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荔湾区白鹅潭北岸的小岛沙面,是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也是广州城市名片,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是广州市重要的外事礼宾之地。沙面岛,有“广州小欧洲”的美誉,这么一个面积仅0.3平方公里的椭圆形小岛,百年租界史让这里汇集了欧洲各国的建筑风格,风景极其秀丽。一入沙面大街就有看到有人在建筑前打卡拍摄,底座中间的多立克双柱非常适合地将人像融入整体……
沙面大街 54 号的前汇丰大楼 Kennie Ting建筑高四层,二层的外墙砌有通柱。汇丰银行(旧址)的巴洛克风格的塔座、罗马式的多立克双柱,都是非常经典的西方古典建筑风格。回想1861年,英法两国占据这块地方,此后,这片0.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各式欧洲建筑像赛跑一样立起来,里面的每一间房子都有它的故事,大家以后来了可以细细探访一下。
沙面,原称为“拾翠洲”,是由珠江冲积而成的一片沙地。在与清政府签订租约后,英法填土筑基,造成如今的沙面人工岛。直至 20 世纪初,“不动”的建筑从西方登陆东方,为广州增添了颜色。岛上有150多座欧洲风格建筑,其中有42座特色突出的新巴洛克式、仿哥特式、券廊式、新古典式及中西合璧风格建筑,是广州最具异国情调的欧洲建筑群。如今,人们在这里散步、拍照、喝早茶,处处一片美好生活的模样。
沙面岛上的还有众多现代雕塑,明显体现了一个多世纪以来中西文化的互相交融和渗透。如中外姑娘互致礼仪、玩大头娃娃和舞狮的中外儿童......
少女含蓄、矜持的作揖;西洋少女豪爽张扬的含首礼,中西方差异一目了然。
还有的是具有鲜明民族特征的,如儿童滚铁圈打弹子等游戏、老爷子玩鸟笼、国人唱戏剧等等…...
还有的是突出西方文化艺术和生活情趣的,如老外拉提琴、一家子逛街、遛狗……
我看了标示,这些雕塑都广州雕塑院的作品,是对于在重塑沙面岛的空间设计的环境布置。可见,对于游客而言,以小见大,还真体味了公共艺术中绵绵延续的历史文化发展和文明和谐的时代文化精神。
清中时期以来,广州一口通商,西关经济持续繁荣,富贵人家多聚于西关,应运而生的西关小姐群学贯中西。不同于广州其他地方的女性,出入传统又突破传统,把知识学问融入了无敌的青春之中,所焕发出来的魅力,在当时广州少女群体中可说是出类拔萃的。西关小姐以群体的形象集中体现和代表了时代前进和潮流的方向,代表着广州女性解放的先声,代表着近代广州最风雅和繁华的生活。
沙面堂是英国圣公会在沙面广州英租界设立的一座专供外侨礼拜的教堂,位于沙面五街,建于1864年。由于沙面基督堂为广州难得一见保留完整的百年基督教建筑物,因此很多新人都在广州结婚都会将该地方用以作拍摄婚纱照的必选景点之一。而论人物拍摄,另一处沙面东部的教堂明显地却更受现代年青人喜欢。这里建筑风格华丽,拍摄手法可以比较多变,在左侧围墙外可以用广角把人物和整座教堂都拍了出来,我在这里就看到许多女孩子正在取景,我也来了一张人摄。
英国人在沙面的西部建了基督教的沙面堂,法国人在东部建了天主教露德圣母堂。只有了解了沙面(当时洋称“沙面”为“Shameen”)曾经是英法两个租界的所在地,才会明白。这两座教堂各有特点,沙面堂简洁美观,而露德圣母堂则属于典型的哥特复兴式样建筑。
2020年12月8日下午,沙面党群服务驿站、沙面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揭牌仪式在沙面公园举行。驿站内的沙面印记展区,展示了沙面新、旧照片,游客可以了解沙面的过去与现在。“深度了解沙面,认识沙面、爱上沙面。”这也是在一起公共文化的传播初衷吧!
