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演算 沟通联系 完善认知建构——“体积单位的进率”教学片断与思考|小学数学教育
“不教之教,无言之诏。”——《吕氏春秋·君守》
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陶行知
苏教版教材将长方体和正方体学习安排在两个单元进行:首先是一年级上面的“认识图形(一)”,让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初步了解其外部特征;其次是六年级上册“长方体和正方体”单元,让学生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内部特征,即结构特征,以及表面积、体积等知识。
“体积单位的进率”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方体的基本特征、体积(容积)的意义、常见的体积单位、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操作、计算、比较、分析、想象等数学活动,理解和掌握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并能进行正确的应用;进一步强化1立方米、1立方分米(升)、1立方厘米(毫升)的空间观念,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比较、分析、概括和迁移等学习能力,并学会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由此,在教学“体积单位的进率”这一内容时,要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结构,关注学习经验中的组织逻辑,清晰了解学生的认知起点,努力激活唤醒学生原有的学生经验,以整体、联系、发展、建构的教学观来架构教学进程,通过观察、操作、演算、推理与想象,归纳得出知识结论,沟通知识相互联系,进而不断完善学生的认知建构。
片断一:激活经验,在生疑中引入
师:之前我们学习过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请同学们完成下面的填空,说说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各是多少。
出示:
生:我知道,1分米=10厘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生:我知道相邻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相邻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
师:说得很好!老师想问问大家,你们怎么知道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呢?
生:因为1分米=10厘米,1平方分米大小的正方形面积就是1平方分米,而这个正方形的边长也是10厘米,10×10=100(平方厘米),所以1平方分米就是100平方厘米。
出示下面的图示帮助学生回忆:
师:遇到数学问题的时候,我们可以借助图示,直观地理解题意,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已经学习过哪些体积单位?
生: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
师:那么,不同的的体积单位各有多大呢?请同学们手势比划一下1立方厘米和1立方分米的大小,并说说是根据什么来比划的?
生1:我用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来比划1立方厘米的大小。
生2:我是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来比划1立方分米的大小。
师:说得不错!如果现在要同学们估计1立方米的大小,你有办法吗?
学生用米尺比划1米,再在墙角比划出1立方米,师生共同评价。
师:学到这里,同学们有什么问题需要提出来吗?
生:我们已经知道长度单位与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我还想知道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我提的问题是——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师:这个问题很有价值,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板书课题。
【思考】
奥苏贝尔指出:“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原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也基于此,上述环节,设计了两个“大问题”:一是“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之间的各是多少,你是怎样知道的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的”,为什么面积单位的进度是100”;二是“已经学习过哪些体积单位?这些体积单位各有多大”,以此激活了学生原有的认知经验,为新知的学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之后,通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本节课的学习。这样的设计,能唤醒学生原有知识经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为知识的顺利迁移蓄满了势、铆足了劲。而且结合学生对“是怎样知道1立方分米=100平方厘米”回忆与交流,老师适时出示直观图示,不知不觉地让同学们感受到“图示法”对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作用。独具匠心的学习方法渗透,为进一步探索“相邻体积单位之间进率是1000”埋下埋下了伏笔。
片断二:任务驱动,在探究中理解
师:(出示下图)同学们,这两个正方体的体积相等吗?
学生议论纷纷,有人抢着发言:我觉得是相等的;不一定,图上没有标明数据,仅靠观察,不能作出判断;如果我们知道正方体的棱长一样,那么体积就相等。
师:通过讨论,大家形成了共识。如果标上数据(出示下图),现在你能判断它们的体积是否相等吗?
师:我们在探索知识时,不仅要知道答案,还要知道为什么这样。你们是想别人告诉你答案,还是自己去探索?
