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贝莎”,德国一战的攻城重炮兴衰史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头几天,德国两台刚从工厂里拉出来的巨型机器被紧急送往比利时列日,在那里,这两台还没完全生产完成的巨型机器发出巨大的轰鸣声,比利时的坚固要塞应声而倒,不久之后,德国报纸开始报道这种420毫米(16.5英寸)的M-Gerat榴弹炮,这种无坚不摧的的战略武器让盟军大吃一惊,,流言四起,以后任何大口径的德国大炮都得了一个绰号“大贝莎”,“大贝莎”的神话也随之诞生。
一:起源
19世纪下半叶,反冲装置和线膛炮管使新一代野战炮和榴弹炮的射程和精度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引发了防御工程的“军备竞赛”,更小的混凝土堡垒取代了大型砖石星状堡垒,更坚固的环形堡垒和壁垒被结合起来,地下通道和掩体覆盖了堡垒,并把火炮从炮台转移到和旋转的装甲炮台上,这些堡垒类似于陆地上的战列舰,本质上是大型的加强型炮兵连,到了20世纪初,法国和比利时的边界德国人防守严密,法国的防御工事由壁垒要塞连接成几个堡垒区。首都巴黎是一个由41个堡垒组成的双环保护的堡垒。同样地,比利时在列日和纳姆尔有环形堡垒,安特卫普变成了一个国家堡垒,由50个堡垒和其他较小的防御工事围成两个同心圆,其他欧洲各国也同样建起了类似的堡垒,保卫各自的过境通道和战略要地,也包围着德国,一旦发生战争,德国将不得摧毁这些防御工事才能打开进攻的道路,否则就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牵制大量军队。
当时德国军队只有两支炮兵部队,拥有机动、轻型野战炮的野战炮兵部队和拥有重型迫击炮和榴弹炮的野战炮兵部队,最大的大炮是150毫米和210毫米的老式榴弹炮,对现代化的法国和比利时的防御工事基本无效,德国总参谋部将注意力转向更大的大炮作为解决办法,1893年克虏伯公司设计和建造一门305毫米(12英寸)的迫击炮,它是德国陆军中第一个拥有后膛和后坐力装置的大口径迫击炮。重达30吨,射速每四分钟发射一枚炮弹,最大射程为8200米,
最初被开发用于对付战舰,但用迫击炮击中移动的船只几乎是不可能的,尽管迫击炮用于海防的作用有限,德国总参谋部还是认为在高角度发射的305毫米炮弹,即使不能穿透欧洲的所有永久性防御工事,也能穿透大部分。但测试显示它的炮弹对现代化的法国堡垒是无效的,另外迫击炮非常重,运输要求拆卸成三部分——筒体、车厢和底板,要靠12节铁路轨道车装载榴弹炮、相关装备和弹药,在运送所有炮兵连人员和装备时需要31节轨道车,运到发射地点需要12小时才能组装在一起,很明显,这门迫击炮并没有解决德军队的问题。
1904-05年的日俄战争让德国认识到大口径火炮的潜力,总参谋部建议开发一种450毫米火炮,几经研究1907年9月,总参谋部命令克虏伯公司制造一种改进型305毫米火炮,克虏伯公司两轮改进型之后推出了Beta-Gerat 09型火炮,最大射程为12,000米,重达45吨,每门榴弹炮需要5节轨道车,需要12节车厢来运送一门榴弹炮的部件,但弹道特性和305毫米迫击炮并没有区别,无法消除对坚固永久性防御工事破坏力的担忧。结果,在1910年的春天,在仅仅制造了两门之后就停止了。1906年克虏伯公司开始设计和建造一种420毫米的榴弹炮,体积和重量超过Beta-Gerat 09型三倍,榴弹炮高出地面4米多,重约150吨,
