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红说吃】苞芦飘香姐妹花

苞芦麦糊头,从名称上看,似乎是苞芦粉和麦粉混合而成的食品,其实不然。在宁海西乡,前童、岔路、桑洲一带,家家户户都会做麦饼、麦糊头。宁海的西乡,也称上路,上路麦饼很有名气,在人民公社时期,岔路王爱一带,普遍种麦、种苞芦。四百多年前,明代地理学家、文学家、游圣徐霞客曾到王爱山,《徐霞客游记》记载,在王爱山的筋竹庵边上,“山顶随处见麦”。现在仍然可以见到王爱山有零星的小麦和苞芦种植。当地百姓,把麦饼、麦糊头当主食,也当点心。麦饼、麦糊头都是以麦粉为主料,而用苞芦粉做成的薄饼,原料只有苞芦粉,其实没有一点麦粉掺入,只因与麦糊头十分相似,故也习惯称其为苞芦麦糊头。

自从农村实行土地生产经营承包制,农民的劳动积极性被极大地激发,生产率大幅提高,农业劳动力充裕,大批农民外出打工,子女随之外出,岔路王爱山区常住人员逐步减少,这样,做麦饼、麦糊头的人也减少。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麦饼店、麦饼摊应运而生,麦饼、麦糊头已商品化。但是,苞芦麦糊头因为制作技术要求比较高,几近失传。

2013年,岔路王爱山王家坑人(冠峰村王家坑自然村)王玉娟,在宁海一家比较有名的饭店打工,主做麦饼。当年,玉娟的姊妹家(好友)生病,去看她时,常做麦饼给她吃。有一天,姊妹家对玉娟说,好想吃小时候吃过的苞芦麦糊头。姊妹家的妈妈会做苞芦麦糊头,而玉娟的奶奶和大妈都会做苞芦麦糊头,她们俩从小吃着苞芦麦糊头一起长大,记忆深刻。玉娟打小看着长辈们做,虽然之前没有亲手做过,但是,整个工序还有模糊的记忆。为了满足姊妹家的心愿,玉娟试着做,一试成功,非常好吃,姊妹家吃了又想吃,赞不绝口。姊妹家得的是胃部毛病,子女怕她吃多了会不舒服,劝她少吃点。姊妹家觉得介好吃的东西,做起来卖,一定会有人买。她为玉娟出主意,劝玉娟辞掉饭店工作,自己开家小吃店,专卖麦饼与麦糊头。

王玉娟受姊妹家的鼓励,辞掉了饭店工作,在宁海城区老三江超市边上,租了间街面房,开了小吃店,于2014年正月初二开业,夫妻两人共同经营,以麦饼、麦焦筒为主。开业第一天,好兆头,准备的材料上午十点不到就卖完,继续准备材料,第二天,准备材料比第一天多,又不够卖,后来,逐步积累经验,生意红火。空闲时,做点苞芦麦糊头自己吃,未吃完的随手放在台面上。玉娟的老公说这苞芦麦糊头跟象鲞头样的难看,不要放外面,玉娟没在意。有的顾客在等麦饼的时候会掰点尝尝味,一尝觉得很好吃,就提出来买。

既然有人买,何不做点卖呢。于是,夫妻俩开始卖苞芦麦糊头,一开卖,生意竟然非常好。做苞芦麦糊头的最后一道主要工序叫“揩”,有时来不及揩,顾客排起长队,开始时,技术不够熟练,火候难掌握,冷了容易碎,过热要焦掉。有时揩碎了,排前面的人,嫌样子不好看,不想要,排在后面的却抢着要,虽然碎了,味道丝毫没有改变。苞芦麦糊头,不用现揩现吃,所以空闲时可以揩起来,这样吃饭点也就不用排长队,生意越来越红火,苞芦麦糊头成了店内主营食品。后来,小吃店搬到兴宁小区对面,场地扩大。

不幸的是,王玉娟的老公身体不好,不能共同经营。于是,2018年,店搬到了淮河路口,店面仅几平方米,由王玉娟一个人经营,主营苞芦麦糊头,兼营麦饼、麦焦筒。

王玉娟的妹妹王雪娟,在王爱山冠峰农庄经营农家菜,看到姐姐的苞芦麦糊头深受顾客喜欢,也学着做苞芦麦糊头当辅食,深受顾客欢迎,很多顾客,尤其是宁波、上海来的顾客,吃了想买,刚开始时,来不及揩,无法满足顾客要求,后来,空闲时先揩好,有多少,都会被宁波、上海的顾客带走,有的留下邮址,要求快递过去。由于没有专门的包装,快递到宁波、上海容易碎掉,虽然碎掉,但味道不变,顾客反馈也没有意见。现在,只要有空就揩苞芦麦糊头,不愁卖。

