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又见他,侧写吴昌硕
吴昌硕,初名俊,又名俊卿,字昌硕,又署仓石、苍石,多别号,常见者有仓硕、老苍、老缶、苦铁、大聋、缶道人、石尊者等。晚清民国时期著名国画家、书法家、篆刻家,与厉良玉、赵之谦并称“新浙派三大家”,与任伯年、蒲华、虚谷合称为“清末海派四大家”。
图为吴昌硕在缶龛旁留影
吴昌硕集“诗、书、画、印”为一身,融金石书画为一炉,被誉为“石鼓篆书第一人”、“文人画最后的高峰”。在绘画、书法、篆刻上都是旗帜性人物,在诗文、金石等方面均有很高的造诣,所谓“侧写”,只通过一点点吴老师的画作,来认识吴师,这就是我的本心,我以前看到他的画作,就是他的梅兰竹菊系列。
《花开黄金色》
吴昌硕酷爱梅花,菊花也是他经常入画的题材,伴以岩石,或插以高而瘦的古瓶,与菊花情状相映成趣,而菊花呢,多作黄色,亦或作墨菊和红菊,墨菊以焦墨画出,菊叶以大笔泼洒,浓淡相间。
《怪石老梅》
他作梅花,以写大篆和草书笔法为之,墨梅、红梅兼有,画红梅水分及色彩调和恰到好处,层次分明,笔墨酣畅之极。
吴昌硕也喜作兰花,喜以或浓或淡的墨色和用篆书笔法画成,刚劲有力,画竹竿以淡墨轻抹,叶以浓墨点出,疏密相间,富有变化,或伴以松、梅、石等,成为“双清”或“三友”,荷花也大致如此。
《劲节临风》
《盆兰》
《墨荷》
吴昌硕擅长的写意花卉,受徐渭和八大山人影响最大,由于他书法、篆刻功底深厚,他把书法、篆刻的行笔、运刀及章法、体势融入绘画,形成了富有金石味的独特画风。吴昌硕作画用“草篆书”以书法入画,线条功力异常深厚,虽然从状物绘形的角度看其线条的质感似乎不够丰富、切实,但恰恰是舍弃了形的羁绊,吴昌硕的绘画才步入了“意”的厅堂,从而形成了影响近现代中国画坛的直抒胸襟,酣畅淋漓的“大写意”表现形式。
《风骨苍松》
《芦橘黄肥》
当然,作为传统的国画写意题材——山水,吴老也愿意抒发一下自己的心境,这里只放出两幅,给各位观赏下,喜欢可以自寻。
《行吟图》
《风壑云泉》
笔力雄浑,指的就是其画作中的笔触朴拙、苍茫、老辣,极具浑圆、雄强的力量感。人们常说吴昌硕绘画的气息很厚、很重,按照书画圈儿里人的说法就是“笔头子”很大。所谓“笔头子”很大,并不是说他用的毛笔很大,而指他笔下的气息非常浑厚,力透纸背,又意蕴丰富、气象万千。
许多人觉得吴昌硕绘画以花鸟闻名,认为他很少画山水,人物画的就更少。其实他的粗笔山水也很高级,落笔豪放浑厚,人物画方面,比如钟馗系列,感兴趣可以自查,齐白石的人物画就很像他……
《葫芦》
《灯下观书》
吴昌硕是一个正直的人,平素最憎恶品行不端的,即使诱以重金,也根本不予理睬,成名之后也没有什么架子,幽默劲头十足,比如“一往情深”的哏,“昌老在七十前,曾纳一妾,未二年,即跟别人不别而行,昌老念念不已,后自作解嘲,笑谓先外舅曰'吾情深,她一往’,殊觉风趣也。”所以有人说他和齐白石有过节,我都一笑而过,一个字表示,那不至于。
西泠印存
吴昌硕晚年,艺术上已经进入极高的境界。海内外求他书画刻印的人很多,就是片纸只字,都极为珍贵,我不太关注印界,感兴趣可自寻自查。
他曾说过:“奔放处要不离法度,神微处要照顾到气魄。”一幅画作好之后,就张挂在墙壁上反复观赏,并请友人品评。大家提出意见,他就虚心听取,经过考虑之后,再着手修改,直到满意,才肯题款、钤印,万一画得不大满意,他就断然弃置,毫不顾惜。
综上,吴师是一位可敬又可爱之人,且性情刚正又品行如一,我读吴昌硕,也正温故而知新乐此不疲,希望所好老铁们,也有所收获,自己画一幅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