这个驿站还提供个性化定制明信片服务,我最后盖上了特别的纪念戳,同时将心意漫邮了一封寄给2021年的我自己,同时,也将沙面这个美丽的地方推介出去。
她作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之现实意义是需要我们来赋予的。
在沙面的街头巷陌漫布着雕像、凉亭、花圃、木椅和喷水池等西式街道的元素,见新的古典座椅,庭院灯,邮筒门牌标示牌……这些墙角一隅里别具特色的城市家具,让古老建筑有了多一层魅力。
值得一提的,是沙面岛上的各国银行建筑。这些银行为了高效利用土地,大多舍去了花园而直接把大门开在路边,甚至会把正门放在转角处,这样能让从各个方向走来的人们都看到建筑。
沙面最吸引人的就是万国建筑群和与其交响呼应的古榕树了,这里全面展现了当时西方的建筑文化与风采。因为当时我还不了解这些建筑背后的历史,所以我只能感慨他们外在的美……
有人说建筑是“不会说话的历史”。作为近代新兴的特殊区域,沙面岛内公共设施齐全,领事馆、教堂、银行、邮局、电报局、商行、医院、酒店等公共设施,都成为近代中国学习接受外来事物的最直观印象。
白天鹅宾馆坐落于广州市沙面白鹅潭,由霍英东先生与广东省人民政府投资合作兴建而成,酒店于1983年开业,是中国第一家中外合作的五星级宾馆。
是法租界内的建筑,曾用作海关馆舍。解放前“红楼”是粤海关俱乐部,只有中、高级以上官员才有资格入住。解放后,它被用作海关员工宿舍。该建筑是由治平洋行,来自澳大利亚的建筑师帕内设计及建造。该建筑坐北朝南,位于沙面大街东端,因其所处的特殊位置以及建筑独特的造型和鲜明的色调,使它成为沙面标志性建筑。因主色调为红色,人们称之为“红楼”。又因沙面岛西端的苏联领事馆的主色调也是红色,故此称为“东红楼”。
往江边方向走,在沙面岛靠近珠江一侧,修有沙面公园,因背靠沙面建筑,面向美丽的珠江,如今更成为市民健身休闲的好地方。公园里粗壮的枝干,茂密的枝叶,古树都是几百年的树龄。尤其是广州特有的榕树树根,直插大地,像一位位饱经风霜的老人,在叙述着人间的百年沧桑。
初冬的沙面还很暖,大桥旁的榕树林,还活跃有一支小乐队,电吉它,手风琴,口琴,清一色都是老者。当然这种模式的民间乐队在上海各个公园也有很多很多,在广州沙面看到自然也不足为怪了。不同的是,它们是在大自然榕树音乐厅里演奏的乐曲,空旷与清新的和声,令人耳目一新,想想这对于第一次踏足沙面的游人来说,无疑是一缕阳光。
再往里,在沙面公园的中心广场,有一尊桔黄色的塑像,在阳光下显得格外耀眼。这尊塑像从远处看就是一块大石头,走近到正面,才可看出是一位身披斗篷的男子,骑在一只大鹅上。这么醒目的雕塑,不由引起我的好奇,这尊塑像的名字叫“萧养石”,由尹积昌创作,关山月题字,两位都是广东著名的艺术家。在塑像的侧面,还刻有一首题诗,以纪念此事的原由。“萧养石”,是一座粗狂的石雕,用以纪念明代广州地区的农民起义领袖黄萧养。
鹅潭夜月
白鹅潭,简称“鹅潭”
位于广州市沙面岛以南的珠江河面上
是多条航道的交汇之处
曾经的它,拥有着世间一绝的美妙景色
白鹅潭阔水连天,望入城中象万千。
层叠楼台看不到,夜来团作四围烟。
卅里遥通拾翠洲,轻波一叶半沉浮。
打鱼人网江心月,绿到须眉白到头。
——(清)黎寿山
“白鹅潭阔水连天,望入城中象万千。”羊城八景,是指广州市内八处名胜景色。从古至今,八景的选取各不相同。
西固炮台抗英遗址,西固炮台又称方炮台,始建于1733年。鸦片战争期间,清军曾在此抗击英军入侵。炮台现存两门大炮陈雷雨沙面复兴路南端,是抗英斗争的历史见证。这两门古炮是清代沙面西炮台的遗存,道光二十一年(1841) 在佛山铸造,分别重3吨和4吨,在当时算是新式炮。沙面也许在许多“老广”印象中一直是一个历史底蕴深厚、风景优美的地方,但真实的它正在诠释着某一地方、某一时代的社会现象、哲理思想、审美爱好和生活时尚。当潮玩与复古"在一起",沙面迸发着新的活力与勃勃生机。
从外国使馆区到“露天博物馆”,从广州市第一批历史文化保护区到广东省历史文化街区,形式多样的文创、艺术活动将为沙面带来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向中外游客展现着包容开放的新岭南文化。沙面,已成为广州的一张亮丽名片,“最广州”也“最欧洲”。
沙面岛内小循环线:途经白天鹅宾馆、沙面体育俱乐部、广东外事博物馆、沙面1号、和曦美术馆、胜利宾馆等著名打卡点,大概10多分钟一个循环;大循环线:途经永庆坊、粤剧艺术博物馆、詹天佑故居纪念馆、沙面公园、沙面体育俱乐部、广州十三行博物馆、粤海关博物馆、广东邮政博物馆等著名打卡点,约需20-30分钟。
◆ 交通:地铁1号线黄沙站F出口/6号线文化公园站A出口
广州最具有小资特色的地方,以前是各国领事馆的所在地,目前还保留欧陆风情的建筑,很适合拍照,随处可见拍婚纱照的情侣和摄影师,下午时漫步其中尽显优雅小资。历史上,沙面曾接待过40多个国家的150多位国家领导人。如今,充满异域风情的沙面岛每天吸引着数以万计的中外游客到此游览,是新一代的“网红”打卡热点。
【关于三远堂】
三远堂,取自北宋郭熙山水画论《林泉高致》中关于“三远”之说。“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颠,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 三远这个词汇既涵盖了山水的透视关系,也算是山水的构思观念,但更有随山之远把人带向更远的境界,使人生远离尘俗和烦嚣的现代涵义。
三远堂由堂主张弟德先生上世纪80年代在上海创建。张弟德先生自幼酷爱绘画,后因工作定居上海,早年擅版画,后进入中国书画函授大学、上海大学美术专业深造,结业于上海华东师范学院艺术系和上海中国画院,受教于张大千入室弟子胡若思等先生,画艺不断精进。
张弟德先生喜山水,长期钻研中国山水画技艺而推陈出新,因而以山水画技法的“三远” 用来命名画室,以催自进。