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府中的小教堂:英国最小或许也是最精致的主教座堂
上一篇:作为游客,我是怎么住进牛津大学基督教堂学院学生宿舍的
我俩在牛津大学基督教堂学院学生宿舍安顿下来后赶紧跑到校园里转转。来到基督教堂学院当然要先看看基督教堂,我知道教堂晚上要关门,拉着她急急忙忙赶过去。教堂的入口就在汤姆方庭东侧靠南的双门洞里,正对着尖尖的哥特式钟楼。
巧了,到那里时刚好赶上每晚六点的晚祷,我俩每人领了一本小册子,怯生生地坐到了唱诗班座椅上,就是照片中的这个位置。小册子上写着当天是圣巴多罗买节,估计晚祷的内容应该与这个有关吧。
主持的牧师在几位神职人员的陪同下从侧廊不知什么地方突然冒出来,然后从教堂后方缓步走向主祭坛。仪式过程中禁止照相,所以这里的所有照片都是晚祷结束后拍摄的。
牧师开始带领大家念赞美诗。诗词和所有流程要求,包括何时站何时跪何时坐,都在小册子上写得清清楚楚。只是一定要跟上节奏,知道大家念到哪了。实在跟不上也没关系,看着别人怎么做,照做就好。
晚祷结束,教堂没有马上关门,特意留出些时间让我们四处转转。这座教堂始于公元710年圣佛莱兹维德(St Frideswide,650-727)建立的撒克逊小修道院,圣人去世时遗骨就埋在教堂里,她也是整个牛津地区的主保圣人。12世纪奥古斯丁修会的僧侣对这座修道院进行大规模重建,其中相当一部分被保留至今。
1525年,亨利八世的首席顾问约克大主教托马斯·沃尔西(Thomas Wolsey,1473-1530)决定在牛津建造枢机主教学院时选中了这个修道院,下令将其改造成学院礼拜堂。为了实现沃尔西建造大方庭的宏伟规划,教堂中殿西部的三个隔间被拆除。今天你通过谷歌地图从高空俯瞰会发现教堂建筑的十字中心点东西段几乎等长,这并不符合拉丁十字的规范,其原因便是西段有部分被拆掉了。沃尔西原计划在大方庭北侧重建一座更大的教堂,孰料1529年亨利八世嫌他处理自己与凯瑟琳王后离婚一事不利,将其免职。沃尔西从其事业的巅峰迅速跌入谷底,第二年就病死了,学院工程也随之搁浅。好在1546年亨利八世重新启动了这里的建设,将这座古老的修道院改建为新成立的牛津教区的主教座堂,使之成为英国最小的主教座堂之一。
教堂的整体风格融合了罗曼式与哥特式。如果单看中殿的列柱和圆拱,分明是罗曼式或者说诺曼王朝将罗曼式从欧洲大陆带到英国后产生的诺曼式,而屋顶繁复的拱肋设计又分明是典型的哥特式风格。
尤其这个屋顶,值得仔细欣赏。伞骨一般的拱肋从12个穹窿顶塔的侧面散开,在屋顶中间交汇成一颗颗大的八角星,八角星的周边又形成多个六角星和四角星,构成一种璀璨华贵的视觉效果。
我们在教堂东北角找到了圣佛莱兹维德的圣坛遗迹。显然它是被修复过的,六根支柱及下方台面与上方的尖拱和下方基座完全不是一种材质。
旁边的介绍展示了它原本的样貌:六根立柱支撑的台子上方以前放着圣人的棺墓,最上方还有个丝绸华盖,平时盖住棺墓,特定场合时升起华盖,让人瞻仰棺墓。立柱形成的空间是用来盛放朝圣者祭献的礼物的。因为圣佛莱兹维德是牛津地区的主保圣人,来此朝圣的信徒总是络绎不绝。不过这一切在1538年戛然而止。那一年,亨利八世下令拆毁全国所有修道院,这座圣坛惨遭拆除和遗弃。圣人的遗骸被信徒秘密保存,几年后悄悄埋到教堂地面下,但没有留下具体位置。三百多年后的1889年,在一口枯井中发现了圣坛的碎片,人们才得以将其拼接起来。现在看到的是2002年最新修复的结果。
