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黄庭坚的草书书法风格
黄庭坚的草书是研究黄庭坚书风的重要部分,在草书中黄庭坚的书风又一次发生了转变。而他本人也曾经把自己草书发展的过程概括为几个阶段。在《书草老杜诗后与黄斌老》中说道:
予学草书三十余年,初以周越为师,故二十年抖擞俗气不脱;晚的苏才翁子美书,观之,乃得古人笔意;其后又得张长史,僧怀素,高闲墨迹,乃窥笔法之妙。今来年老,懒作此书,如老病人扶杖,随意颠倒,不复能工。顾异于今人书者,不纽提容止,强作态度耳。
这段提拔是黄庭坚于元符三年(1100)年做的,当时他五十六岁。按照提拔推算,黄庭坚大约是在二十四岁开始学习草书的,直到元祐三年,刚好是二十年整。此段提拔中提到,元祐元年,黄庭坚在秘阁中遇到了苏子美题壁及中人张侯家所收藏的苏轼墨迹十九纸,随后又在杨次公的家中见到了张旭的草书。直至元祐末年,黄庭坚才略微取得古人的笔意,这才是真正意义上黄庭坚开始学习草书的起点。
以下我选取了一部重要的字帖《诸上座帖》,这本字帖可以说是黄庭坚草书的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
《诸上座帖》是黄庭坚在学习了怀素的狂草之后,运用到自己的草书创作中去。怀素的狂草气势磅礴,笔墨挥洒的酣畅淋漓,书写速度极快。世人都说黄庭坚的这部《诸上座帖》是学习怀素的,对于这一点是毫无质疑的。但是在许多方面都有明显的与怀素不同之处。具体表现的地方有,黄庭坚有意将"行布"的"曲折"来改变怀素特有的如飞驰而下的瀑布的态势,而黄山谷则是用缠绕的方式显示他的草书特征。
黄庭坚在学习了怀素的草书之后,他的草书气韵更加通畅,气势也更宏大,《诸上座帖》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证明了黄庭坚是非常追求"韵"的一位书家。以下四幅图片我比较了《诸上座帖》和《自叙帖》,左图选取于《诸上座帖》,右图选取于《自叙帖》。
以上四幅图片中可以看出,黄庭坚在受到怀素的草书影响以外,他还试图寻求突破。在相同的字的处理上,黄庭坚刻意的改变了转折处的书写方式,找草书中融入行书的书写方式,节奏感较强,独树一帜。而后我要提及的《李白忆旧游诗草书卷》更能直观的反映出黄庭坚的草书风格的确立。
崇宁二年,黄庭坚受到了奸党的排斥,以"幸灾谤国"的罪名被再次贬到了宜州。当时已经饱经人生沉浮的黄庭坚已经看尽了人世间的起起落落,沧桑变化,他开始以一颗平淡的心来面对他所遭受到的种种。也许就是因为这种心态的转变,使得黄庭坚在崇宁后的书法创作达到了另一个更高的境界。以下我要选取的草书《李白忆旧游诗》就是那个时期的作品。
这本字帖的内容是黄庭坚写李白《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草书卷。这本书卷作于1104 年,也就是黄庭坚的草书学习的第二个阶段所作。根据明代的著名书画家沈周考定,此卷是黄庭坚在北宋绍圣年间被贬到黔中后写的。这本字帖深得张旭,怀素等人的草书神韵,但是又不乏黄庭坚自己的特色。
第一次看到这本字帖的时候,我觉得黄庭坚的这幅草书作品有种求奇求新的感觉,有些字在结构上刻意的变化了原来的布局。但是当自己去临摹的时候,我发现他的布局十分的精妙。例如第一副图片中的"行乐难再遇,西游因獻长杨赋,北"这些字在整体布局上交错有秩,墨色的浓淡干湿富有变化。与之前提及的《松风阁帖》有明显的区别。在这副作品中,黄庭坚刻意的把字与字之间的布局上下相互错开,并不像传统的布局方式,字与字连成一线的布局方法。除了上下的错开以外,他的字体瘦劲有力,利用左右的空间,横向的布局。
单独从个别字来看,黄庭坚的"点"话非常有其特色。他常常会把"点"画单独写,各"点"之间也并没有十分紧密的联系,但是在笔意上却是有关联的。从整体的布局上来看,他擅长于浓淡干湿相间,有明显的轻重顿挫感,富有节奏。这件作品发展了《诸上座帖》的风格,也代表了黄庭坚的草书风格的最后形成。除了继续具有《诸上座帖》中的特色以外,而且还表现的更加痛快,可谓是酣畅淋漓。
在前边两篇文章中,我主要阐述的是黄庭坚的书法风格的形成过程,按照时间的划分以及"楷,行,草"的区分,展现了黄庭坚特有的"山谷体"的演变过程。在这些字体的变化中,我个人比较喜欢行书的风格。黄庭坚的行书中宫收紧,外部放开的结构,动静相宜。体现出了作者旷达而又深沉内敛的性格。这种性格的形成与宋代当时的"重文轻武"的风尚和国势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文人的地位被空前的提高,待遇也比原来要丰厚的很多,这使得当时的文人有了一种优越感,甚至到了目空一切的地步。所以当时的黄庭坚才可以在进行书法创作的时候随意挥洒,无拘无束;可是国势也使得他背负着很沉重的思想包袱,充满了忧患意识,所以在他的行草书中有随意挥洒,又有自然而然的收敛情绪。黄庭坚草书风格的最后确立也代表了他的书风完全确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