榴弹炮由底盘、转盘、车架、炮管、升降机和平台五种主要部件组成,使用25吨轨道安装龙门起重机装,运输时榴弹炮被拆分成7批,每批重量在20到25吨之间,装上火车车厢,移到新地点,卸下然后在一个由钢铁和木材制成的一个2.25米深的矩形坑基础上重新组装。两门榴弹炮需要20条火车车厢来装载火炮和相关设备,另外还需要几条火车车厢来装载炮台装备、马匹、车辆、弹药和人员。在理想的条件下,除了铺设铁轨到发射阵地所需的时间外,还需要12个小时来挖掘和准备地基孔。还需要12个小时才能组装好榴弹炮。
二:新的重炮
尽管这些榴弹炮非常准确,射程可以超过比利时和法国的堡垒大炮,但铁路系统随时可能中断,而且需要24小时或更长时间才能就位,跟不上军队的前进步伐,所以德军只订购了十门,转而要求安装在轮式马车上,可在公路上使用的攻城炮,克虏伯公司研究一系列的四轮马车原型,并设计了一门280毫米可拆卸成两半的榴弹炮,但射程较短(6000米),德军并不想要,于是克虏伯公司又设计了一门305毫米可拆卸成三份的榴弹炮,最大射程为12,000米,但因为威力和305毫米迫击炮一样也没有进入生产,1911年秋,APK和克虏伯开发了一种42厘米轮式榴弹炮的规格,克虏伯公司在几个月内完成一种420厘米轮式榴弹炮的设计,命名为M-Gerat榴弹炮,M-Gerat榴弹炮仅重42吨,减少重量的代价是射程只有9300米,精度下降,穿透力下降,射速七到八分钟一发。
M-Gerat榴弹炮运输时被拆装到5辆马车上,每辆马车特别设计了各自的负载,1号车携带龙门起重机和所需的材料来组装和拆卸榴弹炮炮管。2号车携带基础平台和钢梁轨道,3号车携带榴弹炮的摇架,3号车携带履带、龙门架平台、军需起重机和防爆盾,5号车装着榴弹炮的炮管,因为榴弹炮身不能拆装,使用Podeus, Pochl公司生产的汽油动力农用拖拉机牵引。组装需要先清理地基,在榴弹炮射击位置的中心卸下门式起重机,在射击的大致方向卸载基础平台,吊装摇架,炮筒,最后移走龙门起重机,安放一门榴弹炮需要九小时,大多数炮兵连有两门榴弹炮,但也有一些炮兵连只有一门榴弹炮。一个炮兵连由名军官和234名军士共240人组成。
M-Gerat榴弹炮使用三种类型的炮弹,炮弹约长1.5米,体重在400到1160公斤之间,实心穿甲弹,这种炮弹的设计目的是穿透混凝土和钢铁装甲,破坏力是由于其质量和弹道而定,高爆弹比实心穿甲弹轻,可以发射得更远,弹壁较薄,装药量大,引信三种设置:无延时、短延时、长延时。设置为“不延迟”的引信在撞击瞬间引爆了子弹,导致爆炸半径很大,爆炸后形成的弹坑深6米,宽9米。将引信设置为“延迟”可以穿透12米的泥土和混凝土再引爆,短弹丸具有较小的爆炸力,因此重量约为长弹丸的一半,可进一步扩大了射程。弹药由独立的炮弹和黄铜弹壳组成。弹壳装有75公斤的火药推进剂,可重复使用了40次或更多,为了保护弹壳不受凹痕和其他损害,弹壳被储存在柳条篮里,攻城火炮弹药是小批量生产的,这影响弹道性能和火炮精度的变化,而且质量也有缺陷可能炸膛,通常被安装上了长长的拉绳,炮手被要求在一个安全的地方才能开炮
