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退山:论多元化
(文/李退山)如今,“多元化”是一个时髦的词语,几乎所有的政客都喜欢拿这个词来蹭热度,并积极在主政区域践行多元化理念——文化要多元,风俗要多元,宗教要多元,语言要多元,就连种族和血统也要多元……似乎只有这样才更显得自己跟得上时代的潮流。但实际上,这种生怕跟不上潮流的从众心态恰恰是思想贫乏者的基本表现。
正常的文明体,它的进步需要两件法宝,其一是创造力,其二是凝聚力。“多元化”的初衷是针对“创造力”而言的,是血统和文化的异域多元化,而非同域多元化。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萧伯纳说:“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仍然只有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就有了两种思想,甚至多种思想。”人如此,社会亦如此。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推动力。在人类历史上,亚欧大陆(其范围包括亚洲,欧洲,撒哈拉大沙漠以北的非洲和地中海)文明体众多,文明交流频繁,因此最早步入文明;其次是黑非洲北部;然后是南北美洲;最后是澳洲。可见,异域多元文明的交流对于人类文明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交流有深浅之别。文明的深层次交流是一种成体系的思想交互,而浅层次交流是从成体系的异质文明中剥离出来的文化元素的交混。任何文明都是异质的,换句话说,任何文明都是由特定族群创造的,因此,任何文明体的文化只有在特定的异质环境中才能生存,否则只能沦为“博物馆文化”。这就好比任何应用软件当离开相应的运行环境之后都毫无用处一样。windows支持的软件linux不一定支持,苹果的软件只能在苹果机上运行,如果这些软件想跨环境运行,则必须修改软件本身。同理,同域多元化是一个破觚为圜的过程,其内在要求必然是将不同族属的异域文明体系打散再交混,这其实是一个解构异域族属环境、构建同域多元环境的过程,而适应这一无族属的同域多元环境的混血文化必然与其本源文化判然有别。如果我们无视多元化必然会遭遇的民族主义抵抗,用民族虚无主义来推演,那么多元化在打破族际壁垒、引进外来血缘、将打散的异质文化元素进行N次方拼接、搅拌之后,必然会形成一种无限接近于同质的混血种族和文化。而这种无限接近于同质的混血种族和文化其实是一种无限趋同化的无族属的单一种族和文化,其尽头必然是多元文明的毁灭。于社会学而言,这必然导致人类创造力的衰竭;于生物学而言,这是消灭种族基因多样性的纳粹·法西斯主义!
如今,思想的惰性和盲从已然使“多元化”这个“时髦词”长期稳坐在流行语榜单的前排,人们早已忘却了它的初衷!多元化”是针对“创造力”而言的,是血统和文化的异域多元化,而非同域多元化。常识和现实反复证明,血统和文化的同域向内封闭与科技和经济的异域外向开放相结合,文明才会进步,文化才会多元。而同域多元化无视各种族在文化和智力发展上的不均衡性,公然违背基本常识,声称人类文化和种族没有优劣之分,进而像掺沙子一样把不同族属的异质文化元素和血缘搅拌在一起,让良莠不齐、甚或相互排斥的文化、习俗、宗教和意识形态在原子化人群个体之间直接碰撞,这是对同域社会凝聚力的解构,这种浅层次的粗暴交流不仅与创造力无缘,还会带来无休止的冲突和混乱!(李退山于耶元2020年7月5日凌晨1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