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兵临城下》 磅礴气势中夹带了太多“私货”
这是所有战争片中最经典的狙击手题材电影。故事讲述的是真人真事——人类史上最伟大的狙击手瓦西里-扎伊采夫成名之初的一段故事。故事发生在二战中最惨烈的一场战役: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曾经,我非常喜欢这部电影,扣人心弦的对战环节让我不禁手心冒汗,紧张的氛围和真实还原的场景都堪称二战片中的佳作,我还曾为其写了一首歌。我仍然不会否认这是一部好作品,可是我们对历史对社会的认知绝不该被电影左右。
长大以后,我又看过两遍,不同的环境下让我对电影有了完全不同的看法。尽管电影已经下映了近20年,但也不得不承认,影片中确确实实夹带了“私货”。一种急于否定苏联一切的思想,这种思想与历史上所有战争胜利的核心思想极其不符,甚至可以肯定,这和故事所处背景的历史也完全不符。
在瓦西里还是一位无名小卒之时,他要在随机死亡且不能跳河逃走的情况下,越过重重艰险登陆,然后面对两人只有一人可以领到枪,每人都只有几发子弹的可怜处境。可这并非结束,他和无数新兵一样,就这样被强推上战场,然后甘当“敢死队”送人头,直至真正令人作恶的一幕出现。败退之际,他们无路可退,撤退的后果就是被身后的战友疯狂扫射,要知道短短几分钟前,子弹还被强调是何等珍贵。
这样拍摄的历史依据是什么?这样的军队最终真的能战胜强大的法西斯德国?不知多少年过去,主流电影国家还在抹黑苏联。不可否认,苏联已经解体近20年,苏联也有许多值得我们深思的地方,但苏联绝不是这些电影中所谓的残暴政权。可怕的是,这样的电影在苏联解体疯狂连拍了近十年……
真实的苏联最初是怎样的?一场反帝国主义、反殖民主义的解放压迫活动的伟大胜果,相比同时期的欧美,苏联只用了很短的时间就实现了工业化,当时是海明威、高尔基、罗曼罗兰、毕加索等无数大家们向往的天堂,甚至可以说是世界意识形态的中心。即使苏联后期出现了许多问题,纠错改正能力也不如美国,但是其成就是不可否认的。
导演让-雅克-阿诺的祖国法国在二战时表现如何,想必不用我多说。相比之下,电影上映约十年后,俄罗斯拍摄的《兵临城下之决战要塞》,布列斯特要塞战役或许更全映了二战的真实:泥泞混杂着血迹,伤口印记着战斗,寒冷饥饿中的突然死亡。十年之后,我突然发现,真正好的战争片是让人看完之后一度会再也不想看战争片的作品,而不是忍不住想重复体验这种紧张刺激快感的作品。当然,这样的好作品无论是好莱坞还是曾经的苏联,都有不少。
或许,直至今日,当以美英为首的西方资本将矛头指向我国后,他们仍然对苏联心有余悸,这种心理并不只是他们胜利后的张狂放荡,也有来自内心深处的恐惧不安。于是,直至近年还有诸如《切尔诺贝利》这样的作品,剧是好剧,但夹带私货则是必然。讴歌自由的美国,在上世纪30年代之前还没有妇女投票选举权,60年代仍然实施种族区分管理。更何况,真实的战争远比任何二战电影都要更残酷,在战胜时期,普通人认为生命的延续远高于一切,于是才有千百年来的“得民心者得天下”。转头重来再说一点,好莱坞大片中宣扬最多的个人英雄主义真的能取胜一场大规模作战?如果没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意志,斯大林格勒可以成为二战的转折点?我不信。
如果美国全部是白,苏联全部是黑,那么美国的胜利还值得让他们骄傲至今吗?在我看来这种思想和抗日神剧并无不同。可事实上,苏联电影如《战胜与和平》、《士兵之歌》、《莫斯科不相信眼泪》、《丑八怪》都是经典之作,整个苏联的艺术、体育、工业都有其独特之处,有着完整的发展轨迹,在历史上留下过强大的一笔。
无论你是否喜欢苏联,都无法抹杀历史的真实。所以,我不会再看西方拍摄的苏联电影,并非我傲慢,而是我看不惯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