西藏,铜);前:对应的制品。
罗汉
为梵文阿罗汉之略,本指小乘佛教修行者所达到的四种果位中的最高境界,即阿罗汉果,可断除一切烦恼,解脱生死轮回。后以罗汉称谓获小乘极果的出家人,也名不生、应真等。罗汉中有一些受佛嘱托不入涅槃,常留世间,受世人供养而为众生作福德,直至弥勒菩萨下生成佛。罗汉是佛教造像的主要题材之一,形象仿照现实生活中的僧人特点,以印度僧人形象为多。光头,无肉譬,身披袈裟或大领僧衣。相貌不一,手法或夸张或写实,是佛教造像中富有个性的作品。
左一:舍利子(18世纪内陆,黄铜鎏金)
左二:阿氏多尊者(16世纪西藏东部或汉地,黄铜鎏金)
右二:罗睺罗尊者(17世纪西藏,黄铜鎏金)、哈香尊者(17世纪西藏,铜鎏金)、阿秘特尊者(17世纪康巴地区,红铜)
右一:舍利子(18世纪内陆,黄铜鎏金)
左一:韦驮天(18世纪内陆,黄铜鎏金)、大梵天(18世纪西藏,黄铜鎏金)。
左二:大梵天头像(17世纪西藏,铜鎏金)。
右二:阴刻财神铜嘎鸟(13世纪西藏西部,合金黄铜)。
右一:后:财宝天王(17世纪西藏,黄铜鎏金)、黄财神(18世纪内陆,黄铜鎏金);前:白财神(17世纪西藏,黄铜鎏金)、财宝天王(18世纪西藏,黄铜鎏金)。
空行护法。
空行又称勇士空行,是藏密中一类特殊的神。在性别上,空行包括男女两种,男性称为勇士,女性称为空行母。在等级上,空行也分为两类:一类是世间空行,或称业力空行;一类是出世间空行,或称智慧空行。世间空行主要起护持佛法的作用,而出世间空行可以作为众生修行依止的对象。空行的形象非常独特,一般是单腿站立,脚下踩仰卧外道,头戴五骷髅冠,双乳高隆,腰间围兽皮,手执骷髅碗、月刀等法器,常见多为女性形象的空行母像。如本文中的狮面空行母、虎面空行母和熊面空行母像,便是常见的颇有代表性的空行母像。
护法又称护法神,是佛教的护法者,拥护佛陀的正法。佛陀为顾虑末世会有诽谤正法、破坏寺塔者,就派请四大声闻、十六阿罗汉等护持佛法。梵天、帝释天、四天王、十二神将、二十八部众等听闻佛陀说法后,都誓愿护持正法,这些拥护佛法的众神被称为护法善神。随着佛教的发展,护法神的队伍不断扩大,其来源多途,有的原为善神,但多数护法为凶神、恶神。护法神不仅充当守护佛教的职责,还负责保护众生,具有息灾、增益、敬爱、降伏等四种济世功德。
能食空行(17世纪西藏东部,黄铜)、能食空行(16世纪西藏东部,黄铜)
那若空行母(15世纪西藏,黄铜鎏金嵌松石)
七政宝(18世纪内陆,铜)
轮宝:千辐金轮从天降临,有大威力。轮王巡幸天下,有千辐金轮导引,刹那间便能返回宫中。象征智慧法轮常转,可使众生开悟成佛。
象宝:身色纯白无杂,犹如大龙。从北方乘空而来,供轮王骑乘,游于四海。象宝,象征远离妄念。
马宝:有青、黄、赤、白四匹。项颈线条优美,奔驰迅捷快速,性情温驯。马宝,代表精进,勇往直前、速奔彼岸。
君宝:具神通威力,能掌理地下无数伏藏珍宝,善加守护,供轮王一切所需。大臣君宝象征三昧定。
臣宝:效忠轮王,辅弼于左右,智谋超凡,威德勇猛,善于统御士兵,防范敌方侵扰。由于能扫除障碍、守护疆土,所以修行上代表「轻安」。于身奉行布施、持戒等,心理自然轻安。
摩尼宝:宫中有摩尼宝,夜晚就毋需灯烛。曾有轮王为验证摩尼宝之妙用,命令大臣在夜里齐备军队仪仗,游赏园林。而置摩尼宝于旌旗之上,引导前进。果真光明遍照,亮如白昼。如意宝使人所求满愿,象征志求解脱的坚定信心。
后宝:庄严端丽,举世无双。身若盛香之宝器;气息出入,送青莲之馥郁。轮王行走于前,有后宝跟随在后,诸事皆自在。后宝心性纯洁,不受邪恶所染。常说慈爱温暖话语,大家乐于听闻;面容光明灿烂,人所喜见,故象征「欢喜心」。
后:妙音天(18世纪内陆,黄铜鎏金)、宝鼓母(18世纪内陆,黄铜鎏金);前:声金刚佛母(18世纪西藏,铜鎏金)、果供母(18世纪西藏,铜鎏金)、味金刚佛母(18世纪西藏,铜鎏金)。
后:水天(18世纪西藏,黄铜);前:吉祥天母(18世纪西藏,黄铜鎏金)、狮面佛母(18世纪西藏,黄铜鎏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