作战时,榴弹炮连对着目标的方向布置在小山后面或森林里,以躲避敌人的观察,因为榴弹炮的精度会随着射程的增加而降低,所以炮台总是尽可能的靠近目标,通常在距离一公里远的地方,为了节省弹药,榴弹炮只在观察员能看到目标时才发射,很少在夜间或天气恶劣时在看不见目标时发射,当一门大炮准备射击时,前沿观察员(通常是军官)在前线附近设立观察哨,以识别和观察目标。第一发炮弹以每秒250-400米的速度飞行大约一分钟落地后,观察员通过电话调整火炮的方位和仰角,直至命中,由于缺乏机动性,炮台对反击火力非常脆弱,而火炮发射时喷出的大量烟雾在20公里外就能看到,炮台要建立了诱饵炮台,并使用特殊的烟雾发生器在远离炮台的地方模拟声和光,并将炮兵连间隔得更远,以便在火炮攻击中幸存下来。
三:战场运用效果
M-Gerat榴弹炮在战争爆发时仍在进行修改,工作一直持续到上前线前,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德国和奥地利是唯一拥有大口径攻城火炮的国家。德国对这门榴弹炮实施严格的保密,尽管克虏伯在1893年的芝加哥世界博览会上公开建造了展示了一种42厘米的固定海防榴弹炮,但法国和比利时的军队不知道德国有可移动的42厘米的榴弹炮攻城炮,一些关于30.5厘米榴弹炮存在的信息和谣言被泄露出来,但这件事并没有得到重视。结果M-Gerat榴弹炮的出现,在战争开始的几个星期里对造成了一个重大的惊喜,德军调动了10个攻城炮连(18门大炮),奥匈帝国陆军提供四个连(八门榴弹炮),第一个目标法国在吉维特的防御工事和凡尔登和图尔之间的防御工事区。而两门M-Gerat榴弹炮则从克虏伯工厂启程前往列日,到达的时候战斗已经陷入僵局,德军没法夺取要塞,
8月12日,两门M-Gerat榴弹炮在列日12个堡垒中的庞蒂斯堡前安放完成,19时40分,榴弹炮向堡垒开火,第八炮穿透了棱堡引爆了弹药库,守军马上升起白旗,但投降谈判失败了。第二天早上,两门M-Gerat榴弹炮经过四个小时的开火,共发射了51发炮弹,其中36发直接命中,严重地破坏了堡垒的内部,有毒的烟雾弥漫了整个堡垒,守军投降了。接下来炮台移动到利尔斯堡,利尔斯堡在M-Gerat榴弹炮还没开炮之前就投降了,炮台再转移到隆辛炮台,8月15日下午,M-Gerat榴弹炮向隆辛堡开火。炮击只持续了两个小时,第25发炮弹击中了一个弹药库,引发了一场巨大的爆炸,摧毁了堡垒并掩埋了大部分驻军。隆辛的毁灭性破坏导致剩下的堡垒驻军在第二天投降,德军之前花费大量的弹药(每个堡垒最多2500发)围攻了12天,相比之下,M-Gerit榴弹炮只用76发炮弹迅速结束了这场围攻。
8月22日,两门M-Gerat榴弹炮又加入了轰击马切韦莱特堡的行列,两小时后,第50发炮弹击中弹药库并引发爆炸,摧毁了马乔韦莱特堡的内部,造成三分之二的士兵伤亡,随后将火力转移到迈泽雷特堡,只用50发炮弹迫使守备部队弃城而逃,然后用26发炮弹严重损坏了苏阿利堡,守备部队被迫投降,两门M-Gerat榴弹炮共向三座炮台发射了126发炮弹,而其他305毫米榴弹炮表现并不令人满意,因为炮群行动缓慢,还因为机械故障不得不停止射击,从9月9日到10月16日,这些重型攻城火炮定期轰炸吉尼考特、特罗扬、罗曼斯营、帕罗切斯和柳维尔。轰炸不足以摧毁堡垒。没能破敌堡垒区和隔离凡尔登。