苞芦麦糊头,香脆可口,营养丰富,又有降血脂、降血糖等功能,是保健食品,尤其是高血糖人群适宜的佳品,市场前景广阔。目前,王玉娟在城区主营苞芦麦糊头,兼营麦饼、麦焦筒,妹妹王雪娟在王爱山经营农家菜,兼营苞芦麦糊头。一个城区,一个山上,苞芦飘香姐妹花。

几近失传的宁海特色食品被姐妹俩挖掘和传承。笔者期待,这一宁海特色食品能够进入宁海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让宁海的苞芦麦糊头飘香四海。

第63期

作者:孔祥贵

编辑:飞红

审核:浩海紫烟

(0)

相关推荐

  • 风湿关节痛常用方⑤

    蠲痹汤 [来源]<杨氏家藏方>卷四. [组成]当归(去土,酒浸一宿) 羌活(去芦头) 姜黄 白芍药 黄耆(蜜炙) 防风(去芦头)各45克 甘草15克(炙) [用法]上药哎咀.每服15克,用 ...

  • 文化解惑:“姊妹”和“姐妹”是一回事吗?区别大了!

    文化解惑:“姊妹”和“姐妹”是一回事吗?区别大了!

  • 【西南作家小小说】刘海燕/我的十五到二十三

    西南作家小小说 我的十五到二十三 刘海燕(酉阳) 一 十五岁,我初中毕业.那年,我开始负责自己的生活.二十一岁,我"轰轰烈烈"出嫁,离开了亲爱的家人,进入了另一个新家.二十三岁,我 ...

  • 【飞红说吃】摘取三千春青,捣就麻糍飘香

    桔子姐姐 juzhi178 -  桥头杨 · 文化宁海一周年活动- 清明时节,落雨纷纷,然而催人断魂的气氛早已经被乡间扑鼻而来的美食所冲淡. 这一次,我们文化宁海团队主力们一起出动,踏上了寻找宁海春天 ...

  • 【飞红说吃】冠峰庄园麦糊飘香

    山水尤 摄 从前,赴冠峰,翻山越岭,缓攀于绵亘近20公里的王爱山岗,山路崎岖,百步九折,堪比"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王爱山岗梯田居多,春之油菜花开,秋之麦浪翻滚,黄金遍地,满目喜 ...

  • 舌尖上的徽州(89)吃苞芦糊,下辣椒瘪,这样的日子你向往不?

    舌尖上的徽州(89)吃苞芦糊,下辣椒瘪,这样的日子你向往不? 司马狂/文 我辈常年不在故园,心中对于家乡的味道,念念不忘.但身在徽州的诸君,又有多少人能时不时吃到小时候的那份味道呢?苞芦糊就是我们许久 ...

  • 胡陈洋芋 七巧玲珑 | 飞红说吃

    洋芋的来源 土豆趣谈 土豆和洋葱是一对好朋友,可是洋葱老是喜欢取笑它.一天,洋葱对土豆说:"小土豆呀,小土豆,你不光长得土气,连名字都带个土字." 土豆生气了,好几天都不理洋葱.洋 ...

  • 宁海粽子开大会 | 飞红说吃

    前     言 端午将至,宁海粽子界于5月28日在宁海道士桥村召开了一次交流大会,各路粽子纷纷派出代表发言,还特邀外地先进单位参与.现将交流材料摘要如下: 转眼又快到端午,宁海人习俗是端午节家家户户要 ...

  • 杨庄主的山黄精 | 飞红说吃

    杨庄主的镇山之宝:34年的山黄精 结  缘 地点:办公室 我对山黄精的了解,缘于我那一切都讲高端品味的女上司姚总.姚总不管开会.出差,都随身携带一只玻璃杯,杯底一半浸着各色中药材,杯中水始呈棕黄色,喝 ...

  • 紫苏 | 飞红说吃

    近年母亲爱收藏,她收藏的不是古玩字画,却是植物.乡村用上草甘膦后,物种消亡很快,过去常见的品种,现在日益稀少.母亲看见后,就移栽到家里.家里就有了各种植物,香薷.薄荷.金银花.辣蓼.益母草.紫花地丁. ...

  • 飞红说吃 | 花丛中的大锅灶

    依山果园 宁海茶院乡,东腾村山谷中,藏着一座依山果园.车行至东腾村口,沿着小溪上行500米便到.果园左边依山错落搭建几座敞开的茅草竹棚,右边散落着一簇簇蓝莓树,曲折山路两旁开满各式粉的.黄的花儿. 我 ...

  • 飞红说吃 | 六月六 馒头麦糕 洗狗晒衣晒宗谱

    清明吃青草,四月八吃柴脑,端午吃笋壳包,六月吃麦糕.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又到六月六的节气头日.  图文 | 陈鹉飞 曾经的习俗  在我们宁海东乡一带,六月六日是狗的生日,如同四月八是牛的生日一样,都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