圣坛遗迹东边的花窗描绘了这位圣女的生平事迹。值得一提的是,花窗设计者为英国著名花窗设计大师爱德华·伯恩·琼斯(Edward Burne-Jones,1833-1898)。他创作此花窗时年仅25岁,绘画风格受拉斐尔前派创始人罗塞蒂的影响很大。
事实上,教堂东端的其它花窗也是爱德华·伯恩·琼斯的作品,不过都是他45岁左右的后期作品。那时他已经由一名拉斐尔前派的追随者成长为唯美主义运动的先驱和明星。
既然谈到花窗,我们就再看几扇。一进西门左手边有扇花窗被称为“约拿窗”,是17世纪德国花窗艺术家亚伯拉罕·凡·林格(Abraham van Linge)的作品。画面左下角坐在树下的是《圣经旧约》中的犹太先知约拿,右边描绘的是亚述国首都尼尼微城。《圣经》中说在约拿生活的年代,强大的亚述常常残酷对待犹太人。上帝决定惩罚亚述,于是差遣约拿前往尼尼微警告他们悔过。约拿巴不得上帝早点儿惩罚亚述,便违抗神意乘船朝反方向而去。上帝兴风浪将约拿抛入海中,被一条大鱼吞到肚里。约拿在鱼腹中被煎熬了三天三夜,终于悔改。他被鱼吐到岸上,重新踏上前往尼尼微之路。最终,尼尼微全城老少披麻坐在灰中悔罪,才得到上帝的宽恕。
北耳堂里的“圣米迦勒窗”是教堂中最大的一扇,由英国著名的花窗工作坊克莱顿和贝尔公司于1870年制作。他们的作品风行于19世纪下半叶和20世纪上半叶。这扇花窗表现的是天使长米迦勒率领天使军团打败魔鬼的场面。画面中央的就是米迦勒,他杀死了下方的红龙。
教堂中的这座彩色棺墓属于女贵族伊丽莎白·蒙塔丘特。棺墓旁的铭牌显示:基督教堂草甸的南半块是她在1346年捐给教堂的,用来换取自己死后能葬在圣佛莱兹维德圣坛旁。棺墓周围雕刻着她的10个孩子,他们当中一人继承了伯爵,一人做了主教,三人成为修道院院长。
教堂地下也埋着不少名人,其中一位是这里毕业的英国著名哲学家约翰·洛克(John Locke,1632-1704),他被称为英国的“自由主义之父”。在他的墓石上刻着:“我知道与谬误相对的便是真理,如果人们愿意总可以发现它,而这种探求是值得的。”
教堂南侧的回廊据说同修道院一样古老,公元8世纪就有了。园中的喷泉是当代加入的,象征这里是基督教堂学院的源头。
从回廊东侧的长廊可以进入牧师会礼堂,现在作为教堂的礼品商店。
我后来又绕到教堂东面转了转,那里有片墓地,埋葬的多是最近一个世纪的亡者。照片中五扇窗户排成山形的就是牧师会礼堂。
站在北侧可以看到教堂最大的那扇“圣米迦勒窗”,以及背后高耸的钟楼。
对了,教堂北草坪的围墙上有扇小门被称作“爱丽丝门”(Alice door)。我猜它一定与这所学院毕业的路易斯·卡罗尔(Lewis Carroll,1832-1898)所著的童话《爱丽丝梦游仙境》有关。爱丽丝是基督教堂学院院长亨利·利德尔(Henry Liddell,1811-1898)女儿的名字。那个著名童话最早就是卡罗尔在船上讲给小爱丽丝听的,所以故事干脆就用了爱丽丝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