生:我们想自己去探索。
师:非常好!学习是自己的事情,我们一起来探究吧,请看导学单(一)——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
师:谁来汇报一下自己的研究成果。第一个问题:两个正方体的体积相等吗?为什么?。
生1:棱长相等的正方体体积也相等。第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1分米,第二个正方体的棱长是10厘米。因为1分米=10厘米,所以它们的体积也相等。
生2:还可以这样想:第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1分米,因为1分米=10厘米,所以它的体积是10×10×10=1000(立方厘米);第二个正方体的棱长是10厘米,它的体积也是10×10×10=1000(立方厘米)。两个正方体的体积都是1000立方厘米,所以它们的体积相等。
师:那怎样推算1立方分米等于多少立方厘米呢?
生:因为第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1分米,因为1分米=10厘米,所以它的体积是它的体积是1×1×1=1(立方分米);第二个正方棱长是10厘米,它的体积是10×10×10=1000(立方厘米)。又因为这两个正方体的体积是相等的,所以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师:谁来说一说刚才我们是怎样研究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的?
生:我们通过观察和计算,发现两个正方形的体积是相等,而且两个正方体的体积既可以用1立方分米来表示,也可以用1000立方厘米来表示,于是,可以推出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师:说得真好!谁来猜一猜立方米与立方分米这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呢?
生:立方米与立方分米这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0。
师:立方米与立方分米这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也是1000吗?请大家用刚才的方法来完成导学单(二)。
出示:
学生独立完成后讨论交流(板书: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明确:相邻的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
【思考】
本环节中,教师对教材中的例12中的“下面两个正方体体积相等吗?为什么?”进行了巧妙处理。先出示两个没有标明数据的正方体,引导学生观察判断两个正方体是否相等,引发认知冲突,激起探究欲望;接着出示长方体的棱长数据,让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同时借助“导学单(一)”,以任务驱动引导学生观察、计算、操作与推理,促使学生自主推出“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的结论;对于立方米和立方分米之间的进率,则是先让学生借用类比推理提出猜想,再通过“导学单(二)”的提示,自主获得“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的结论。这种“尝试为先,问题导学,任务驱动、自主探究”的教与学策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方式理解数学,打通1立方分米与1000立方厘米、1立方米与1000立方分米之间的联系,并在同化与顺应中建立起“相邻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0”的概念结构。
片断三:沟通中联系,在梳理中建构
师:谁来说说“相邻两个体积单位”中的“相邻”是什么意思?
生:相邻就是指两个体积单位是靠在一起的,中间不能“跳”。
生:我也是这样认为的,比如不能说1立方米等于1000立方厘米。
师:如果不是相邻的两个体积单位,比如 1立方米等于多少立方厘米,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呢?你会推算吗?
学生推算,师生共同评价。
师:上课一开始,我们一起回顾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关系,现在又学习了体积单位的进率,你们能比较它们有什么不同吗?
出现:
生1:相邻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比如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生2:相邻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比如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生3:相邻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0,比如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完成下面的表格:
师:刚刚我们用表格整理了常用长度、面积、体积单位,以及它们之间的进率。其实,我们还可以通过关系图来表示它们之间的进率关系(出示下表第一行)。谁来说一说,第一行表示的什么意思?
根据学生回答,逐步完成下面的示意图:
教师小结,并出示“试一试”,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组织交流。
【思考】
本环节中,教者并不满足于本节课重要的知识点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而是把这些知识与之前学的长度单位、面积单位的进率进行纵向联系与横向比较,突出“相邻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相邻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相邻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0”。这样就把新知很好的纳入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整节课,教者一如继往地把孩子放在“课堂学习的中央”,站在教材纵横联系的高度,整体性把握课堂进程,真正做到了知识的结构化和融通化。
数学就是一门研究数量之间关系的科学。要让学生学会学习,教师一定要抱着求真求实的态度,用系统化、结构化的思维方式来解读教材、组织学生的学习进程,唤起学生原有学习经验,并努力盘活这样经验,进而为迁移而教,为理解而教,为关系而教,为结构而教,引导他们在掌握知识和方法的同时,不断完善认知结构,获得良好的数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