纳穆尔陷落后,法国和英国军队向南撤退,为了阻挡德国军队的进攻,法国留下了10个步兵团和52个炮兵连来守住莫博伊格的要塞。防御工事是六个部分现代化的堡垒和七个较小的防御工事,大部分是不够坚固的砖石结构,,德军慢慢地包围了这座堡垒,重炮断断续续地赶到,经过十天的战斗,法国人只剩下两座堡垒,要塞指挥官当晚就投降了,9月27日,德军包围了特卫普,四门420毫米榴弹炮,5门305毫米榴弹炮,4门305毫米迫击炮展开战争中最大规模的攻城炮兵,防御工事在攻城炮的轰击下崩溃,420毫米炮弹对堡垒的破坏尤其严重,它很容易穿过混凝土屋顶进入内部,第一个炮台(瓦弗-圣凯瑟琳炮台)在第二天被一枚榴弹炮击中了一个火药库,随即圣凯瑟琳波雷沦陷,炮兵连调转火力轰炸科宁苏厄特堡,科宁苏厄特堡不到一天的时间内就投降了。第五天,又有三座堡垒投降,弗雷德虽然是安特卫普最先进的炮台之一,但被两门M-Gerat榴弹炮炮击一天后就倒塌了,布雷顿克堡成为最后一个遭受炮击的堡垒,它坚持了三天,于10月7日投降了。
之后,M-Gerat榴弹炮参加了西线阵地战和东部战线,所到之处均是无坚不摧,1916年初8门M-Gerat榴弹炮被分配到第五集团军去进攻凡尔登的维杜尔,这是德国在战争期间最大规模的攻城炮集中,凡尔登是一个堡垒区,周围有17个堡垒和堡垒,用许多较小的次级混凝土防御工事加固。最坚固和最现代化的堡垒是杜博蒙特和沃克斯,它们在德国人的进攻中首当其冲。尽管炮台被至少339发42厘米的炮弹击中,外表面损坏严重,但炮弹没有穿透炮台的钢筋混凝土,内部仍然可以使用,较小的中间防御工事,大部分是砖石结构,都被攻城炮摧毁了,但对堡垒的战斗并不是决定性的,因为防守的法国第二军没有把防御建立在防御工事上。德军于2月21日开始进攻,密集的炮火在几天后减弱,然后以不同的强度持续了几个月。榴弹炮的任务是压制要塞火炮,对战斗没有太大的影响,这次战役也是这些攻城炮的绝唱,因为战场上已经没有适合它们轰击的目标了。
四:结局
战争的最后两年里,M-Gerat榴弹炮继续在西部和东部前线使用,它们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由于没有固定的防御工事来轰击,攻城炮兵部队被分配轰击他们不适合的目标,如城镇或野战工事,但这是很危险的任务,即使在发射较轻的短炮弹时,它们的射程也远远低于盟军的炮兵,生存能力成了一个主要的问题,M-Gerat榴弹炮在1917年后期安装一个长管炮管来增加射程,为了避免困扰42厘米炮管的爆震问题,
选择了30.5厘米L/30的纳瓦尔式炮管,为了容纳超过9米长的炮管,对运输和反冲系统做了几处修改,新炮重47吨,比M-Gerat多3吨,最大射程20500米,不久,这些改装就被证明是无效的,四门榴弹炮中有三门炸膛,因为这些弹药不适合高角度射击,解决办法是限制推进剂的药量,这反过来又使射程减少到16500米,1918年7月,在德国军队的最后一次进攻中,更多的攻城火炮投入了战斗。但这些攻城炮对战斗的结果几乎没有影响
一战结束后只有三门M-Gierat榴弹炮在战争中幸存下来,1918年11月,两门M-Gierat榴弹炮在埃尔敦附近的斯宾科特被移交给美国陆军远征军,于1920年运抵美国,最终都报废,剩下的一门榴弹炮在克虏伯公司试验场被拆解藏了起来,并在20世纪30年代后期重新组装,并在1940年用于对抗比利时列日要塞和马其诺防线,然后在1942年在塞瓦斯托波尔围攻中使用。后来榴弹炮被派去轰击苏联克伦施塔特要塞,但没有开火,并在年底返回德国。此后它的命运就不得而知了。如今这种攻城炮已不复存在。剩下的遗迹只有一些弹丸和弹壳在欧洲博物馆,而火炮造成的废墟仍然存在于比利时、法国和波兰的那些防御工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